书城公版说无垢称经疏(本)
18906900000032

第32章

经。无垢称言(至)何况床坐

赞曰。三无垢广说。有三。初总明求法。次别明求法。后结成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下是。此初文也。夫求法者。于五明处。求佛正法。应住猛利爱重求闻。设为听闻一句善法。路由铁地。尚欢喜入。何况欲闻多善言义。虽爱自身及诸资什。比爱正法。非为譬喻。无足无倦。深信柔和。心直见直。爱德爱法。往法师所。无诘难心。唯作慧眼妙宝智明胜果无罪悦意之想。深生敬重。无高慢心。不作坏戎毕族丑陋拙文鄙句异意之想。唯为求善。非显己德。不为名利而求正法。应时殷重恭敬听闻。勿起损害顺求过心。唯为求解。专情属耳。扫涤摄持。如是名为求于正法。所以雪山半偈舍命非难。香城满教卖身为易。皆以正法可重不领身命。何况床座

经。又舍利子(至)无色界

赞曰。下别明求法。总有十段。所求谓作证法。所不求者。虽可求知。不求证获。故名不求。此即第一不求虚幻法。蕴界处三。及三界法。皆虚幻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二不求二乘法。二乘执有三宝及四谛故。此不求别相三宝执。非不求三宝。不求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差别分别戏论。非不求证。非安立谛之真理也

经。又舍利子(至)非求远离

赞曰。此第三不求有漏法。有二。此不求起遣诸有漏法。法名寂静。真如也。及近寂静。余无漏法也。名行有漏生灭。非谓求无漏法及求真如远离法也

经。诸求法者(至)非谓求法

赞曰。不求有漏中。此不求烦恼随增法。法无贪染。真如也。离诸贪染。余无漏也。皆不可贪染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四不求所知法。此有二释。一不求妄心所取境界。因缘真如非妄境故。若心分别。计为境界。非谓求法。数者计也。二不求有相差别境界。真如正法。无差别故。数者分别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五不求摄弃法。取谓摄取。舍谓弃舍。诸分别心谓法可取舍。因缘真如无取舍故。或法有生灭可有取舍。真无生灭。何有取舍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六不求爱着法。能摄藏则爱。所摄藏者。此爱所缘。既不求贪爱。故法不可摄藏。非爱境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七不求有相法。真如正智。皆是无相。若随法相而识远者。是求法相。非求正法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八不求世俗法。诸求法者。不共一切世俗住法。真如法中。无所住故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九不求四境法。对法论云。眼所受是见义。耳所受是闻义。自然思构应知如是如是是觉义。自内所受是知义。虽大乘中根识心所和合名见等。然根五义强故得名。瑜伽论云。见知现量摄。闻谓量言量。觉是比量。故知眼名见。耳鼻舌身并同时意名知。意缘教名闻。独意思构名觉。对法以耳为门而意缘教。故耳所受是闻。其实闻者意缘教也。此四皆依有漏差别心而建立之。故说真如非见闻等

经。又舍利子(至)非谓求法

赞曰。此第十不求恶业烦恼所为法诸无漏法。非是恶业烦恼所为。故名无为。本求此故。或唯真如。名为无为。法根本故

经。是故舍利子(至)应无所求

赞曰。此结成求法。诸求法者。不求一切诸非法法。于非法法。应无所求。于是法中。无求而求。是为求法

经。说是法时(至)得眼净

赞曰。此第四段。时众获益。得预流果

经。时无垢称(至)大师子座

赞曰。自下第三显不思议。有二。初现不思议事。后说不思议事。有解脱名不可思议下是。现不思议事中。有四。初问座方三吉祥示处。三正明设座。四鹙子赞扬。文可知也。此间座方。问曰。何故初责求法非座。后问座方。方将设置。答。理应求真非俗。所以初诃。礼讫顺机。所以今设

经。妙吉祥言(至)安隐住持

赞曰。吉祥示处有二。初示。后赞。示中有九。一示处所。东方。二示道远。三十六竞伽沙佛国。三示佛国。山幢。四示佛。山灯王。五示安乐。现在住持。六示佛量。八十四亿踰僐那。七示座量。六十八亿踰僐那。八示菩萨量。四十二亿踰赞那。九示座量。三十四亿踰僐那。此文有五。别僐配可知

