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18816200000028

第28章 扈从凤翔(2)

房琯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房融的儿子,靠着父亲的高位,未经科举,“荫补”为官,至潼关失守、天子西“幸”之前,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94。肃宗李亨于灵武即位之后,房琯奉上皇玄宗之命,与左相韦见素、知剑南节度留后崔圆等,由蜀地来到凤翔行在,向肃宗递交玉册。肃宗李亨以其素有重名,倾心相待,一切机要政务,无不与之商议决定。房琯很为自己的才华自负,摆出一副非己而天下别无他人可以主宰的姿态,盛气凌人,其他将军、官员不敢说话,更不敢表示不同意见。房琯以其宰相之尊,自奉高明,选取从未经过战阵的儒生为偏裨副将,请缨出师。其所率大军用两千辆战车组成军阵,与叛贼遭遇于咸阳陈涛斜。敌军又是鼓噪,又是扬尘,使房琯军阵中驾车的牛一头头惊惧、颤栗不已;敌军又抛来一束束点燃的柴草,柴草在风中烈焰熏天,使房琯军阵中的牛与车、兵与牛,霎时都熊熊燃烧成一团,于滚滚浓烟中互相践踏,哭号之声震天撼地,人畜鲜血盈野如河。朝廷四万大军丧命于一旦,残留的不过千把人而已。房琯回朝肉袒请罪,肃宗李亨宽宥了他。

房琯却并不引咎自检,小心供职。在那个君臣忧虑、叛贼猖狂、人心惶惧的时刻,身为宰相,毫无奋发救国之意,依然以其名士作风,不理朝政,简慢国事,常常称病不朝,在家聚集宾客——如不孝不敬、放荡恣肆的谏议大夫李何忌之流,通宵达旦地高谈阔论,清议佛教因果、老子虚无……他还放纵门客琴师董庭兰聚宴嬉戏,借着自己的权势屡屡招权纳贿。

窥视到房琯的志大才疏、惰于政事,窃取他人战功而得以升迁的贺兰进明,靠着巴结杨国忠而执掌剑南节度留后等职的崔圆,以图取钱财、拨弄是非为能事的宦官李辅国之流,刻意向肃宗挑拨道,房琯在蜀曾向玄宗献策,使太子即肃宗李亨与四王——玄宗的另外四个儿子分镇天下,四王领大藩而太子反偏居边鄙,足见房琯忠于上皇而并不忠于陛下。一语刺中了肃宗李亨的心窝,从此厌恶、疏远了房琯。

而当颜真卿以宪部尚书弹劾李何忌之时,房琯却并未察觉肃宗对自己的态度变化,或者察觉了但不以为意,仍硬着头皮袒护李何忌,说他不过一时酒醉,入朝行为失检,当从轻处罚。颜真卿本来与房琯之间有亲朋瓜葛。房琯是颜真卿二兄允南的忘年之交,又与颜真卿夫人韦氏家族中的父辈韦述交情甚深。颜真卿却并不因事涉亲友而姑息,也不因房琯官高权重而怯惧,得知房琯门客董庭兰受贿,即查明真相,据实上表弹劾。房琯得知,入朝向肃宗申诉,希望得到解脱。肃宗听言大怒,厉色呵斥。房琯忧惧、惶恐莫名,回家闭门不敢出,于次年五月被罢相,贬为太子少师。

从叛军控制的长安潜逃至凤翔的前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肃宗授以谏官左拾遗。杜甫与房琯是布衣之交,上疏说:房琯是武后朝宰相房融的儿子,从小就树立了大志,晚年成为富有真才实学的大儒,具有大臣的才干、风范,当今人们都赞许他,认为他将位至三公宰辅,造福天下百姓。房琯性格的缺点是做事粗疏、简约,又酷爱弹琴。董庭兰是当今很有名的琴师,投奔房琯门下时间不短了。他是一个既贫穷又多病的老年人,依仗着房琯的官位为非作歹,而房琯十分倚重人情,不忍予以处置,以致玷污了自身。接着,杜甫写道:“臣不自度量,叹其功名未垂,而志气挫衄,觊望陛下弃细录大。”95他遗憾房琯应该创造的功绩、应该具有的声名尚未实现,其雄心壮志却被挫伤,寄望肃宗皇上能忽略其不足,取用其才干。杜甫的用心是好的。也许他是从友情出发,也许他是从维护饱读诗书的醇儒出发,也许他觉得当时的朝堂之上别无宰相之才,因而上书为房琯请命。肃宗李亨看了杜甫的“疏”后大发雷霆,认为其言荒诞而不切事理,诏宪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推问,欲加以罪。主审者为颜真卿。有人上谏肃宗,杜甫身为谏官,所言不失大体;罪罚杜甫,将断绝言路。这才使杜甫免于推问,却从此被肃宗疏远。

