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在远古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
有些厨师朋友把孟子的这句话当作厨师不被人看重的理论源头,这是不对的。先人的话流传久了,有时候原意就会被蒙蔽,只从字面上而且还是从简单的字面去解释。孟子提倡人性善,性善的人不愿意听到厨房里杀生的声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人性上的向善和厨房、厨师没有什么关系,放下屠刀都可以立地成佛,何况是为人们提供美食的厨师呢?
在远古时代,厨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伊尹本是陪嫁的奴隶,到了商国当了宰相,凭借的就是他做厨师的本事。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的道理和烹饪是相通的。伊尹善调五味,先用美味吸引了商汤的胃,然后告诉商汤要想吃到这些美味就要得天下,得天下的途径呢,就是要对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犹如料理不同的食材一样,方法对了,味道才能好,治理国家也是同理。美食与治理国家在伊尹那里遵循同样的原则。
伊尹位居宰辅,是治国的大家。周朝百官的统帅叫作“太宰”,史学家柳诒徵考证说:“太宰者,实亦主治庖膳,为部落酋长之下的总务长。祭祀必有牲宰,故宰也属天官。”也就是说当时的治庖之人,也是权力很大的官员。
厨师的地位低是后世偏见所致。人们常说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是吃到好的食物的时候,记住的往往是餐厅、酒楼的名字,常常就把厨师忘了。厨师制作出的美食,不仅仅是简单的烹饪,同时也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美是什么?是能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愉悦的东西,好吃的食物同样有这样的功效。
饮食是具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功效的,吃了好东西,心里自然高兴,口腹的愉悦也就带来了心理的愉悦。尤其是现代,人类对食品的加工,是本着健康美味的原则进行的,食品加工的过程本身就是美(美味)的创造过程。所以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烹调列入了“美术”(艺术)里,中山先生说:“夫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伟人都如是说,为厨者又何必自轻呢?
君子远庖厨,说的不过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没有看不起厨师的意思。
原始的美食与美器
在现代社会的烹调中,有些烹饪手段和器具已经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存在。譬如说火的使用、炊具的使用、盐的使用等等。可是在原始人那里,这些东西的发明、发现和使用,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火的自如使用出现了熟食,扩大了食物的范围,增加了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催进了消化与吸收,让先人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期;炊具(陶罐)的出现决定了华夏民族的主食是以蒸煮粒食为主,而不是像西方和中东的那些民族以烘烤熟食为主;盐的使用,使人类料理食物的方法从“烹”进入到了“调”,味道可以按照人的口味喜好进行调整,真正的有了烹调,饮食也从愚昧时代走向文明时代了。
在人类饮食走向文明时代的同时,原始人的审美能力也随之进化,并且在饮食活动中有着明显的表现。在原始时期,虽然人们获取食物的途径还不够多,获取食物还要付出艰辛的劳作,但是饱腹带来的愉悦感受,先人劳作之后的聚餐,已经有了享受的意味。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食物相对丰富了许多,调味的水平也有了进步,味道的丰富让此时的人们可以把进餐当作一种享受,是对一天辛勤劳作的补偿,也是一种放松。吃饭,在补充体力的同时,也是精神享受的一种形式了。
配合着这种精神需要,原始社会晚期的餐具上出现了一些装饰用的花纹,如人首蛇身纹、鱼形纹,还有舞蹈图案等。这些装饰纹的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在进餐时已经意识到,享受这短暂的宁静是一件很幸福、很美好的事情。进餐不再只是物质的补充,还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与享受。
食物,即使是在原始社会也是需要美器来匹配的,于是炊具、餐具上就出现了符合原始人审美水准的装饰性图案。食物的美味是一种美的创造,餐具、炊具的装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在现代人看来,原始人的烹调是那样的简单、粗糙,但是,对食物的观照,是不能离开它所依存的那个时代特征的,原始人使用的餐具上的花纹和图案是那个时代美的创造力的体现,是和那个时代的烹饪水平相吻合的。
食物的烹调,从来就是创造美的一种形式。味之调和是很高超的艺术,把不同食性的食材调和成悦人的美味,需要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是美的创造不可或缺的。原始人餐具、炊具上的花纹,那些拙朴的装饰图案,正是那个时代人们对食物赞美的物化表现,是那个时代人们精神享受的表现形式之一。品味美食能给人们带来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享受,换作哲学的说法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愉悦,因此需要对器皿进行装饰美化。简单的果腹只是生存的需要,只是低层面的满足生理需求,食物在这一层面上还谈不到美食,也就难以出现审美的需求;只有上升到品味阶段,食物于人有了存在的意义时,才有美食可言。
