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思想论集
1880200000010

第10章 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2)

苏、王之后,紧接着的几家是邵雍、龟山、朱子和杨简。这些人除朱子外都没有专门的评《庄》著作。之所以提到他们,是因为邵雍欣赏庄子之辩才,龟山认为《逍遥游》、《养生主》之宗旨近于思孟的“无入而不自得”“行其所无事”,朱子称庄子见道体,杨简说庄提长生是贪生本术。对于邵子、龟山、朱子之说,方以智皆无评论。唯独慈湖之论受到了密之的驳正:“正曰:敬仲明骂庄生以扶儒,暗取庄向上之意以扫朱,有觑破者否?单标无意,亦取禅宗。”一句明骂暗取,着实让慈湖难堪。作为象山弟子,慈湖可是一贯相信本心是澄然清明的。至于“亦取禅宗”,慈湖倒不必过于挂怀,宋儒学佛而反佛者比比皆是。在这点上,明代人就显得开明多了,儒佛既可会通,自不必斤斤计较于此是而彼非。更何况“一罄咳,三教毕矣”,哪里还用得着明骂暗取?

宋代最后的几家是王世长、刘须溪、戴侗和李士表。王世长情况待查。刘须溪亦出象山之门,有《庄子》校点本。戴侗作有《六书故》,方以智《通雅》引用此书颇多。李士表则是《庄列十论》的作者。四家之中,最受密之欣赏的是刘须溪之说:“儒者取厌,故庄生别路謦欬引之,苦其心以为筌蹄。又自疑筌蹄之误来者也,自毁之,然犹证于经,质于理,玩其文字而自谓得意者。”此说得到了密之的正面回应:“世道交丧,道有窊隆。儒不知时,况陈陈相因乎?别路謦欬,犹张凉州之于晋也。”张凉州即张轨,曾经据守凉州,数次匡扶晋室。密之认为,庄子的别路謦劾,正足以助儒存真也。其他三家,因无关宏旨,这里也就不多提了。

5. 全文的最后是明代部分。家数最多,篇幅也最长。特别是,由于许多被引征者就是方以智同时代人,有的是好友如张溥,有的是世交如萧伯玉,有的是亲人如方大镇,眉批中措辞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前面的赞叹推崇之辞基本上看不到了,提名道姓的批评反而多了起来。另有一些内容,干脆不加任何评点。

明确给予批评的主要有以下几家:第一位是高叔嗣。此人认为,《论语》书中既然载有姗笑孔子的接舆和沮溺,那么庄周所录的巢许之徒,也不能绝对看成没有。上古风俗淳至,现在觉得是攻击圣人的话,在当时也不算什么过甚之辞。方以智对此说的回应是:“不悟化身酬唱,难免痴蝇钻纸。”

第二位是李贽。李的看法是:“顾后患者,必不肯成天下之大功,庄周之徒是已。”这无疑是说,庄子是一位患得患失的自了汉。方以智于是“正”之曰:“忧君忧民,正是一贯。禹稷颜子,易地皆然。素其时位,心则一也。故君子既知其素,又知其位。偏才使锋,但快意耳。”

第三位是陈蝶庵。陈蝶庵说:“‘肆廉直’,犹不失老子面目。‘狂而荡,矜而忿戾,愚而诈’,直是庄周、韩非矣。”方以智反问道:“蝶庵既然厌庄,且问自号蝶庵,又是何意?”

这些批评大体可归为三类:一类是替庄子辩解。深信儒宗别传的方以智当然无法容忍李贽的“自私”说和陈蝶庵的“狂荡”论。一类关涉到读《庄》方法。密之曾经说过:“《庄子》者,可参而不可诂者也。以诂行,则漆园之天蔽矣。”像高叔嗣这样斤斤计较于巢、许之有无,根本就无法进入到庄子的精神世界:“庄子叹世之溺于功利而疚心其始,又不可与庄语,为此无端崖之词,卮之、寓之,大小重之,无谓有谓,有谓无谓,使见之者疑愤不已,乃有旦暮遇之者。” 因此,什么鸿蒙拊髀雀跃,什么河伯望洋而叹,什么北游服隐弅之默,什么童子指七圣之迷,全都不过是化身酬唱而已,巢、许又何能例外?

