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18673600000050

第50章 暖冬

周海亮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地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却突然,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咔声。低头看,那冰已经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飘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开竹竿。人却掉进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

他被母亲大骂一通。甚至,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苦难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待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燥。

夜里他醒来。他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捧来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因为他有两件棉衣,以及母亲用目光织成的路。

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是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上他身。

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佳句品读

佳句: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品读:把母亲的“目光”比作“春的阳光”,把无形的母爱化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而且过程化地“抽出来”,再“织成一条温暖的路”,化抽象为神奇,具体感人,写法巧妙。

赏析感悟

那么寒冷的冬天,衣服湿了,一个冬天都晒不干;那么寒冷的冬天,河里的冰都可以当船撑;那么寒冷的冬天,母亲冻出了类风湿病……但作者却固执地认为,那是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不只是因为“我”穿着棉衣,更是因为母爱有融冰推坚的神奇。虚实结合的写法,形象的比喻,放大的细节,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特级教师孟繁英推荐评析)

读点·点睛

你一定会想,“母亲的存折”一定是母亲留给儿女的丰厚的财产吧?其实这张存折没有一分钱,却显得珍贵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