美食的出现带动了美器,原始人最初的艺术表现就这样在餐具、炊具上出现了。
“尊”敬
在今天,“尊敬”已经成为客套词语了。在古代,尊敬是有实质意思的。“尊”是古代人喝酒的一种器具,也就是“酋”字下面加了个“寸”字。古人讲究等级,等级不同,吃饭喝酒的用具也不同。等级低的人,不能使用等级高的用具,所谓“礼”对此就有严格的规定。春秋时期的孔子大声慨叹“礼崩乐坏”,就是那时的人们已经不把礼中规定的等级当回事,诸侯也敢用国王的酒具喝酒了。
古人喝酒有角、有爵、有尊。角比爵低,用尊装酒来喝,比用爵要高贵许多。招待重要客人才用尊来喝酒的。同时,“敬”是敬酒的意思。用尊来敬酒,表示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也表示了客人的级别。尊比爵大,用尊也就代表了比爵更大的尊重和诚意。
古代具有实在意义的话,到今天已经演变成客套话。古人的纯朴和诚实在这种词语的演变中慢慢地消失,好客劝酒之风却是在某些地区发扬光大了。在今天的一些地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劝吃劝喝、不醉不欢的场景。发达地区,已经不再劝酒,喝酒嘛,随意就好,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是拼命劝酒,看起来是热情好客、民风朴实,这虽是古风的流传,却和现代化的要求有了距离。传统厚重与否和现代化的速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君不见凡是传统厚重的地区,现代化的程度都不够高吗?四大古代文明,有三个还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踟蹰前行。世界范围如此,中国也不能例外。
川菜随谈
去一家川味餐厅吃饭,点了餐厅的当家名菜冷锅鱼。店家说,这道菜是苏东坡发明的,至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服务员说得大义凛然,我听后暗暗哂笑。比附古人,尤其是名人扬自己的名,这是一种不错的广告形式,但是如果冷锅鱼真的是苏东坡发明的,也和现在的不一样,因为辣椒这个东西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才将之带到四川。
据考证,古时蜀地之人好滋味喜辛香,辛虽有辣之意,但还不是辣椒,而且那时的蜀人在饮食上还有喜酸甜的嗜好呢。清末民初,川菜才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形式。因此用古人来宣传今天的流行菜品,多少还是要知道一些历史知识的。
在没有辣椒之前,四川人的饮食是以辛咸甜酸为主的,主要的辛味料是葱姜蒜。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川菜基本成型在光绪初年,也就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辣椒这个川菜主要的调料才在四川广泛地流传和使用,才有了今天川菜这样的辛辣。
辣椒是在明朝中期进入中国的,最早在浙江沿海出现,那时人们没有把它作为食材,而是作为观赏植物。辣椒进入四川,是清朝初年的移民活动的成果。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四川人口仅剩下十分之一,大量的土地荒芜,商业凋敝。这样的局面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于是政府号召沿海地区的人移居到四川去,遂有“湖广填四川”之举。这个移民工程直到咸丰初年才逐渐停息。
大量的移民从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去了四川,家具带不走,农具带不走,牲畜带不走,带走的就是一些随身的衣物和农作物的种子。机缘巧合,传进中国没有多少时间的辣椒种子也被这些移民带进了四川。移民到了重庆后,分两路继续前行,一路往川北的广安、南充,朱德、邓小平的先人就是走的这一路。再有一路沿着长江深入了川南,即泸州、宜宾、峨眉、乐山这一路。南路的这一支没有什么大人物诞生,但是这路人最早把辣椒种植在四川的土地上,从此川菜中有了辣椒的滋味。川南的物产比川北丰富,生活也要富庶一些,人们对饮食也就相应地有了一些追求,现代川菜的雏形在川南萌芽了。
长假的时候去四川旅游,成都的几个朋友带我在川南的泸州转了两天,多少领略了川南的风姿。朋友在成都算个美食家,路上我们聊起川菜,朋友对我讲,川菜厨师中,川南的要比川北的好许多,成都的餐厅老板都愿意雇用川南尤其是乐山地区的厨师,而川北的厨师在成都谋生比较困难。去过不少次四川,川南、川北都到过一些地方,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经朋友一说,倒是想起,川菜中多是川南的菜式,川北有名的菜品没有听到过什么,倒是有个叫“川北凉粉”的小吃很有名。有名也不过是小吃,成都的朋友这样说。好像在北京开的川菜酒楼也多是川南的吧?
一个菜系的扬名、获得普遍的认可,不仅是要有历史、有丰富的菜式、有别于他处的味道味型,还要到通衢之地立足发展,而后才能被广泛地认识和接受,也才能有发展变化的动力。有如川菜一定要到成都、鲁菜要到北京、粤菜要到广州、淮扬菜要到扬州一样,通衢之地人员来往繁复,有识有志的人较多,各地的文化有着很好的交流,这样也就为美食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说到底,美食是文化人对饮食的审视之后才诞生的,而不是乡间的果腹之餐。把饮食上升到审美的程度,把餐食赋予文化内容,饮食才有了成为美食的可能。果腹、好吃,只是生理层面,美食则是审美的层面,虽然审美层面的基础是果腹好吃,但已不仅仅是果腹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