明确表示赞赏的也有三家:

第一位是万历年间的李衷一。李氏认为:“《人间世》大戒,发挥忠孝至矣。精之可以养生,高之可以御气,得其意而善用之,骄者可使下,薄者可使厚,烦法令者可使简,多嗜欲者可使浅,初亦何害于吾身与吾民?苟不原其得而索其所以失,将《六经》之书、孔孟之道,有用之一再传而失者,何论老庄哉?”这已经十分接近方以智的立场,所以方氏的眉批,表达的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虚无者,道之至体。名法者,道之事用。若以互救,名法、虚无犹茶饭也。若体其固然,名法即虚无也。圣人中和正用,岂沦荒唐而流惨礉哉?庄子正卷卷于中和,特其词锋矫异耳。若是巧贩虚无,横驰险诈,正赖的彀、徙木。一核名实,始以大戒发挥人间。”

第二位是心学家焦竑。焦氏本有《庄子翼》,方以智引述的却是他《笔乘》中的两段话:“舜无为而治,非不治也。禹行无事,非不行也。昧者遂至清谈废事,斯失之矣。庄曰:‘水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夫以废事为无为,是郁而闭之,而几水之清者也。”“释氏之论酬恩者,必呵佛詈祖之人,曾知呵詈之为皈依赞叹乎?秦佚之吊,尝非老聃矣,栗林之游,又尝自非矣,而亦谓诋訾聃、周也可乎?”前者批清谈,后者赞别传,这也难怪方以智会感叹说:“澹园老庄《翼》,弥缝婆心,其一澄一流者乎!”

最后一位是公安派的袁宏道。袁氏兄弟和焦竑一样,极尊李贽,方以智当然知道。他最欣赏袁宏道的,并非他的狂放、使酒和性灵乍现,而是他的迷途知返:“中郎之酒,贪醉且六十年。特取其晚悔语,亦良剂也。或曰:‘快意已过,晚年留此困人耳。清凉于《庄》,但取其文。’愚则曰:‘聪明人,还从聪明人折肱路入。留此忏悔,原自投机。’”

除了明确地批评和赞赏之外,明代剩余的十几家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仅仅罗列他们的说法,不加任何评论。这样的例子包括薛文清、邓潜谷、方大镇和张溥等人。一种虽有眉批,但却常常借题发挥,很难读出方以智本人的立场。萧伯玉、梅惠连诸条,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

最为特殊的是熊明遇之说。熊是明代较早接受西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福建任职时曾和方孔炤共事,这使得方以智有机会向他当面请教有关西学的知识:“西儒利玛窦,泛重溟,入中国,读中国之书,最服孔子。其国有六种学,事天主,通历算,多奇器,智巧过人,著书曰《天学初函》。余读之,多所不解。幼随家君长溪,见熊公,则草谈此事。顷南中有今梁毕公,诣之,问历算奇器,不肯详言,问事天则喜。盖以《七克》为理学者也,可以为难。”就重视象数、物理而言,两人显然是同道。对于熊明遇如下说法,方以智可谓心悦诚服:“为物不二之宰,至隐不可推见。而费于气则有象,费于事则有数。人身天地,二而一也。明乎天地之为物,与物身者不悖,斯进于格物矣。神圣所以范围曲成,若方圆之有规矩,罔或外焉。”他的眉批简直就是熊说的注脚:“质测通几,后儒草草。捉个冒总,禅便嚣嚣。核真象数,让痴子矣。然秩序端几,费隐一际。在齐《灵》《素》,律历同符。一石一草,物则历然。夫岂可以掠虚昧灭哉?”

