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字生涯
18809800000088

第88章 一苇渡海十年归山

谷,原名蛮子也。成名于长安,四十岁果然南下。今来见之,其志未改,容颜却老,念友之取南火熔器,盼再归北。想十年之后,西京拥炉,谈天说地,辉煌人生,抚孙儿孙女,畅叙今夜,呼茶唤酒,不亦乐乎。人之一生,此也足也。

1995年4月19日于海口龙舌坡午夜题

《还乡札记》序

和谷把他的一部新的书稿送来,说是让我写篇序。这本散文集,辑选了他近几年的主要作品,其中的一些篇章,我已从报刊上断断续续读到过,很高兴看到他在写作上的新收获。书名冠以《还乡札记》,一是就题材、内容而言的,二是他用当下视觉,去叙写故土的人情世相。从深一些的审美角度看,他是以还乡为话题,道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写了世纪之交带有普遍性的人的精神生态。

在我最初的印象中,和谷还是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文学青年,他对写作抱有一种真诚和热情。开始是从报刊上读到他的诗作,继而看到他的不少散文作品和陆续出版的几部散文集。他把诗的激情和凝练,逐步融入散文质朴的情感和缜密的叙述之中,加上生活阅历的增长,艺术实践的探索,使他的散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那年,中国作家协会评选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他的《无优树》榜上有名,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也使他走入了当代散文家的行列。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是他的报告文学《市长张铁民》,《延河》杂志发表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为陕西和西北争了光。我当时任评委,大家对这篇作品一致看好,认为它写出了新时期复杂环境中一个正气浩然的领导干部形象,这对于作者来说,是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胆识和勇气。由他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铁市长》,在中央台黄金时段播出,得了多种全国奖项。后来,和谷去了海南,经常把他创办并主编的法制杂志寄给我看,同时写了不少窖岛札记系列散文,结集为《远行人独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还出了《古都纪事》、《巴黎望乡》和散文精选等几部书,成绩是显著的。回到西安后,他在办刊编书的同时,又写了这么一批好的散文作品。我想,有生活的积累和学养的渐进,所写出来的东西是有分量的。

我始终认为,真情是散文的生命。从中国散文的传统来看,无论是唐宋八大家还是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散文,无论五六十年代写生活的散文还是新时期以来注重个性的散文,在主流上都是真情的歌唱,心灵的呼唤,精神的感召。如果偏离真情至性,一味地假饰虚妄,就没有散文的生命,当然也就没有美可言。综观和谷的散文,基本上是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同时汲取了世界优秀散文的营养,生活厚实,情感真挚,行文质朴简约,优雅自然,有一种纯正之美,也有历史纵深感和浓郁的诗意。另外,在散文创作的心理视野和文体的变革意识方面,和谷与其他散文作家一样,也仍然有广阔的空间需要去开掘创新。

和谷的这本散文集,所叙写的大多是他心目中的故土风物,似乎依然是他以往作品中见到过的描写对象。我想,这恐怕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是在反复琢磨一个话题,在回环往返中发现着新的意味,不断地完善并成熟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这就是自然与生命、生活与写作的奥妙。作家不仅仅在于你写什么,或怎么去写,而重要的是你在告诉读者什么,你为他们奉献的是一份怎样的精神滋养。永远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土地,讴歌真善美,扬弃假恶丑,仍然是作家面对时代转型和眼前生活的立场和态度。

和谷散文中的还乡,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记忆的重现,一种心灵的回归。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生存方式中,寻觅着新的价值意义,并接近着自己精神的最后归宿而已。

2002年6月3日于西安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