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口才全书
1883900000044

第44章 培养当众讲话的心理素质(6)

韩信最早曾投靠项羽,但怀才不遇不为所用,千里迢迢入蜀投奔汉王刘邦;因未得与刘邦言,也不得重用,只做了个管理粮食的小官。他又走了,被丞相萧何追回,力荐给刘邦。刘邦无奈,只好召见他:"丞相数荐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韩信终于有了一吐胸中经纶的机会,他向刘邦分析了楚汉之间的形势优劣,指出刘邦虽弱,但具备战胜项羽的条件,言之凿凿,头头是道。于是汉王大喜,相见恨晚,遂拜韩信为大将。韩信果然不负圣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成就汉室霸业,立下头功。试想,韩信如无一吐经纶的机会,或许此生将碌碌无为,历史也会因此改变。

一代宗师徐悲鸿,1920年二十一岁时报考复旦大学,校长召见新生,徐悲鸿优雅的谈吐让校长惊叹不止,认为徐悲鸿是可造之才,后给予诸多勉励与帮助。1920年他留学法国,在一次茶话会上被介绍给法国当代最大的画家达仰·布佛莱。久慕达仰·布佛莱大名的徐悲鸿当即说道:

"先生!我很盼望能得到您的教诲。"

一句话便让达仰·布佛莱感到这个中国青年的诚恳朴实,立即将自己画室的地址给了徐悲鸿,嘱咐他每星期天的早晨到自己的画室去。在第一个星期天,徐悲鸿去见达仰·布佛莱,同达仰·布佛莱谈起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心,达仰·布佛莱了解其天赋和抱负异常欢喜,开心地同徐悲鸿谈起五十余年来的往事。得益于达仰·布佛莱的慧眼,徐悲鸿终成一代大师。

6?知识就是力量

林肯说:"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肯给我一个略说几句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们说服。"这是何等的自信。大凡历史上能言善辩的领袖人物都具有这种强烈的自信意识,很多革命领袖尤其如此。"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来自于对自己的军队坚定的信任。有了这种坚定的信任才会对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表述目的坚信不疑,表述时才会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记忆精确,兴奋与抑制过程才会处于最佳状态,表述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会毫无做作,真切动人,从而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表述目的得到最佳实现。一个没有目标、胆小犹豫的人是没法发挥当众讲话的力量的,其讲话的目的更是无从实现。

"知识就是力量"要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对表述材料要充分熟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像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伟人那样谈吐睿智、幽默,都是以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为基础的。所以要有好的口才,必须多读书、多参加实践,并且用做卡片之类的方法把知识储备起来,这样说话时才有材料可供调遣。在具体说话时,则应当对表述的材料充分熟知。这里所说的熟知,不仅指对材料的明确理解和清晰记忆,还包括根据表述类型所作的不同选择和准备。例如在"以事告人"为目的的表述中,主要依靠运用记忆,精确地说明和解释有关人或事的状况、特征等,使对方确切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在"以理服人"的表述中,就要求说出自己的精湛理解,以便有说服力,影响对方,使人们建立起新的观点,或强化已有的观念;在"以情动人"的表述中,就需要真挚地表达出丰富情感,以便极大地感染听众,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