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的人生
18789400000009

第9章 培养快乐的心理(9)

那些去找心理分析家治病的人,只要肯按玛格丽特·泰勒·叶慈的经验去做,即只要他们愿意帮助别人,就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能够自己治愈自己的病。这是我的看法吗?不是的,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的,而他是这行的专家。他说:“我的病人中,大约三分之一都不是真的有病,而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空虚而没有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只想搭别人的便车度过一生,但游行的车队只经过不会停留,所以他们只好去找心理医生,谈他们那些小小的、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生活。既然赶不上船,就只好站在码头上怪这个怨那个,却从不知道怪自己,还要全世界的人都为着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转。

你可能正对自己说:“嗯,我觉得这些故事没什么意思。我自己也曾招呼过圣诞夜里碰到的一两个孤儿,而如果我本人也在珍珠港事发地的话,我也会乐意去做玛格丽特·泰勒·叶慈那样的事。但我的情况不同,我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做的是一天八小时的无聊工作,从来没有什么戏剧性的事发生我身上,我怎么能对别人有兴趣呢?而且我为什么应该这样呢?这样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问得好,我会想办法回答这些问题的。无论你的处境多么平凡,每天你都会碰到一些人,你对他们怎样呢?是不是只会看一眼他们?还是会试着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比如说一位邮差,他每年要走几百里的路,把信送到你家门口,而你有没有问过他家住哪里?或者看看他太太和他孩子的照片?有没有问过他的脚会不会酸?他的工作是否会让他觉得很厌烦?或者是杂货店里送货的孩子、卖报的人,还有在街角为你擦鞋的那个家伙等等。他们也是人啊,也有他们的烦恼,他们的梦想和他们的野心,他们也渴望有机会跟其他的人来共享,但你是否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你是否对他们的生活表示过一点兴趣?这些事情就是我要说的。你不一定要做南丁格尔,或是一个社会改革者才能帮着改善这个世界,你可以从现在就开始,对你所碰到的那些人付出关爱之情。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会带给你更大的快乐,更多的满足,以及你自己心中的得意。亚里士多德称这种态度为“有益于人的自私”。古波斯拜火教的始祖琐罗亚斯德说:“为别人做好事并非什么责任,而是一种快乐,因为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乐趣。”富兰克林的说法更简单:“当你对别人好的时候,就是对你自己好。”

纽约心理治疗中心的负责人亨利·林克说:“按我个人的意见说,现代心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科学地证明了:必须要有自我牺牲或者自我约束,才能得到自我了解与快乐。”

多为别人着想,不仅能使你不再为自己忧虑,也能帮你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并得到更多的快乐。如何才能做到这点?我曾向耶鲁大学的威廉·李昂·菲尔浦教授请教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说:

“每当我到一家旅馆、理发店或是商店的时候,我都会对我所碰到的人说些让他们开心的话,即是把他们当做是一个人,而不是一部大机器里面的小零件。有时,我会恭维一个在店里招呼我的小姐,赞美她眼睛很漂亮,或者称她的头发很美。我会关切地问理发师,他整天这样站着是否觉得很累?会问他是怎么干上这一行的?干多久了?剃过多少头?我甚至会帮他把数字算出来。我发现,当你对别人感兴趣的时候,就能使他们非常高兴。我经常和那个帮我搬行李的‘红帽子’握手,这使他觉得很开心,整天都能精神百倍地工作。在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我走进纽海文铁路餐车吃午饭。餐车里挤满了饥饿的人,乱得像个疯人院,服务非常慢,等到那个侍者终于把菜单交给我时,我说:‘那些在后面厨房里热得要死的烧饭的人,今天一定苦极了。’那个侍者开始骂起来。他的声音充满了怨恨。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在生气。‘我的老天啊!’他大声地说,‘到这里来的人都埋怨东西不好吃,骂我们动作太慢,抱怨这里太热,价钱太高,我听他们这样的骂声都十九年了。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后面厨房里热得要死的厨子表示同情的人,我真想乞求上帝多让几个像您这样的客人到这里来。’

“这个侍者之所以这样吃惊,是由于我把那些在后面干活儿的厨子当做了人看待,而不只是一个‘大铁路机构’里面的‘小螺丝’。通常人所要的,”菲尔浦教授继续说,“只是别人把他们当人看待。每次我在街上看到牵着一条漂亮狗的人时,我总是夸那条狗很漂亮,然后就继续向前走,再回过头去,通常都会看到那个人用手拍着那条狗表示喜欢。我的赞美使他更喜欢起那条狗来。

“有次在英国,我碰见一个牧羊人,我非常诚心地赞美他那只又大又聪明的牧羊狗,请他告诉我是怎么训练那只狗的。当我走开后回头看时,那只狗前脚竖起,搭在牧羊人的肩上,而那个牧羊人正在拍着它。仅仅是对那个牧羊人和他的狗表示了一点兴趣,就能让他们那么快乐,同时,也使我感到很快乐。”

像这样一个会跟“红帽子”握手,会对很热的厨房里的厨子表示同情,还会告诉别人他的狗多么漂亮可爱的人,怎么会对人不好,会满怀忧虑而需要心理医生去治疗呢?当然不会的,是吗?是的,当然不会!中国有句老话说:“把玫瑰送给别人,你的手总沾点香。”

如果你是个男士,可以跳过这段不看,因为你不会喜欢的。这段是讲一个满怀忧虑、很不快乐的女孩怎样使好几个男人来向她求婚的事。这个故事中的那个女孩现在已经是一位祖母了。几年前,我在她的家里做客。当时我在她所住的那个小镇上演讲,第二天早上她又开车送我到五十里外的地方去搭车,以便转车到纽约中央车站去。一路上,我们谈起了怎么交朋友的事,她对我说:“卡耐基先生,我想告诉你一件从没和别人说过的事情,甚至连我的丈夫也不知道。”她告诉我,她出生在费城一个很穷困的家庭里。“我幼年和少年时的最大悲剧是,”她说,“我家里很贫穷。我不能像别的女孩子一样有那么多的娱乐,我衣服的质料从来不是最好的,我长得太快而衣服总是不能合身,也不是流行的款式。这让我一直觉得很丢脸,也很屈辱,夜里经常会哭着入睡。最后,在绝望中,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参加晚宴的时候,总请我的男伴告诉我他自己过去的经验以及他的一些看法,和他对未来的计划。我之所以这样问他,并非因为我对他的答案很感兴趣,而是免得让他注意到我那些难看的衣服。但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听着这些年轻人跟我聊天,对他们有了较多的认识后,我真的开始对听他们说话感兴趣起来。有时,甚至我的兴趣会浓到使我忘记了自己的服饰问题。但最叫我吃惊的是,因为我很善于听别人谈话,而且能鼓励那些男孩谈他们自己的事,使他们感到非常开心,我也因此渐渐成了我们那一带最受欢迎的女孩子,最后还有三个男孩子来向我求婚。”

要是我们打算“为他人改善一切”,就像德莱塞所宣扬的那样,那我们就赶快去做,时间是不能浪费的。“这条路我只会经过一次,因此,我所能做到的好事、所能表现出来的任何仁慈,都从现在就开始做吧。让我既不拖延,也不忽视,因为我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所以,假如你想消除忧虑,培养平安与幸福的感觉,规则的第七条是:

“要对别人感兴趣而忘掉你自己,每天都做一件能使别人脸上浮现出快乐微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