经。其佛身长(至)踰缮那量

赞曰。此文有四

经。居士当知(至)具诸功德

赞曰。此赞座胜。示之令取此。或示化相主。或示他寂土。所以身座量皆大矣

经。时无垢称(至)自在神通

赞曰。自下第三正明设座。大文有三。初明起通。次明座至。后劝就座。此初文也。八地以上。恒在定中。顺俗起通摄念入定

经。即时东方(至)无垢称室

赞曰。下明座至有三。初明座至。次明奇特。后明含容。此初文也。应时众数。有三十二亿。显座非实。神力所致。乘空而来

经。此谁菩萨(至)既所未闻

赞曰。此时奇特。闻能闻远。昔所未闻。见见近。昔所未见。能见近远之间。俱未有也。故为奇特

经。其室欲然(至)不相妨碍

赞曰。下明含容有二。初明室变容座。后明世界不迮。此初文也。室广为大。净而非秽。诸狮子座。悉能含容。令小为大。十八变中舒也。或小能纳大名广。非变为大也

经。广严大城(至)前后无异

颂曰。此明世界不迮。瞻部界小。座量极大。二共一处。不相妨碍。小界不为大座所临便为迫迮。故悉如本。初后无二。十八变中。众像入身之所摄也。问。何故方丈变之令广。世界极小不变令大。答。方丈别室。众集变之。世界遍处。故不须变。计室论座。大于世界。神力任情。有变不变

经。时无垢称(至)就师子坐

赞曰。自下第三正劝就座。有二。初劝吉祥就座。后劝余人就座。此初文也。吉祥神力。不待他令。礼宾之法。劝须就座。所以劝也

经。与诸菩萨(至)称师子座

赞曰。下劝余人就座。有二。初劝。后坐。此劝也。道力不高。劝现神力。恐不相称。故令变身

经。其得神通(至)端严而坐

赞曰。下明就座有二。初明菩萨就座。后明声闻就座。初中复二。初明自能。后显他力。此初文也。身座相称。故名端严

经。其新学菩萨(至)师子之座

赞曰。下显他方有三。初不能。次说利。后方得。此不能也。住地前故

经。时无垢称(至)得五神通

赞曰。此说利故。得世五通

经。即以神力(至)端严而坐

赞曰。此方得也

经。其中复有(至)师子之座

赞曰。下明声闻就座。有五。初不能。二征诘。三答屈。四说利。五方得。此初不能。二乘神力。虽至大千。他力所持。而不能座。或不现神通。任身欲坐。坐既高广。是以不能

经。时无垢称(至)不升此座

赞曰。此征诘也。声闻极多。难以对悟。鹙子上首。所以偏告。欲令彼知声闻道故

经。舍利子言(至)五不能升

赞曰。三答屈也。座越已分。故不能升

经。无垢称言(至)方可得座

赞曰。四说利也。座出灯王。故令礼敬。要加神力。方能升故。显归敬者愿必满故。显佛加持辨善事故。然前菩萨说令得通。方升宝座。机位堪故。今诸声闻礼佛而坐。非得通者。根未堪故

经。时大声闻(至)端严而坐

赞曰。五方得也。身坐相称。名端严坐。谢座归凭。显非胜道。令发心故。成唯识云。若定等力所变。身器界地自他则不决定。由此准知。座量及身他神力引。识随大小。变之无爽

经。舍利子言(至)不相妨碍

赞曰。现不思议事中。自下第四。鹙子赞扬。有二。初赞室能含容后赞世界如故。此初文也。问。前变广博。室已非小。今言小室。何为相违。答。有二解。一室不变大。以小容大。名为广博。室不大故。今名为小。二室变大。略有三解。神力变大。故前言广。声闻不测。犹见小室。又昔谈今末。故云广博。今言昔本。所以言小。又理实变大。前言广博。睹相见小。今言小室。亦不相违

经。广严大城(至)前后无异

赞曰。此赞世界如故。其所见故。依初解广。界大室小。依后解广。室大界小。故言不迮

经。无垢称言(至)可思议

赞曰。自下第二。说不思议。因前赞扬。广谈希有。大文有三初说不思议。次迦叶欢眼。后重成解脱。初文有三。初总标。次广说。唯舍利子下结。此初文也。八地已上。名为不退。有神通名解脱。证真解脱方能起故。亦解脱定障。名故名解脱。神用难测。名不思议

经。若住如是(至)形量不减

赞曰。下广说中。合有六翻。一一翻中。初皆有标。后多有结。此中六者。一大小相容。二宽狭相纳。三往来自在。四延促任情。五运转随心。六同类往趣。初五转境。后一变身。初翻之中。文有其五。一标能变者。二正明神变。三无缘不知。四根熟能委。五结成深妙。此初有二。标能变者解脱菩萨。二正明神变。山芥相容。问。山大不减。芥子不增。大小既殊。如何相纳。答。空理义云。世俗虚假。胜义本空迷空假以碍心。大小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不相容。况乎大小悬差。由迷执有。达空胜义。何碍不通。应理义云。略有八释。一执有所执。大小悬殊。知所执空。何小何大。二不达依他。谓真大小。体之虚伪。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小。或不能容。理并圆成。何不相纳。四执法有用。大小乃乖。知法因缘。同虚岂隔。五迷心执境。实境难容。识境皆心。何碍不得。六法真有相。大小不容。无相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心香隔。知真达伪。智洞能通。八下位庸心。不能通会。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乃不思议力。非余之所测也。合前十释。下皆准知。然则随其所可方可为之。不可以不思议便乖正理此言应允。智者当思

