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律宗会元
18714900000012

第12章

鈔又云。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戒本文云。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正戒。及回施眾生。皆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誠例。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記云。言義當者。則顯淨宗。本非是大。有義相當。業疏分通。意亦同此。光師之判大。然彼所判。大成通漫。文雖引據。意不全取。四分是大。將何為小。即應梵網體行全同。菩薩聲聞二戒無別。定知不爾。是以祖師所立。語意從容。義當分通。深符教旨。待至中卷。更為詳明(今亦有人。直判為大。不識教相。妄自云云)。問。上品心者。為全是大。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義耳。(私釋曰。言扶成者。能扶即圓義。所扶即分通。分通雖是佛乘。猶是小中密意。未敢直示。故須以圓而扶成之。問。既是扶成。何以鈔中直引為證。既直引分通而證發心。驗之發心即分通義。何云扶成。又問。前引業疏。發心依於善戒。今鈔發心乃據分通。發心是一同。文據有異。未審若何。要知的義。不可籠通)問。分通之義。出自何人。答。如來立教。被此機緣。部主深知。還符佛意。別立成宗。是以前後律序。法正所安。多伸此意。豈不明乎(世有口傳。南山不合立分通義。然不知分通。乃是佛意。部主承用南山。但伸明耳)。

囑受者。須明心境及法

鈔又云。如是發戒緣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時。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續。見境明淨。不得臨時。方言發心。若約臨時師授法相。尚自虗浮。豈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發。豈非大事。記云。心須念念無間。境必法法無昧。毫差即失。可不慎手。今時昧教。事同兒戲。乍登壇上。心志驚惶。況師授昏冥但知學語。自無所曉。將何示人。豈非宿業所追。致使此生虗喪。深須責己。期遂將來。

嘆戒法。囑受者用心

鈔又云。此戒法。唯佛出世。樹立此法。祕故勝故。不令俗人聞之。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猶含遮難。不得具受。汝今既無。甚是淨器。當深心乞戒。須臾之間。人三寶數。若輕浮心。戒不可得。

羯磨前總示戒法。令發上心

鈔又云。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當發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為趣泥洹果。向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記云。顯前發戒。且令預習。未是正用。今將納法。縱令已解。更須委示。選擇要語。激動蒙心。我師當此。不可率易。策導開解。納法之本。

教開廣身心容納戒法

(前既以圓開導。而受者已悟心境一如。今正納法。故此略示)。

又云。由塵沙戒法。注汝身中。終不以報得身心。而得容受。應發心作虗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論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當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覺。汝當發驚悚意。發上品殷重心。今為汝作羯磨聖法。此是如來所制。發得塵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須知之。記云。初教運想。五蘊色心。宿因所感。故云報得。法既周廣。劣報難容。必須運動方堪領納。虗空無邊。身量亦等。心法相稱。攬法歸心。還依報得。但法非心色。非異非同。猶如結界。無作依地。不與地連。非不相及故也。

三羯磨前切要提示之語

又云(次番前云)我已作白。僧皆隨喜。今作羯磨。動彼戒法。莫令心沉舉。當用心承仰(次番前云)。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令十方法界善法。並皆動轉。當起欣心。忽縱怠意。(三番前云)已作二羯磨法。僧並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並舉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時。當法界功德。入汝身心。餘一羯磨在汝當發身。總虗空界。心緣救攝三有眾生。并欲護持。三世佛法。記云。以前白告情。令眾知委。此正量處。舉發前法。初則皷令動轉。次則舉集在空。後則注入身心。領納究竟。三法次第各有所主。由心業力。不思議故。隨所施為。無非成遂。三番羯磨。並先策進受者。白告眾僧。然後秉唱。尋文可見。

(問。文云注入者。前既開導。圓發妙解。色心諸法。即性本具。究竟一相。清淨湛然。若有一法。從外入者。不為圓妙。今之云入。甚乖圓旨。答。無始迷背。認為外物。今日開解。頓悟唯心。法本自如。悟故言入。故祖師曰。開示不由外來悟入。誠因內起者。是也。問。初則動轉。次則舉集。其相如何。答。既了諸法。唯我一念。一念動而萬法動。一念集而萬法集。但初猶運心作念。故云動轉。次漸明照凝寂。故云舉集。三則能所泯亡。微妙融會。故云注入。動集即性。事理一如。皆不思議故也)。

