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失求诸野。为了钻研礼学,孔子曾去杞国(姒姓诸侯,夏后裔)寻找关于夏礼的资料,去宋国(子姓诸侯,殷商后裔)搜集关于商礼的资料,可惜得到的信息很少。他考察周礼时发现,周礼早已在周幽王、周厉王时期的动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唯有鲁国(姬姓诸侯,与周天子同宗)保存的礼差强人意。
但是,追求完美的孔子依然对此不满。他今天闷闷不乐,就是因为发现在蜡祭中的郊天谛祖仪式并不符合周礼的规定。
孔子生气有另一个因素。礼乐文明是周公旦创建的。而鲁国恰恰是周公的封国,根红苗正的礼仪之邦。按照当时的规矩,只有历朝天子的嫡系后裔,才具备奉行郊谛的资格。例如,杞君作为夏禹的嫡系后裔,宋君作为商契的嫡系后裔,都能郊天谛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祭祀天地,诸侯只能祭祀社神与稷神。如今,鲁君居然也这般数典忘祖,可见周礼真的衰败了。
鲁君到底哪里不符合周礼呢?孔子指出了至少五处问题。
第一,祭祀的祝词和报词,应该收藏在宗庙,可现在却交由宗伯太祝和巫官史官来保管。此举不合周礼,说明其中有鬼,孔子称之为阴谋。
第二,醆斝是用于献尸的酒器,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用。如今鲁君作为诸侯也敢用,这叫作僭越。
第三,冕弁兵革分别是国君的礼服与武备,如今却收藏在卿大夫之家,这难道不是大臣威胁国君吗?
第四,卿大夫竟然也在封邑内设置百官,私造祭器,声乐齐备。这种不合礼法的国家就是混乱之国。
第五,给国君效力叫作“臣”,在卿大夫家当差叫作“仆”。臣仆若是遇到丧事或新婚,主君至少在一年内不该派遣他们做事。可现在有的人在服丧期间带孝办公,或是与家仆杂居在一起,贵贱不分。孔子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君与臣同享国家。
那么规范的君臣之礼又是怎样的呢?
按照周朝分封制度,天子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其子孙做诸侯,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其子孙做大夫,大夫有采邑养活其子孙。这才是叫周礼规定的王制。因此,当周天子到某个诸侯国视察时,必定要住进诸侯的宗庙。但是,天子一定要注意举止符合礼仪,否则就是天子带头坏法乱纪。而诸侯如果不是有探病吊丧之类的原因,也不应该随便进入臣子的家,否则就是君臣互相戏谑。
无论是周王室还是诸侯,无论是主君还是臣仆,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
在孔子看来,只有这样,君臣才能各司其职,根据礼仪背后蕴含的天地之道与德政精神来治理国家。只有君臣明礼,才能明察秋毫,妥善侍奉鬼神,制定合理的制度,做到公平赏罚。为政措施得当,君主的权威就能得以维护。反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人都不以礼为准绳,君权就会动摇。紧接着,大臣反叛,小臣窃取国家利益。到时候,就算用严刑峻法,也只会乱上加乱,让士人不能正常做事,百姓无法安心生产。因此,不遵守礼的国家,都是孔子眼中的有疵病之国。
要做到这点,国君就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否则上行下效,必然会进一步让情况恶化。这就是孔子对鲁君的行为感到闷闷不乐,在齐景公问政时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根本原因。
3.《礼记》中的“小康大同”指的是什么?
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高层将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小康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概念出现得晚,但“小康”一词早已出现。在《礼记·礼运》中,“小康”与“大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既是孔子对上古历史的总结,也包含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有一回,孔子参加完鲁国的蜡祭后,与其弟子言堰谈了许多关于礼仪的内容。
他的开场白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按照孔子的说法,上古时代是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人们都推举贤能之人执政,做人讲究诚信,彼此关系和睦。人们不只关爱自己的亲人与子女,也以同等的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全天下的老者都能安享晚年,壮者有事业可做,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鳏夫、寡妇、孤儿、残疾人、有病的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照料。
每个男人都安守自己的本分,恪尽其职,而每位女子都能嫁入好家庭,获得幸福。那个时候的人们并不贪财好利,他们不认为财物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中,只是不希望让财物白白扔在地上。他们只是担心气力不是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只为自己的事卖力。因此,人们没有必要用诡谲的谋略来钩心斗角,盗窃作乱的人也销声匿迹。社会治安状况极好,所以,人们只需把门户从外面带上,而无需特意上锁。这种理想世界就叫作“大同”。
那这种大同世界在春秋时代还存在吗?孔子对此给予了否定的答案。
他继续说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仅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孔子的这段话,常被认为是对夏启开启的“家天下”时代的描述。
按照儒家的传统观念,上古五帝采取的是禅让制,当时是“公天下”阶段,是高度理想化的大同世界。而后来君主从禅让变成了世袭,于是“家天下”的时代开始了。而原先“天下为公”的精神,也随着大同世界的结束而沉沦。
孔子不无惋惜地指出,如今天下已经归一家所有(按照当时的观念,东周王朝依然是姬姓家族的天下),所有人都只为自己家的事情考虑,只亲近自己的双亲,只爱护自己的子女,财富都想让自己占得,力气也只用于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天子、诸侯、卿大夫也将传位于子子孙孙视为最根本的礼法。
为了维护这种“家天下”的秩序,人们建造了城郭与护城河作为屏障,以礼义道德为纲纪,以此来规范君臣的尊卑等级,来使父子的亲情变得更亲密,使得兄弟和睦友爱,夫妇相敬如宾。礼义是大经大法,被人们用来设立社会制度,确立田产与住宅的归属,褒奖那些智勇出众的贤能之人,把功勋记入自己的档案。如此一来,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钩心斗角的事也愈演愈烈,阴谋诡计与干戈兵戎屡见不鲜。
那么在“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年代,就没有什么闪光点了吗?
