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18800900000001

第1章 开卷自述

一、篇章结构

本书以现实主义的创作与理论的历史发展为论述对象,共分立为五编十七章。第一编现实主义的原则特点:第1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特点,第2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功能,第3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生命力。第二编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第4章艺术的生活逻辑,第5章艺术再现的真实性,第6章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第7章现实主义的历史真实性。第三编现实主义的典型创造:第8章典型的社会概括性,第9章典型的个性化,第10章典型环境的再现,第11章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第四编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第12章生活现实与艺术题材,第13章形象的蕴含与意义的发掘,第14章倾向性的艺术表现。第五编现实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第15章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现实主义思想,第16章“五四”新文学潮流中的现实主义理论,第17章欧洲现实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

二、基本观点

现实主义的审美原则,是建立在审美创作主体、审美反映对象、审美描写这三者关系的特殊处理上,特有的与其他创作原则的不同处理,形成为制约作品面貌的艺术创作原则。它集中显现为:注重反映对象上的现实性,注重主体态度上的客观性,注重描写上的真实性。书中贯穿始终地并在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的创作实际及审美主张的反复比较中,深入论述了这些可为理论支柱的范畴性的问题。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特殊审美表现功能及其历史上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以及它在中国今日文学艺术格局中所占的不可代替的历史地位,都由此生成。

本书以中心地位论述了真实性的问题,这虽非现实主义所专有、但却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理论基础性问题。文艺的真实性的基本品格是生活真实性,生活真实性的指向不在于是生活的事实,而在于符合生活的逻辑,它制约着现实主义的内涵特征。所以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中心点,而对以生活逻辑为基本特征的生活真实性,就必须把它与作为生活原本状态的生活事实加以本质的区别,对前者是寻找、发现和揭示的问题,对后者是作为源泉材料加以积累、提炼、表现的问题。而艺术真实则是通过一定艺术手段,为达到生活真实性,可以而且必须采用的一种在审美经验上被认可了的艺术变通性。从历史的反映的深度上看,生活真实性体现为历史真实性;从艺术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角度上看,细节真实性起着特有的表现作用。

书中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本范畴,论述了典型与典型环境的创造与反映的问题。对典型的界定是:有一定社会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而典型的社会概括性是:典型人物与其所从出的社会群体在行为的社会代表性上相通、在意识的思想倾向性上相联,它对典型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具有内在制约性,是典型的社会深度的基本所在。所以社会概括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远不止于阶级性。典型的个性是典型的特殊存在形式,它与社会概括性相互制约,并有多样表现。

典型环境是充满历史潮流的社会现实存在,是被反映的对象世界,它首先不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与一般环境不同之处是,它是环绕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动的社会历史环境,它的属性是具体社会关系与充分历史潮流的统一,是矛盾对立关系的充分展开,是承担一定现实关系的人物与社会基本制约的统一。因此,典型环境是充分典型与充分现实主义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一般典型与一般现实主义的必备条件。

现实主义艺术在题材选取上不仅注重题材的现实性,也注意题材的意义开掘。在古典现实主义艺术中,包蕴在形象中的剩余意义是常见的。这是时代、思想的限制,但却又表明,艺术是在接受过程中,不断被作为文本由接受者在不断创造着。

现实主义原则的核心在于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但这个根本点在历史发展中,却以思潮的形式,与时代、国家、民族、流派等具体条件相关联,呈现为各种思潮模式,并有万变不离其宗的理论观点,左右着艺术的实践表现,也丰富发展着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三、理论创新

本书一反过去仅以现实主义艺术为对象建立文艺学一般理论的偏颇,也抵制了在现代认为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生命力已尽的先锋派的片面理论。在建国以来的文艺理论研究中,本书是第一部自成建构系统的理论专著。

本书以真实地反映现实关系为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点,从表现对象、主体态度和艺术描写的三者实践统一来阐发现实主义的基本特性,是对于现实主义艺术历史与理论历史的科学概括,显示了极大的涵盖量,因此在说明它的功能与生命力上,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生活逻辑问题,是本书作者1979年在国内最早以论文形式提出的新范畴,之后被文艺理论界广为征引和运用。

在真实性问题上,本书一反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几本文学概论的观点,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行的多种文学概论书的相沿成习的理论主张,提出了在真实性问题上,要把生活事实、生活真实性、艺术真实性三者划开界限,不经人的反映过程,无所谓真实与不真实,而生活真实性则是由人对生活存在所作的一种切近性的揭示,决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事实。上述论点已在1985年第一期《文艺理论研究》上发表,在全国具有匡正理论偏颇的作用。

在典型问题上,对典型社会概括性的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提出了多层次构成论,既反对了庸俗的阶级论,也与唯心主义人性论划开了界限。对于典型环境问题,从研究恩格斯的原著入手,提出:典型环境原本是社会历史存在条件,其次才是艺术反映的问题,这是国内对此问题的第一次的明确定性。尤其从恩格斯在确认《城市姑娘》没有写出典型环境却肯定该小说写出了典型人物并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的论断,提出典型环境的描写不是一般典型人物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必备条件,这在国内的文艺理论研究中,也是第一次。这对于正确阐述恩格斯的观点、防止滥用恩格斯的观点去否定一般水平的典型人物描写和现实主义的运用,是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

书中对于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以及欧洲的现实主义的理论发展,都从思潮意义上加以深刻论述,其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带有原则性的文艺思潮,不是真正具有独立艺术实践原则意义的创作方法,所以不论谁都不能以外力对它加以恒定,在苏联文艺的历史过程中经常变化提法,就是源出于此的。

四、实践意义

本书虽为文艺学的基础理论专著,在建构理论体系上也下了很多搜绍工夫,但基本意义还是为了向当代文艺实践运动提供一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教程。所以本书的内容构成,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系统的体系,而且所涉及现实主义作品及其他流派作品现象,也是极多的,真正是在广泛的文艺历史过程中阐发着一种价值巨大的文艺理论,是广大读者与书评者,都认为足以说服人的。本书在正式出版前后,作者以此在大学课堂为本科生相继讲授了十几遍;之后又作为辽宁省中文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的选考课教材,多次进行考试。由于书中努力在比较、分析、大量联系文艺实践现实的方式下,阐述现实主义理论问题,所以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可以说,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在各种主义竞相影响人的头脑的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本书广泛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

本书曾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两次印行5000多册,已广泛流行于社会文化界和文艺工作者中间,这对于文艺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主义时代,澄清文革前、文革中的理论混乱,恢复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的本有状态,消除新时期文艺实践过程中,因无分析地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想而造成的困惑和混乱,引导青年学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都具有非常实际的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