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价值美学
18813400000033

第33章 审美价值的特性(三)(2)

由马镫的发明及其发挥的伟大作用,你可以想像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总之整个电子媒介和电子信息作为生产力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电脑可以接管整个的机械时代。”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深刻认识到电子媒介和信息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我的几十年前的一位老朋友、在法国生活和工作多年的哲学家高宣扬教授在谈到哲学未来发展时,介绍了法国著名学者、法国精神与政治科学院主席兼法国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孟德波利亚(ThierrydeMontbrial)在一个学术报告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当代信息学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化意义,信息的泛滥和传播,就好像以往人类历史上文字的出现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文化、思想及社会组织。严格地说,信息的出现及传播,归根结底,关系到人本身及文化的命运,并由此深刻地改变了哲学本身的性质及表达方式。

有充分理由可以得出上面我们已经说出的那句话:媒介直接就是一种生产力。

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38电子媒介的作用

20世纪人类社会在生产力层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就是电子媒介的产生和发展。

先以电视为例: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机械电视,次年美国纽约、新泽西、华盛顿开设电视联播实验;1931年电子电视在洛杉矶和莫斯科开始试验广播;1936年英国开办世界第一座电视台,次年英国第一次进行户外电视实况转播;1949年美国出现了电缆电视(CATV);1958年美国首次将卫星用于通讯传播;1962年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卫星传播电视图像;此后,卫星电视转播和直播逐渐遍及全球。

再说电脑: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1959年出现集成电路计算机;到1976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到现在,电脑走进千家万户。

更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它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至今它几乎覆盖了全世界。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特别迅猛,据媒体报道:截至2007年7月19日,我国网民已达1亿6千2百万人。上半年每分钟增加网民100名。青少年网民占三分之一。互联网使整个世界掌握于人的股掌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人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此外,还有手机的发明和迅速普及。

……所有这一切,使“时代”大变样,出现了“电子媒介时代”。

电子媒介使“全球化”速度发生质的飞跃,地球真的如麦克卢汉所说,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这才进入实际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时代才是更加名副其实的“全球化时代”。詹姆逊说:“全球化应该说是一种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空间(cyberspace),在这个空间中,货币资本已经接近了它的最终的解区域化,作为信息它将瞬间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横穿有形的地球、有形的物质世界。”有一位青年学者说:所谓全球化,实际上,无非是空间的重组,或者说,是空间的界限的崩溃。而空间界限,始终是权力角逐的焦点。

下面我用一个具体例子从侧面说说电子媒介如何改变社会。

在电子媒介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许多新鲜事儿,例如所谓“赛博空间”。仅从赛博空间也可以略微窥见电子媒介时代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004年5月11日,我在一个有关赛博空间的学术对话会上,听了荷兰鹿特丹爱拉斯谟大学哲学系教授约西.德.穆尔《欢迎到赛博空间来:进入人性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的报告后,有一个即兴发言:

赛博空间作为电子网络空间,不是通常的空间,而是特殊的空间,是“超”空间——超地理空间,超历史空间;是“后”空间——后地理空间,后历史空间。赛博空间是数据的图表式表现,是脑子里的光速……我与我在美国的女儿每周通一次网络可视电话,鼠标一点,女儿和两岁的小外孙,立刻出现在屏幕上,我看到小外孙向我招手,冲我喊:“嗨,爷爷!”万里咫尺,中国、美国,空间距离瞬时浓缩为一个点,神话中的孙悟空也未必能够做到。这是十几年前像我这样近于老朽的中国学者闻所未闻,也不可想象的事情。但今天,赛博空间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的身旁,我似乎可以触摸它。我想,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普森于1985年提出这个词的时候,未必会想到它在今天的世界上,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会如此风光,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发生如此大的影响,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赛博空间的出现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我和妻子有一次谈起,为什么我们同女儿同外孙,彼此分离,远隔万里,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思念得牵肠挂肚、撕心裂肺?妻子的答案是:多亏了网络可视电话,现在用我的话说:多亏了赛博空间。网络可视电话一通,等于每周见一次面;而且每天(甚至随时)都可以有电子邮件来往。有什么话,写个电子邮件,一点鼠标,瞬间,过去了;一会儿,信息反馈回来了。多少思念,在赛博空间中化解了。如果《红楼梦》中远嫁千里之外(比我女儿近多了)的探春生活在今天,是否还会有那样生离死别的悲痛?