当然有。孔子一口气列举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六位圣人君子。其中,前五人都是现代圣王,周公旦虽然没有称王,但曾经代理天子行使摄政大权。在孔子看来,他们六人就是大同世界结束后所产生的伟大人物。因为这六人无不是将“礼”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们在“礼”的指导下伸张正义,考察办事是否有诚信,指明人们有何过错,充满仁爱精神,言行讲究礼让。他们的事迹向民众展示,一切都是有礼可循的。若是有不遵循礼义办事者,在位者要被赶下台,老百姓会将他当成祸害。这就是小康时代的世界。
从总体上讲,孔子心目中的“大同世界”对应着三皇五帝时代,而“小康世界”则是夏、商、周三代,春秋比西周小康社会更加混乱不堪。其实,他的看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五帝时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人口少,社会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所以治理方式比较粗放。而进入夏朝时,人口已经变多,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不足以解决生存矛盾,于是组织效率更高的君主制出现了。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后来又从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人口规模空前扩大,君主专制模式完全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故而又被现代民主制度所取代。
也就是说,历史虽然有时候会倒退,但总体上一直在发展。而孔子与儒家的徒子徒孙却认为历史是在倒退发展。上古时期优于三代,三代优于春秋战国。总之,今不如古,是古非今,源于儒家学派的一个基本观点——法先王。
法先王就是以失王的道德标准为规范,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发达的上古礼治社会——大同世界,就是这种历史观的衍生物。
在还没脱离原始社会的上古时代,部族之间的杀戮与奴役其实非常严重,社会物资极为匮乏,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很低。而周公制礼作乐的条件,恰恰是生产力得到了极大飞跃,社会财富达到了新的水平。若非如此,华丽而奢靡的礼乐文化,也不可能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若要维持烦琐冗长的周礼,必然要花费大量的财物。“礼不下庶人”的根本原因,就是平民百姓无法承受这笔沉重的经济负担。孔子所谓的“礼”,实际上是以周礼为现实原型。尽管上古时代可能存在相对简单的“礼法”观念,但真正“郁郁乎文哉”的礼治社会直到西周时才建立。而且随着西周的灭亡,天下从此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境界远低于“大同世界”的“小康世界”。
其实,孔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托古鉴今。他精通诗书礼乐,熟读历史典故。对比鲁国的现实,先代圣王所在的世界更令他向往。孔子相信周礼曾经让天下和谐安宁,只要每个人能克己复礼,能做个文质彬彬的仁义君子,就能让动乱的天下重归安宁。
他说:“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
孔子的意思是:“礼”是“义”的实体。用“义”的准绳来衡量“礼”的条文,没有哪个不符合的。虽然有些东西先王并没制定相应的礼仪,但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义”的主旨因时制宜。义是辨别是非的标准,衡量仁德的尺度。符合这种标准,就能变得强大。仁是义的根本,又是顺应天理人情的体现。谁能保持仁德,就会受众人尊敬。因此,不用礼仪来治理国家,就好比不用农具耕田。制定礼仪时不以仁义为指导思想,犹如耕田而不下种子。
在他看来,邦国灭亡,家业破败,个人遭遇不良下场,都是因为抛开了“礼”,走上了歪路。假如能遵守礼义的话,个人、家庭、诸侯国、天下都将受益。
以礼义修身养性,就能让四体健全,肌肉与皮肤饱满,个人的生命状态就强健。以礼义持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家庭的发展状况就良好。以礼义治国,大臣恪守法纪,小臣廉洁奉公,文武百官各尽其职、同心同德,君臣之间能相互指正对方的过失、相互勉励,国家就能兴旺发达。天子以道德为骏马高车,将音乐当作御手,诸侯礼尚往来,各国卿大夫遵照法度办事,士人互相考察信义,民众以睦邻之心友好相处,这就是全天下的繁荣康宁。
将这四者合在一起叫作“大顺”,也就是说能营造一个无限接近“大同”的理想社会。虽然在古代这个梦想没有真正实现,但孔子提出的“大同”与“小康”,对后来的中国人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仍然激励着国人不断奋斗。
4.“三纲五常”讲的是什么样的伦理?
一提到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三纲五常”。
所谓“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确立了封建等级秩序中的基本道德观念,即臣、子、妻要绝对服从于君、父、夫。
关于“五常”有几种说法。按照第一种说法,“五常”是五种做君子的准则,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唐朝学者孔颖达在注疏中说:“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五常就是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封建社会里,三纲五常一直是封建礼教的核心内容。尽管每个时代的礼仪风俗各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没脱离这个范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三纲五常虽贵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大经大法,但在现实中也不是绝对的。例如,“君为臣纲”一条,强调的是君主对臣子的绝对支配。可是儒家士子同时怀有另一个理念——“从道不从君”。
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如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是一等一的明君雄主。他们得到众人拥戴,并不是靠向臣民灌输“君为臣纲”的思想。相反,他们尊重能才、礼贤下士,故而能让天下士民归心。所以,当君王不敬贤的时候,士子们就不会死板地执行“君为臣纲”的教条,而是以五花八门的方式进谏君主。
在战国时代,齐宣王曾经召见隐士颜斶。他趾高气扬地说:“颜斶,你上我前面来!”
不料,颜斶却对齐宣王招手说:“大王,你上我前面来!”见到君王不行大礼,真是无法无天。而齐宣王因此生起一肚子火。
左右近臣纷纷劝颜斶道:“大王是一国之君,你是臣子。你要求大王上前来,这样不合君臣之礼的事,可以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