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18816200000009

第9章 初入仕途(3)

颜真卿的小试牛刀——所撰铭文镌刻于尉迟迥碑石之上,无疑得到了人们的称赞。事实是,从此之后,其文名、书名渐重。又经天宝五年(746)求师张旭,得其用笔“如锥画沙”的真传而昼夜奋发研练;加上出巡所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上雄浑之气对胸襟魂魄的雕塑,雄视千古的诗、画、剑舞等盛唐文化所呈现的那种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风骨、神韵对心灵气度的熏染和启悟,以及尉迟迥“精贯天地”事迹的激发和砥砺……种种般般,使颜真卿书法的长进,与日俱增,慕名求其撰写碑铭者相继登门。颜真卿调任武部之后,忙碌的只是冬季铨选武官之时,春夏秋三季比较清闲。求书者窥伺时机,乘虚而来。天宝九年(750),颜真卿应邀撰稿并书写剑南节度使郭虚己碑、墓志,后又撰稿并书写郭虚己之子郭揆碑——《河南府参军赠秘书丞郭君神道碑铭》52。郭虚己、郭揆父子碑的书写,更使颜真卿的书才驰誉遐迩。天宝十一年(752),应长安千福寺禅师楚金之请,书写岑勋撰《大唐西京多宝塔感应碑》。

多宝塔在长安兴平县千福寺内,其落成惊响四方,轰动一时。颜真卿的姻亲、好友、天宝三年(744)进士岑参曾登临并吟诗,云:“……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53可见,此寺的修建,牵动着千家万户,动用工匠之多,工程耗资之巨,举世震惊。千福寺落成,人们焚烧的香烟,像云团密聚;幡幢华盖,簇拥交错,飘然下垂。为如此宏大、如此轰动遐迩的宝塔立碑,非文章好手、书坛名流,岂能相称?楚金禅师所选撰文者为岑参之兄、“诗仙”李白之友、隐士岑勋,而请颜真卿书写,足见颜真卿在书坛已头角灿然。

今日看来,其碑文乃虚无缥缈、光怪陆离之词,而其书乃正当青春年华的颜真卿毕其心、倾其力所为。清正、刚正的道德品性,正道直行的浩然正气,与艰苦砥砺、锲而不舍的书法修养,凝聚于笔墨之间,字字沉着雄毅,骨体健劲匀稳;如锥画沙,点画有筋,谨严而茂密;方圆兼备,结构宽博,平正而奇伟;端庄秀美,阳刚持正,风神独具,可见精工秀媚、妍雅清隽的初唐书风,而又不袭前贤,独创新意,别开生面,呈现出雄强博大、遒劲丰润的崭新风貌,为颜真卿早期最富代表性之书作。

触怒杨国忠

颜真卿书坛驰名,仕途上也似乎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然而,时过不久,却遇到了挫折和坎坷。

大唐朝政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偏离了开元盛世。昔日聪睿明达、从善如流、励精图治的唐玄宗李隆基,陶醉于盛世的海晏河清、国泰民安,沉迷于一些道士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受宠无比、眷顾不休的武惠妃突然病逝,进一步沉重地打击了这位风流天子的空虚心灵。而开元二十五年(737),天生丽质、善解人意、能歌善舞的杨玉环来到身边,又夺去了这位日益陷溺于寻欢作乐的皇帝的魂魄。从此,唐玄宗李隆基倦于政事,进取之志衰,纳谏之路绝,越来越不喜欢那些“找麻烦”的骨鲠之臣;只要皇亲国戚有了满意官位,别的一切都懒得理会,听由宰相去安排、处置了。他所祈求的,只是:“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54优哉,游哉!乐哉!快哉!

