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18821600000039

第39章 北地役途 心路故事(1)

从广州到建康,都在原南宋领地范围内,元廷怕途中遭遇不测,派了石嵩和囊家歹两人押解文天祥。渡过长江到了北方,就没那么紧张了,囊家歹押着在两淮制造巨石炮的回族工匠已先行一步,押解文天祥的事交给了石嵩。

过扬州、高邮、宝应,九月初一到达淮安军(江苏淮安),未作停留直渡淮河,夜宿江北岸的阚石镇。南宋与金朝对抗的年代,向以淮水为界,过了淮河就离开了宋土。文天祥一行上了岸,就遇到一拨元兵,只见他们牵着背驮行囊的马匹,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押解兵问他们这是要去哪儿,回答是去江南换防。文天祥意识到自己已经置身异乡了。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北境,望着荒无人烟野草漫漫的景象,顿生一种恍如隔世的苍凉之感。他五内交集,写诗一首:

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无奈何,忽已置念虑。

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

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

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

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在这最后告别的时刻,他比任何时候都依恋故国,对亲人的思念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他爱妻子和孩子,不但爱在今生,而且要爱到来世,但在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里,这一切都被深深地埋在心底无暇顾及。现在要离开故国远去了,久藏心底的思念猛然爆发出来。妻子欧阳氏、次子佛生、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二妾靓妆(颜氏)和璚英(黄氏),你们在哪里?你们都还活着吗?妻离子散之痛像风暴一样袭上心头,使他泪飞如雨。但今生他死志已决,残破的一家再也无法团聚。奈何,奈何!那就忍受着痛彻肺腑的千古之恨等待来世吧。

缠绕着他的思情的还有更多的亲人、故友和乡亲。

九月初七,一行人自邳州(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启程前往徐州。这一天正逢母亲去世一周年的忌日。走出邳州的城门,想起去年今日母亲病逝,葬于外乡河源县,至今也不知是否魂归故里,不禁失声痛哭。胯下的马嘶叫着北去,自己却又不能亲自去主持母亲的周年祭礼,真是遗恨加遗恨呀!但想到两个弟弟文璧、文璋会在今日布置几筵和灵牌,办好母亲的周年祭礼,同时想到“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又不免感到欣慰。

接下来在尘土滚滚秋风瑟瑟中跋涉的一路,也是在坎坷漫漫荆莽丛丛之途艰难跋涉的心灵苦旅。如他在《告先太师墓文》中说的,自己欲尽忠不得为忠,欲尽孝不得为孝,北上这一路他都为此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并凝珠为诗,这些诗的一极,是表达对志节的执著,另一极就是对亲人的倾诉和怀念。

作为对亲人的倾诉和怀念,沿途他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写了六首诗,统称《六歌》,又名《离乱歌六首》。这组流贯着悲悯情怀的诗歌以忧戚凄婉的笔调,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爱和歉疚。这般儿女情长,在他的诗文里是不多见的。

《六歌》第一首写道:

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结发不下堂。乱离中道逢虎狼,凤飞翩翩失其凰,将雏一二去何方?岂料国破家亦亡,不忍舍君罗襦裳。天长地久终茫茫,牛女夜夜遥相望。呜呼一歌兮歌正长,悲风北来起徬徨。

文天祥以做丈夫的责任,倾诉了对战乱中离散的结发妻子深挚的情感,对她和孩子深深的关切和担忧。妻呀你带着孩子在何处呢?夫妻天各一方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命运,今后也无法挽回,他只能像牛郎与织女遥遥相望那样报以补偿了。然而,他却能牢牢握住自己的另一种命运。

他从小就抱定追崇忠义的志向,举义勤王尤其是被俘元营后更是以鞠躬尽瘁、为国尽忠的死节为信仰。今天虽然沦为囚徒,身不由己,但谁也不能阻止他把对忠义大节的追求进行到底。

九月初八,文天祥经徐州。徐州城东有座燕子楼,这座楼是唐代守将张封的儿子张愔为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愔死后,关盼盼十五年守节不嫁,后绝食死于此楼中。文天祥游览了燕子楼遗址,遂有感而发:“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几百年过去了,燕子楼只剩下残骸,一代又一代的美人早已是香消玉殒有谁知?不死的唯有关盼盼的烈女气节。

《六歌》之三:

有女有女婉清扬,大者学帖临钟王,小者读书声琅琅。朔风吹衣白日黄,一双白璧委道傍。雁儿啄啄秋无粱,随母北首谁人将?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

文天祥的六个女儿,长女定娘、幺女寿娘在河源病死,四女监娘和五女奉娘在五坡岭遇难,只有在空坑随欧阳夫人被俘的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还活在世上。一想起她们,柳娘照着钟繇和王羲之的字帖练字,环娘琅琅读书的情形就浮现出来。可怜一双天真无邪的女儿而今漂泊无依,文天祥心如刀绞,泪湿衣袂。

过了徐州,就下起了绵延不绝的秋雨。气温急剧下降,元兵给文天祥一顶斗笠和两条毡布遮雨御寒。马车在凸凹不平的路上颠簸,泥浆溅了一身,寒风裹着冷雨打到脸上,想拉拉斗笠挡一挡,但两条毡布一前一后裹住身子,伸出手来都很难。就这么踉踉跄跄地前行,九月十五日抵达郓州,借宿在来平馆。郓州离济南不远,想起北宋末年济南知府刘豫投降金朝,充当傀儡皇帝的往事,文天祥夜不能寐,提笔写下了愤激之诗:“万里山河梦,千年宇宙愁。欲鞭刘豫骨,烟草暗荒丘。”若非刘豫、贾似道这些投降派助纣为虐,大宋的历史会不会改写也未可知,这些民族罪人死有余辜,遗臭万年。

《六歌》之四:

有子有子风骨殊,释氏抱送徐卿雏,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钱络绣襦,兰汤百沸香似酥,欻随飞藿飘泥涂。汝兄十三骑鲸鱼,汝今三岁知在无?呜呼四歌兮歌以吁,灯前老我明月孤。

一连几日的穷阴终于揭开了盖,暖暖的太阳出来了,但文天祥的内心仍在阴冷的雨中挣扎。次子佛生与欧阳夫人一道被俘后,在押往隆兴元帅所的途中失踪了。这孩子是四月初八佛诞日出生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抱送的,他的名字就取自此意。他做满月按习俗在香汤中洗浴时粉嘟嘟的小模样儿犹在眼前,倏忽间便像豆叶在秋风中飞逝了。对于他的下落,文天祥听到过两个传闻,一说有人见他生得俊秀乖巧,把他收作了养子;二说他已经死于途中。如今已是他失踪的第三个年头,他是随哥哥道生骑鲸远去了呢,还是真的被人收养了呢?此时世界上仿佛只有他们父子两个人,失去佛生,他便彻底陷入了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