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18802800000044

第44章 童心、童趣和心灵宝库(6)

7.解读聂绀弩的《我若为王》

关键词语(句):暴君、明君、寂寞和孤独、奴才的首领、不能为王、古今中外最大的王

这篇文章和《皇帝的新装》一样是虚拟的,不是写实的。这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我若为王的前提就是我目前不是皇帝,不是国王。作者一开头,就宣布自己根本不想当国王,也看不起国王。“我若为王”“是一种完全可笑的幻想”,是一种“假定又假定”。但是,整篇文章的精彩就在于全是假定的、想象的。

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自然而然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这种优点,但因为太自然了,反而不觉得奇妙。尤其是在写作时,流行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观念,如反映生活啦,观察生活啦,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为文之道,就是要写现实中存在的东西,殊不知想象的东西,有时比写实的东西更能表现人生的真谛。《皇帝的新装》是想象的,写了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不但很动人,而且在思想上发人猛省。在高考作文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用虚拟的方法写寓言故事的,往往比写现实情境的要显得有深意和创意。台湾作家张晓风女士在一次作文讲座中出的题目就是《假如我是上帝》。这个题目很精彩,因为它能刺激学生的想象。

我们不知道,张晓风女士的这个题目是否受到聂绀弩先生这篇《我若为王》的影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定性的命题对作者、学生的想象力的冲击很强烈,一旦想象力被调动起来,人的思想的潜在能量就可能得到超常的发挥。在诗歌中类似的题目是很多的,例如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小鸟》、舒婷的《也许……》(另一种形式的假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不过,聂先生的这篇文章并不是抒情诗,而是一篇理性和激情交融的文章,带着很明显的尖锐的杂文的批判性。聂绀弩先生在杂文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翻译家冯亦代在《缅怀聂绀弩》中引用吴祖光的话说他是个传奇人物,弃文习武投奔革命的书生,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家。他写的杂文可以与鲁迅媲美,不过,和一般的杂文不同,他的文章把批判专制的矛头掩藏起来,用的是一种自我调侃的笔调。这就显出了独异的风格。

这种风格就是,把尖锐的批判掩藏在荒诞之中。

作者不是正面批判专制权力,而是遵循专制权力的逻辑,把它推导到荒谬的境地,以结果的荒谬显示权力本身的荒谬。如果作者正面批判专制权力,就要从理论上和事实上去论证独裁权力的腐朽,这是一般议论文的做法。如果这样,文章可能更全面,更深刻,但是,也有个弱点,就是不如假定自己是皇帝,来得有智慧,有趣味。

王权专制由来已久,王位与日常生活距离(从心理的到物理的距离)比较遥远,虽然充满了野蛮和荒谬,但是,习惯、历史和现状对人的思想有一种束缚力,一般人不能敏锐地感到其中的不合理、悖谬和野蛮。用假定自己当了国王的办法,当然在讲道理的全面和彻底方面有所损失,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拉近了野蛮的制度和自己的感觉之间的距离,其悖谬的性质就被放大了。潜藏在堂皇的制度下的荒谬,就显得违反常识、可笑。

堂皇和可笑互相冲突,从荒谬中现出深刻,同时也显出了作者的智慧、机敏和趣味。这就叫做智趣或者理趣,这和一般所说的情趣有所不同。

这种智趣,来源于机智地揭露其荒谬,不是一般地揭示,而是从深层次上揭示其荒谬。

荒谬的第一层次:假如自己为王,妻子就成了王后,儿子就成了太子,女儿就成了公主。不管他们多么平庸,他们都会被追捧,“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无论他们怎样丑陋,怎样顽劣”,“都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

如果满足于这样的荒谬,固然也无不可,但文章可能显得很单薄。作者的功夫在于,把荒谬向更深的层次推演。

荒谬的第二层次: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就变成了“万岁”,自己的每一贪欲都具有神圣的合法性,可以任性胡为,没有过失,没有罪行。所有的人,不管尊卑长幼,都对我卑躬屈膝。所有的人除了谄媚和歌颂,没有别的语言。所有的人,都戴着面具:“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哭。”

荒谬到了极点,讽刺却并没有达到极点。相反,作者突然笔锋一转,从反面的讽刺导向正面的批判。虽然“我”的权威、“我”的尊荣至高无上,但我却感到“寂寞和孤独”。这一笔透露了作者人文主义的价值准则。这个价值超越了世俗的虚荣,着眼于人的精神,尤其是人的情感。那些奉承“我”的人,是没有感情、没有自尊、没有人格的。他们是一群奴才,连同“我的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从人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人。而“我”因而只是一群奴才的首领。“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文章写到这里,可谓峰回路转,来了一次大转折,这是文章开头到此最大的一次逻辑转折。其动人之处,已经不完全是趣味,而是智慧,是思想激发出来的机智的火花。

这一转折,可以说有点神来之笔,但思想和趣味的深化还没有终止,接着而来的是又一次逻辑转折,这个转折,比上一个转折更大,对读者的想象有更大的冲击力:

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

这个逻辑转折使得“暴君”和“明君”的内涵也发生了转折。更值得欣赏的是,从这个转折,又引申出另外一个转折:

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这里表面上自相矛盾,但却是最为深邃之笔墨。不能为王,是因为做奴才的王不值得;成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王,是因为杀尽了奴才。这个“王”,是消灭了王权社会思想基础的“王”。正如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最后一次说到她有“伟大的神力”的双重内涵,是文章最精彩的关键词语一样。这里的“暴君”、“明君”、“为王”、“不能为王”、“世界上最伟大的王”,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词语在不同逻辑、不同语境中,有了双重内涵,二者矛盾而又统一,错位而又和谓,这常常是思想的高潮也是艺术的亮点。