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即颜真卿得授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那年起,唐玄宗最信任的宰相就是李林甫。这是个强辩而轻躁、不学而无术的人。他公然对朝廷官员们说:现在皇上还算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的旨意办事就好了,用不着七嘴八舌。你们看看仪仗里的马匹吧,只要不出声,就能享受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只要它一嘶鸣,马上就会被拉出去。任它怎么后悔,再想享受三品官的待遇,没门儿了!李林甫的司马昭之心,昭然可揭:钳制谏诤,阻塞言路,使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地横行于朝堂。而谏诤绝路,此时却正中唐玄宗下怀,使他能够得到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陪伴着杨玉环,沉湎于声色饮宴、踏歌弄舞之中。李林甫,这个获得了“口蜜腹剑”的盖棺定评的家伙,以排挤贤能、罗织罪名,残酷打击、陷害不依附自己或地位逼近自己的官员为能事。连高才贤能之士,如杜甫、元结等人的上进之门,也被堵塞;“落落有奇节”55、其诗闻名后世、当时以《燕歌行》名扬京师的高适,也应制科试而不得中。李林甫却上表祝贺玄宗皇帝:天下已“野无遗贤”。然而,随着天宝四年(745)杨玉环册封贵妃,杨氏一门鸡犬升天,杨国忠的地位扶摇直上,几年内就做到监察御史、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等十五职,成为炙手可热的朝廷重臣,使李林甫在专权之路上陡然遇到了巨大障碍。李林甫与杨国忠之间的争权夺利于是日渐升温。在李、杨二人掀起的争权争利、争名争宠的阵阵险风恶浪面前,颜真卿不投不靠,不倚不伏,独立支撑,正道直行,而到了天宝九年(750),却不意间竟被这险风恶浪卷了进去。

事情是从睿宗景云、玄宗开元年间两度为相、“善守文以持正”的名臣宋璟,其第三子宋浑的案件引发的。宋浑一扫父亲的清廉之风,凭借巴结李林甫而步步高升。他与酷吏吉温有私怨。吉温原为李林甫所进用,眼见杨国忠日渐得宠,即弃李林甫转而投靠杨国忠,告发宋浑贪赃,被处以流放。宋浑罪有应得!然明眼人不难发现,吉温不但出于挟嫌报复,而且心术不正,企图借剪除李林甫心腹宋浑,在发泄心头怨恨的同时,向杨国忠献上一份漂漂亮亮的效忠之礼!

颜真卿对吉温的公报私怨气愤难抑,不畏其显赫,无虑于明哲保身,责问道:“为何为了一时的怨愤,而这么残害宋璟的后代呢?”吉温作为杨国忠的左膀右臂,遭受初出茅庐的颜真卿如此斥责,岂能自吞恶气,善罢甘休,自然要添油加醋地向杨国忠诉委屈。杨国忠早知颜真卿的才干、学识颇不一般,希望收罗入自己的党羽。他明白:此般大才,如能为我所用,必然于己益莫大焉!然颜真卿许是出于文人的清高吧,一副洁身自立、桀骜不驯的神色,对杨国忠不热不冷、不即不近。杨国忠心想:哼哼,还是先让你啃一颗苦果子吧,看看你能不能清醒一些!

杨国忠让颜真卿啃的苦果子不是别的,是让颜真卿从京都长安出任东京畿——洛阳——采访判官。颜真卿在东京畿采访判官任上,谨慎履职,秉公行事,无处可以指责。至当年十二月,即被擢升侍御史,回到京师长安。侍御史为从六品,掌管督察百官,审理刑狱。颜真卿所以没有被再次黜陟、贬斥,而能重返京师,并有所升迁,只能以其政绩卓著、行为方正、各方诚服,杨国忠们无把柄可抓,来做出解释。

天宝十年(751),颜真卿转尚书省兵部(后改称武部)员外郎,判南曹。尚书省各司长官为郎中或员外郎,官品不高,但职责重要,晋升有望。尚书省兵部下辖四司,兵部司列于首位。唐朝规定,武官的选授必须经由武部审查其才能,以决定去留,为预备国家军事,根据需要予以录用。每年冬天,参选者集于选院,“判南曹”官员,一一核实参选者的解状、簿书、资历、考课。颜真卿一一核实,其分判,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切中肯綮。参选者莫不既觉便利,又深自叹服。颜真卿的“判南曹”政绩斐然。

杨国忠实在没有想到,自己原本给颜真卿啃的苦果子,其实并不苦,不但不苦,还事与愿违,让颜真卿尝出了点儿甜头。这怎么能不晦气,心里怎么能不黑潮翻卷呢?哼!走着瞧,我不信世上有煮不烂的牛头,不信你颜真卿不明白:马王爷原来三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