概括地说:在今天这个时代,“电子媒介”这个最富有活力和潜力的生产力的大发展,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内容、生活方式和内容、思维方式和内容、感情方式和内容、感受方式和内容等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且与这一切相联系的,是生活中的价值形态的改变和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例如,随着“原创”与“复制”之间界限的模糊、“本真”与“仿真”之间界限的迷混,事物的原创价值和本真价值在人民心目中也会发生微秒变化。

由此,电子媒介也明显地改变着文学艺术和美学。

美国著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教授2000年金秋在北京召开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个长篇发言,借德里达的话阐述了“电信技术王国时代”(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将要面临的“悲惨”命运,引起了与会者不小震动和争论,鄙人有幸在场。这个发言后来以《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为题,发表在2001年第1期《文学评论》上。米勒一开始就引述了雅克.德里达《明信片》中的一段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然后,他的整个发言就围绕这段话的思想加以发挥。米勒说:“德里达就是这样断言的:电信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他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再也不要写什么情书了!”德里达的话对于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甚至所有惯于以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米勒在转述德里达的话时,也尽量照顾人们的这种情绪,说得委婉、退让,但他是赞同德里达的,这个意思表达得很明白:“尽管德里达对文学爱好有加,但是他的著作,像《丧钟》和《明信片》,的确加速了文学的终结,……在西方,文学这个概念不可避免地要与笛卡儿的自我观念、印刷技术、西方式的民主和民族独立国家概念,以及在这些民主框架下,言论自由的权利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只是最近的事情,开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西欧。它可能会走向终结,但这绝对不会是文明的终结。事实上,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米勒认为,过去150年来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民族独立国家自治权力的衰落或者说减弱,促成了新的电子社区或者说网上社区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全新的网络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人类感受……这一切,使人们远离甚至拒绝文学、精神分析、哲学和情书。

虽然德里达和米勒的话对于今天的中国说来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抓住了问题的某些要害。文学艺术当然不会消亡,但是的确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当今时代,除了电子媒介给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根本变化之外,它所造成的影像大泛滥、符号大泛滥,也成为当今社会消费的一个基本条件。随着社会从外到内、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变,人们的审美文化实践以及整个学术活动的内容和样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可能导致审美文化版图(无论是“面积”还是“结构”)的改写,以至美学学科结构的改变。

以上我简略谈了电子媒介对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及美学活动的影响。但是这一章我们要论述的是所有媒介对艺术和美学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下面我们将要考察包括电子媒介在内的一般媒介如何(通过怎样的手段和途径)影响和改变审美和艺术。

大家知道,艺术只有通过媒介才能存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只能在媒介系统中生产,在媒介系统中储存,在媒介系统中流动和被接受。例如,单就文学而言,作家只能运用语言、通过语言系统(这是文学艺术特定的媒介和媒介系统)进行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生产”和创造;一旦文学文本在作家手中完成,它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只能通过语言和语言系统被储存;当它流通在社会上之后,读者同样只能通过语言和语言系统去接受。其他艺术种类和形态(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建筑、影视……)亦如是,只是它们各有自己特定的媒介和媒介系统而已。一句话:没有媒介也即没有艺术。

因此,媒介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审美和艺术的改变。

现在要问的是:媒介对审美和艺术的影响和改变是如何具体发生的呢?

39媒介通过改变主体而影响和改变审美和艺术

首先,从价值活动的主体的角度说,媒介通过改变和塑造主体的观察方式、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来改造审美和艺术。

前面我曾谈到麦克卢汉的一个重要观点:“媒介决定感知方式。”其实不仅是感知方式,还应该包括观察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等等。就是说,不同的媒介塑造着不同的主体,因此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主体;媒介变化了,主体也跟着变化;各个不同的“媒介时代”,其主体明显带有该时代的特点。美国传媒理论家、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教授、批判理论研究所所长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说:“信息方式的诸阶段可以试作如下标示:面对面的口头媒介交换;印刷的书写媒介的交换;以及电子媒介的交换。”第一阶段(口头媒介)的特点是“符号的互应”;第二阶段(书写媒介)的特点是“意符的再现”;第三阶段(电子媒介)的特点是“信息的模拟”。“在第一阶段,即口头传播阶段,自我(theself)由于被包嵌在面对面关系的总体性之中,因而被构成为语音交流中的一个位置。在第二阶段,即印刷传播阶段,自我被构建成一个行为者(agent),处于理性/想像的自律性的中心。在第三阶段,即电子传播阶段,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