諸文心境門第三

諸文戒法門第四

四科之前敘意總列

事鈔(中一)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良由未曉本詮。故得隨塵生染。此既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忍不論。直筆舒之。略分四別。一者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二者戒體。即謂出生眾行之本。三者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亘通篇聚。

資相(中一)云。何以不但釋相。而總論四戒者。答。戒是一也。軌凡從聖名法。總攝歸心名體。三業造修名行。賢而可別名相。由法成體。因體起行。行必據相。當知相者。即是法相。復是體相。又是行相。無別相也。若昧餘三。直示釋相。既無由序。不知所來。徒自尋條。終難究本。故戒體中云。人並受戒。少有明識。故於隨相之首。諸門示現。準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後持犯。方可修離。聖意昭顯。學者宜知。

又(上一上)云。欲達四科。先須略示。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己名體。今謂不然。法之為義。貫攝始終。安有受己不得名法。須知下三。從初得號。是故一一皆得稱戒。或可並以法字貫之。方顯體及行相。非餘泛善。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攝修始終。無缺剩故。隨成一行。四義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問。法之與體同異如何。答。業疏云。體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則法為能依。體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體者。所謂納聖法於心[离-禸+月]。即法是所納之戒體。據此不可云異。問。行相何異。答。三業分之。

齊緣(三下)云。問。即法是體。法體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為法。體是無情。若加期誓。要緣領納。依心成業。此法有功。乃名為體。是故言法未必是體。言體其必是法。如藥丸喻。藥味各別。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丸體也。九非他物。即藥成丸。雖異而同。雖同而別。如是知之。依體起用。即隨行也。

戒法體相

資持(中四上持犯篇)云。問。事法是何。答。欲識事法。且對釋相。即是戒本。一切諸戒。若通今鈔。即是三卷三行。一切制法。若通祖教。即是一宗。大小部文。所詮行相。若通所宗。即是本律。始終止作之法。若通諸部。即五百十八。五部二部。大毗尼藏。若通佛制。則二千八萬。乃至無量。若通諸境。則三世十方。數等塵沙。量同法界。若望佛佛道同。三乘齊奉。前聖後賢。相承不絕。即是戒法。

示戒法功力

(記云。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學者思之)。

事鈔(上一)云。言戒法者。語法而談。不局凡聖(言戒法通被也。凡即人天內外兩凡。聖即三乘聖位)。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雖通凡修。終是權攝。據本制意。出離為要)。要令受者。信知有此。雖復凡聖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言已成者。謂此戒法。即三乘聖人。已修成之法。我雖在凡。法是聖法。因中果號也。既是聖法。豈容易而得。故云但令等。屬令建志高遠也)。但令反彼生死。仰廁僧徒。建志要期。高捿累外者。必豫長養此心。使隨人成就(戒法無礙任機優劣)。乃可秉聖法在懷。習聖行居體。故得名為隨法之行也(此顯法體行相不可相離故也)。

又列示諸義

(中一鈔云。就初法者。受緣已明。今略標舉。顯知由徑。且分七門。一聖道本基。二戒有大用。三略知名趣。四具緣不同。五優劣有異。六重受通塞。七震嶺受緣。時代不同。第一與前原教中敘教宗同。第三亦與原教翻名略同。第四亦與原教出家意同。同者不錄。異者略引。又上七科並明戒法功力軌成之義也)。