颜真卿作为宪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心中所想的是“整肃朝纲”。他光明磊落,忠贞正气,正义、正直,不徇私情,秉公劾治,是无可指责的。而且,推问的结果是“免于推问”。虽然如此,却可能由此而触伤了杜甫。杜甫作诗,多反映时事,常常语及当日贤彦,然只字不提颜真卿;语及书法,杜甫笔下出现多人之名,也不见颜真卿之名。看来,两人虽同朝为官,却没有心灵的沟通。未知对方心胸的开阔豁达,而以一时触动耿耿于怀,岂不遗憾!

当时,肃宗李亨最关心的,莫过于收复东西两京——长安和洛阳。他明白,自己虽然即位登基,但人心多拥护上皇——自己的父亲李隆基,诸王——自己的兄弟中也不乏很有才干的,若不尽快获取收复京城、平灭叛贼之功,很难慑服天下,坐稳龙椅。时在九月,朝廷得到回纥骑兵来援,肃宗喜不自禁,金口玉言,命太子、广平王——元帅李俶与回纥军首领叶护结拜为兄弟,并荒唐地承诺:收复京城之后,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李俶与副帅郭子仪,率领朔方军及安西、回纥、大食等汉、番兵马十五万,号称二十万,自凤翔出发。身居“王”位,李俶按规矩不在宫阙内乘马,而其执法于军中的亲信武官——都虞侯管崇嗣,居然无礼傲上,率先上马于宫门之内。颜真卿依据刑宪典章,上奏状弹劾。肃宗也认为管崇嗣行为失礼,却以老将有足疾为由而予以姑息宽容。颜真卿的奏状虽被退回,满朝百官对颜真卿却无不敬畏,一个个自我检点,不敢造次。管崇嗣在此前就曾违反朝纲,背向宫阙而坐,谈笑自若。御史李勉进状弹劾,管崇嗣遂被拘押。肃宗委曲求全,下旨宽恕,却赞叹说:“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96 管崇嗣仗恃宠信,居功自傲,践踏朝廷纲纪,屡教而不改。颜真卿不畏其权势,秉公劾奏,不知肃宗是否更“知朝廷尊也”?但却无论如何,应该听到了颜真卿又一次奏响的忠魂正气之曲!

触伤肃宗

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等率师二十万,从凤翔出发,东进京师长安。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大军浩浩荡荡,似秋风扫落叶般,于城西南香积寺附近与贼兵厮杀,洞穿敌垒;贼兵招架不住,弃甲曳兵,逃回长安城中,连夜仓皇东遁而去。李俶、郭子仪所率大军一举收复长安,回纥首领叶护按照肃宗在凤翔的约定,下令回纥军抢掠金银财宝、佳人美女。郭子仪将军得知,涕泪纵横,哭求广平王——元帅李俶,以为长安百姓刚刚为摆脱叛军搜刮、欺诈而嘘了一口气,又要受回纥军肆意糟践,他们何以生息?况且,东都洛阳还在贼手,若回纥军肆意劫掠,停步不前,也必使朝廷官军士气松弛,无心进取。则河东地面,何日得以收复?

李俶认为郭子仪言之有理,于朱雀大街找到了叶护。叶护正骑在马上,回纥将校围在四周,一个个眉飞色舞,眼睛里流淌着贪婪的光,一副副为将要进行的纵情劫掠而喜兴的神色。叶护指点着,向他们划分着各自掳掠财物、妇女的街坊范围。

李俶见了,下马跪倒在叶护面前。

叶护惊诧莫名,急忙弯腰搀扶李俶,问他这是何意。

求将军答应一件事。李俶跪着不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