经。虽现如是(至)何往何入

赞曰。三无缘不知

经。唯令所余(至)入乎芥子

赞曰。四根熟能委。睹神通力调伏之者。应睹神通入道之类。根熟者也

经。如是安住(至)独觉所测

赞曰。结成深妙。入者证也。此乃菩萨巧智所证。故非二乘凡夫境界。举胜二乘。明凡不测

经。又舍利子(至)形量不减

赞曰。二宽狭相纳。文有其五。此有初二。标能变者。正明神变也

经。虽现如是(至)忧怖恼害

赞曰。三无缘不知。有二。初明灵不测何往何人已前文也。后情识无惊。亦不令彼已下文是也

经。唯令所余(至)独觉所测

赞曰。此有后二。根熟能委。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无所增减

赞曰。第三往来自在。文亦有五。此有初二。标能变者。正明神变。陶家轮者。陶师之家打凡轮也。置手掌中。而自旋转。掷置还取

经。虽现如是(至)亦无恼害

赞曰。三无缘不知。运动既大。仍不令其生往来想。及无恼害

经。唯令所余(至)独觉取测

赞曰。此有后二。根熟能委。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而令调伏

赞曰。第四延促任情。文亦有五。此第二正明神变中有二。初明所为。后明神变。有见生死多时相续方能调伏。为延短为长。有见生死少时相续方能调伏。为促长为短。此明所为。彰下神变

经。能以神通(至)而令调伏

赞曰。三正明神通也

经。虽现如是(至)觉知延促

赞曰。此有二句。一无缘不知。时分延促以上文是。二根熟方委。唯令所余以下文是

经。如是安住(至)独觉所测

赞曰。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示诸有情

赞曰。第五运转随心。文亦有五。初标能变者。二正明神变中有七。一集诸佛土。二遍到十方。三出妙供具。四普现色像。五能吸风轮。六内火置腹。七掷诸世界。此中有一。集诸佛土也

经。又以神力(至)而不移转

赞曰。二遍到十方。此有二释。一云意势通者。非以身去。以意势力。变作有情。到十方界。示诸佛土。非但能变身无不去。其诸有情。住一佛国。曾不移转。二云意势通者。运身所作。随心势力。既极速疾。一刹那时。遍十方故。不同小乘身无不往。虽将有情至十方界。亦诸报土。别别佛土。自住法性。或住报化。一佛土中。而不移动

经。又以神力(至)星辰色像

赞曰。此中有二。第三出妙供具。第四普现色像

经。又以神力(至)都无损害

赞曰。此中有二。第五能吸风轮。第六内火置腹

经。又以神力(至)都无所损

赞曰。第七掷诸世界也。身往下方取一世界。掷置上方过无数界。虽置余方。世界无损。如以针锋举小枣叶。不以为难

经。虽现如提(至)便见是事

赞曰。运转随心中。第三无缘不知。第四根熟方委

经。如是安住(至)独觉所测

赞曰。五结成深妙

经。又舍利子(至)种种色像

赞曰。第六同类往趣。文唯有二。初标能变者。后正明明神变。神变中有二。一变身。二变语变身有二。初变自。后变他。此标能变及变自也。或圣或凡。或师或弟。如文自显。更不重详

经。或以神力(至)种种色像

赞曰。此变化身

经。或以神力(至)第一微妙

赞曰。下明变语。举变化语。例变自语决定能。于中有二。初变法无碍声。后变词无碍声。末后一翻。或以神力以下文是。初中有三。初转作佛声。以为根本。次能说法等从佛声出。后结成利益。此初文也。能转三品诸有情声。并作佛声。皆最第一

经。从此佛声(至)吉祠差别

赞曰。以下第二能悦法等从佛声出。有三。初能说法。二显三乘。三出音韵。此初文也

经。乃至一切(至)皆于中出

赞曰。此显三乘说法声也

经。乃至十方(至)佛声中出

赞曰。此出音韵。诸佛声韵。皆能出也

经。普令一切(至)悉皆调伏

赞曰。结成利益。随根叶异。无不调伏

经。或以神力(至)名得利益

赞曰。此变词无碍声。皆令获盖

经。唯舍利子(至)终不可尽

赞曰。说不思议中。自下第三结成前说。有二。初结自智辩颇穷。后说他解脱难尽。此初文也

经。如我智慧(至)以无量故

赞曰。此说他解脱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