从一个亮点延伸出一个又一个亮点,转折和亮点的密集度很高。这好像是欧·亨利的小说,到了结尾处,一个接着一个的转折,一次又一次地让读者享受阅读的惊喜。

这对培养读者杂文的文体感来说,是绝佳的机遇。聪明的语文教师应该揪住不放。当然,任何语言的教育,都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忘记,这样的高潮迭起,转折重重,正表现了作者的愤激——愤激中的机智,机智中的尖锐,尖锐中的深邃。

8.附:《朝花夕拾》中含笑的批判

——走近伟大作家的童心

《朝花夕拾》这个书名,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对其中一些作品,却早就熟悉了,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读这些文章,和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有些不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伟大作家对旧社会和中国传统思想的解剖,为他的深邃而震撼。读他的散文,尤其是自传性散文,则能看到他自己平凡的童心。含笑的批判他表现得最生动的是,早期读书受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灵受到的扭曲和伤害,但不管怎么扭曲,他的天真心态仍然相当自由。如,他的“百草园”当然比较残破,在成年人看来,可能相当荒凉,那些野草、破墙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对孩子来说却比读书好玩得多。在私塾里,先生的教法单调沉闷,但鲁迅先生自己不觉得单调,相反却有点自我陶醉的样子。孩子们活泼的天性受到无情的压抑,却能抓住极其有限的空隙,找到乐趣。家里的保姆是那样愚昧,讲的故事是那样荒谬,但鲁迅却并没有直接批驳,而是用含蓄的笔法去调侃,让你露出会心的微笑。保姆不称职,夏天的夜晚在床上挤得自己不好睡觉,鲁迅也不作正面的批评,而是结合她的迷信故事,说她有“伟大的神力”,对她有“空前的敬意”,用说反话的办法将之化为善意的调笑。这是一种含笑的批判。

这也许可以说是《朝花夕拾》一个不可忽略的特点。

在小说中,鲁迅对小人物的麻木是严峻的,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但鲁迅在散文中写的小人物却是自己身边的。近距离的亲密关系使他对下层小人物分外宽厚,使他的微笑更多地带着温情,笔锋也不以犀利为特点了。最明显的莫过于长妈妈做出一点好事,鲁迅就由衷地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赞美她。

读伟大作家的文章,不仅是为了学习文字,也是为了拓展、丰富心灵。我们是否能够反省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平凡的人们,能有鲁迅这样宽厚的胸怀吗?

《朝花夕拾》在艺术上之所以不朽,不仅仅在于表现了鲁迅的人道精神,还在于他通过平凡的童心来表现。他总是以一个儿童的纯洁心灵去感受在他身边发生的一切。关于他的读书,有一段很有趣的事,即使到了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可能还会引起我们的共鸣。他正兴冲冲准备出发去看“五猖会”,家里所有的人都为之兴奋,为之忙忙碌碌,他的父亲却突然命令他背非常枯燥的《鉴略》。背不出就不能去。文章的氛围写得很紧张。幸而他背出来了,于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旧式教育的无情和可笑,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鲁迅并没有把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归咎于个人,而是把矛头指向传统的教育理念。正是因为这样,不但他父亲,包括长妈妈,他都只用轻松的调侃的笔调。事情是可恨的,但是,人却并不可恨,相反有时,却是可笑、可同情,甚至是可爱的。可恨的是观念,而不一定是人。含蓄和尖锐是他的批判矛头所向,是普遍存在的观念,而不是某一个人,就是对耽误了他父亲的命的所谓有名的中医,也一样。这就使他的文字往往十分含蓄,耐人寻味。即使在后果十分严重的时候,文字也很少锋芒毕露。

出诊费是那样的贵,所用的药引又是那样的古怪,而效果却是白白送了自己父亲的命。但是,鲁迅并没有借庸医害人的事故来抒写愤怒,把这个名医写得十分可恶,而是写他医了两年之久而无效后,很坦然地表白:“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鲁迅写当时的他和家里人的反应,只是说:“似乎大家都有点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接着来的陈莲河医术同样不高明而出诊费用却是同样的昂贵,后果同样的严重:

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经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没有一个字是直接说这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但是,读者完全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鲁迅深沉的目光。

读鲁迅关于中医的文章有一点可能是要提醒一下的,鲁迅对他接触到的中医,所写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但是他在其他地方涉及对中医的评价的时候,有笼统地否定中医的倾向。这可能并不一定很公允,但在这里,他的写法却很精彩,至少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含蓄比一览无余更有表现力。

从《朝花夕拾》全书来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概是这么含蓄的。该尖锐的时候,鲁迅的文字还是有鲁迅式的尖锐的,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比如在《〈二十四孝图〉》中,他对野蛮的封建孝道的批判就是极其无情的,语言虽不失鲁迅式的幽默,但在这幽默里的温情不见了,变成了尖锐的讽刺。二十四孝中有个“哭竹生笋”的故事,说是三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宗的人,他的后母喜欢吃笋,冬天叫他去弄。他没有办法交差,就跑到竹林中去痛哭。没想到,他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笋就自动冒出来了。还有个“卧冰求鲤”的故事说,晋代王祥的后母常常想吃活鱼,碰到天寒地冻,王祥就得把衣服脱了,睡在冰上,冰化了,就有一对鲤鱼跳出来。

鲁迅对此的批判不但不含蓄,还语带讥讽,把其中的虚伪和荒谬描写出来:

“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就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