可是,在对待《庄子》这个问题上,两人却刚好相反。熊明遇认为天地间的真象数之所以失传,正是稷下、庄列这些纂玄标异者邪说飙兴的结果。而在方以智眼中,庄子却是读书博物然后才归之于约的君子。对于熊明遇的这种论断,方以智只好委婉地说:“庄亦言极物而止,只是不遇地上菩萨,与他交盘。”

以上就是《总论》上篇的大致内容。在这将近两万字的长文中,方以智汇集并品评了自汉至明数十家庄子论说。就涉及范围之广来看,此文足可作为庄学的一个简略历史看待。

方以智之前,以集注形式解庄者,代不乏人。陆德明《音义》不论,宋有褚伯秀,明有焦竑,皆为其例。但是,撇开《庄子》文本,汇历代庄评于一编的,并不多见。《炮庄发凡》中提到的“薛更生、陈旼昭时集诸解,石溪约为《庄会》”,是否属于此类著作,不得而知。但稍早于密之的陈治安(万历年间曾任长沙令),确有《南华真经本义》附录八卷,详细列举了自战国至明末的各家庄评。根据本篇眉批记载,方以智的确读过这位“陈玄晏治安”所著的《本义》,他并且提示说竟陵派谭友夏之说多取自于该书。这多少可以解释《总论》上篇与《本义》附录在内容上的一些重叠现象。不过,两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本义》附录征引诸说非常详细,《总论》上篇则多括其大义,点到为止;陈治安评论诸说,遵奉的是以《庄》释《庄》原则,极力排斥儒释道混同之论,方以智品评各家,贯彻的正是三教会通原则;陈治安的附录更似文献汇编,方以智的《总论》上篇则是“烹炮”庄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炮庄》成书之后,曾得到一些学者的激赏。这一点从书前的十几篇序言可以看出(书序通常都是说些恭维的话),从当时的诗文集也可找到根据。另外,它也引来了一些质疑。其中一条出自于方以智好友钱饮光,另一条出自于四库馆臣。钱氏认为,《庄子》本来就够难读了,《炮庄》再杂以禅语,只会让人越发不懂。四库馆臣则以为,此书属有托之言,“非《庄子》当如是解,亦非以智所见真谓《庄子》当如是解也”。书籍的难易程度不应作为评判其价值的标准,所以钱氏的说法可以撇开不论。但四库馆臣的意见需要认真对待。“非《庄子》当如是解”,涉及的是解释活动的成败。“亦非以智所见真谓《庄子》当如是解也”,那就属于解释者主观动机的问题了。如果解释者明知自己的解释背离文本,但出于另外的目的却偏偏去强加附会,那么他的解释严格来说就不能称作“解释”,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炮庄》一书的确是有托之言,明遗民们从该书极力发挥的“托孤说”中产生某种家国之感,自是情理中事。但能否像四库馆臣所说,方以智本人也不相信自己所说,那就很值得考虑了。以儒解庄并非始自方以智,也不是始于道盛。郭象有此说,韩愈有此说,林希逸也有此说,这早已是一个悠久的解释传统了,方以智和道盛不过讲得更极端一点而已。若说密之不信自己,那还得证明前面的许多人也一样的口是心非才行。

从解释史的角度看,重要的倒是前面的问题。“非《庄子》当如是解”,这也是现代学者的普遍看法。庄子属于道家,庄子嘲讽孔子,庄子提倡逍遥无为,庄子破掉一切是非对待,这是人人皆耳熟能详的看法。问题是,一个文本字面所说的,和它实际想说的,并不永远是一致的。荒唐之言通常都不能荒唐地理解。一旦接受了“正言若反”这种说法,那么何谓正,何谓反,落实起来就有说不尽的困难。当我们接受庄子是道家代表这种现代“常识”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有没有另外一些可能?千年庄学史,有如此多的以儒解庄者出现,那仅仅是因为解释者的儒家身份吗?庄子“反语”背后的“正语”,有没有可以与儒学相契接的地方?

不管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何,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思想总是在争执中向前推进,歧解是再解释的前提。因为有了“儒宗别传”这个说法,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庄子在什么意义上说是道家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