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口才全书
1883900000054

第54章 领导说话修辞学(7)

敏捷的记者们于是接过话头,探问美国的秘密。

"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一个记者问道。

基辛格耸耸肩:"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

记者傻了,只好"嘿嘿"一笑。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的修辞方式。反问寓答案于问句之中,思想内容恰与句子的表面意思相反:语句表面意思是肯定的,内容则是否定的;反之亦然。运用反问能够加强语势,把原来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且不容置辩,所以,容易集中听众的注意力,给人造成强烈的印象,容易唤起人们的想象和激情,比正面表达更能产生力量。

卡耐基说,如欲说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举出例证反其问之,它远比正面辩驳要有更大的说服力。

有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知道吗?你也将永垂不朽了。"

布里昂开始不解拿破仑的意思,拿破仑解释说:"你不是我的秘书吗?"

布里昂明白后,笑了笑说:"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拿破仑答不上来,赞扬道:"问得好!"

问得好,好在哪?

按拿破仑的意思:永垂不朽者的秘书,也是永垂不朽的,这是大前提。

你是我拿破仑的秘书,这是小前提。

结论:"你也将永垂不朽。"

布里昂明白拿破仑的意思,虽并不寄希望于依靠名人扬名,但仍不忘作为秘书对主帅的尊重,所以采用表面请教,实则反问的方式:"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证明了大前提的不可靠性,使拿破仑的结论不攻自破。

6?广泛引用

引用这种修辞方法用途十分广泛,是指在语言交际中引用名言警句、熟语、典故等,来证明事物、阐述道理。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语言表达言之有据、生动形象。如下面的例子:

文革初期,在一次批陈大会上,造反派在人民大会堂当众批判陈毅,让陈毅作所谓深刻检查。按照当时盛行的惯例,凡开口讲话,必须先高声朗读几条毛主席语录。陈毅手捧《毛主席语录》高声说:"翻到第271页!"会场上立时响起一片翻语录本的声音,接着突然静场,原来语录本上只有270页。人们一时愕然。就在这时,陈毅对着语录本高声朗读:"陈毅是个好同志!"全场人迟疑片刻,立时有人提出怀疑。这时,在场的周恩来总理出面证实,毛主席确实讲过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