又鈔(中一)云。戒有大用。諸佛立教。並有勝能(立教者。通語三藏。經論〔即〕斷證功高。毗尼則住持最勝者。兼通者。經論亦列流通住持。毗尼亦彰絕縛元始。故云並有也)。明義各別(通示三藏)。理須略舉(獨標律也)。夫三寶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師訓(除佛道外三聖六凡。並師於戒。若據戒本。三世尊敬。則佛亦師奉也)。諸行之歸憑。賢聖之依止者。必宗於戒。故律云。如是諸佛子。修行禁戒本。終不回邪流。沒溺生死海。又戒經云。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正法。此是諸佛教。故結集三藏。此教最先。善見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有情色心。存亡依命。佛法興廢宍在毗尼)。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故先結之。所以爾者。餘經但泛明化迹(化迹即往昔因緣也)。通顯因果(因果即三世報應也)。事隨理通(融事歸理)。言無所寄(忘言遺滯)。意寔深遠。昏迷未達。雖欲進修。尠得其要。多滯答相。由迷教旨。今戒律大藏。住持功強。凡所施造。並皆麤現。以人則形服異世。法則軌用有儀。住既與俗不同。雜行條然自別。由世隨相有。法逐相成。便能綱維。不墜於地。又以法能資人。親成眾行。使人能弘法。故律云。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記云。世隨相有者。此明世諦依相成立。由諸眾生。不知空寂。但隨虗妄。有為之相。乃有世間。故云爾也。法逐相成者。如來順世立法也。如來說法。常依二諦。一依真諦。泯絕諸法。二依俗諦。建立諸法。今此律藏。建立持犯。滅惡生善。隨情附相。引接初心。是以凡所制戒。並托緣生。隨有開遮。皆防譏毀。故云法逐相也。

約總相嘆戒法

又(序文)云。夫戒德難思。冠超眾像。為五乘之軌導。寔三寶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住持佛法。群籍於茲息唱。自大師在世。偏弘斯典。爰及四依。遺風無替。

撮略諸文以歎戒法

資持引標宗云。是汝大師。以能軌物也。或云人足。能有所至也。或云大地。生成住持也。道品樓柱。聖道所依也。禪定城郭。定慧所憑也。乃至如池如鏡如纓絡。如頭如器。又智論中。如重寶。如命如肛。如鳥翅等。尋之可知。又篇聚中。先明戒護。具列八喻。如王小子。如月光。如如意珠。如王一子。如人一目。如貧資粮。如王好國。如病良藥。又戒本序。如海無涯。如寶無厭。僧祇戒本。如猿猴鎻。如馬轡勒。廣在經律。不復繁引。良以戒德高廣。故非一物可喻。徧舉諸像。各得一端。不能全似。

五乘之本並由戒法

又云。五乘者。人天聲聞辟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諦緣六度。所乘法也。乘此法者。必由奉戒。故以戒法。通為軌導也。然戒有四位。五八十具。若約鈍根。通為世善。若論上智。俱作道基。故善生云。五戒甚難。能為大比丘菩薩戒。而為根本。故知四戒。皆導五乘。

三寶住持全由戒法

又云。三寶四種。一體理體。就理而論。化相一種。局據佛世。住持一位。通被三時。功由戒力。運載不絕。故如舟焉。何以然耶。由佛法二寶並假僧弘。僧寶所存。非戒不立。如標宗中。順則三寶住持。違則覆滅正法。又如華嚴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等。

詳示戒法住持之相

又云。謂剃染稟戒。入道次第。以至僧中。受懺安恣結說治諫。師資上下。行住坐臥。飲食衣服。眾法別行。此諸事相。佛法紀綱。住持萬代功由於此。唯斯律藏。委示規模。餘藏非宗。故所不辨。故善見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曲論來致。備如中卷。

佛在世時偏弘戒法

又云。雖談眾典。然於毗尼。最所留意。故篇聚云。世尊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為。必以威儀為主是也。又經通餘人所說。律唯金口親宣。大權影響。但知祇奉。況餘小聖。安敢措詞。又復諸經。說有時限。律則通於始終。義鈔云。始於鹿苑。終至鶴林。隨根制戒。乃有萬差等。具斯三意。永異餘經。徧弘之言。想無昧矣。

喻顯戒法

鈔(上一)云。律(即法)海(此下並喻)冲深(竪深)。津通萬像(橫廣)。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屍(容而不雜)。騰嶽波雲。而潮不過限(逸而不濫)。

鈔以喻明記約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