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
18599500000003

第3章 第一届国会召开

第一届国会何时如开,国会时袁世凯有约束力吗,袁世凯缘何解散国会?

第一届国会,又称旧国会,即指1913年4月8日根据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国会组织法大纲》和《国会选举法大纲》而召开的参、众两院议会。

1912年3月11日由孙中山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约法施行后限10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国会组织法及议员选举法由临时参议院制定。4月5日,临时参议院北迁。5月1日,北京临时参议院改选吴景濂、汤化龙为正副议长。6日,临时参议院第二次常会把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的“国会组织及选举法大纲”列为第一议案,经全院委员会审议与大会多次讨论,于7月9日通过了《国会组织法大纲》和《国会选举法大纲》。在此基础上,起草制定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与《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8月10日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正式公布。国会组织法及议员选举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22省议会各推举10名,蒙古、西藏、青海等地由选举会共推举54名,全国共计274名。众议院则按80万人口选举1名的标准选出,不满800万人口的省份,也可选出议员10名。全国共计596名。12月上甸开始国会选举。1913年1月10日,袁世凯发布正式国会召集令及各省定期召集议会令。3月,国会选举基本结束。选举结果:在参。众两院870个议席中,国民党独得392席(众议院269席,参议院123席)占全部议席的45%强;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共得223席(众议院154席,参议院69席),不到总议席的26%。其余255席为“超然派”、跨党者所得。国民党赢得了选举的胜利,在议会中取得优势。这一选举结果使国民党大为兴奋,袁世凯大为懊丧。为此,袁氏制造了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的血腥案件。4月8日上午9时,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正式开幕,出席的参议员计179人,众议员503人。国务总理赵秉钧及各部总长均列席,另有国内外观礼代表千余人参加。11时,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顾鳌宣布典礼开始,鸣礼炮108响,接着由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长施愚报告国会召集经过,并公推议员中年事最高的云南参议员杨琼为临时主席,杨又委托筹备参议院事务处筹备事务员林长民代为宣读开会词,继而袁世凯的代表梁士诒致贺词。词日:“我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正式成立,此实四千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为四万万人亿万年之幸福。世凯亦国民一分子,当与诸君同深庆幸”,并高呼“中华民国万岁!民国国会万岁!”袁世凯对国会的虚伪态度,增加了国民党议员以法律解决“宋案”的幻想,以致贻误了武装讨袁决策的时机。4月25日,参议院选举国民党议员张继、王正廷为王副议长;4月30日、5月1日,众议院先系后选举汤化龙(民主党)、陈国祥(共和党)为众议院正、副议长。仿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开设国会,这作为中国2000年来奉行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象征,体现了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在近代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基础、政治力量的薄弱,尚不能成为典型的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的阶级基础。在第一届国会议员当中,大多出身于原来清政府的旧官吏(包括参加新政权的旧官吏)或地方士绅,他们与封建经济、政治、文化有较密切的联系:即使在“资产阶级”议员中,也大多数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民族资本家的比例微乎其微,国会议员与民族资产阶级实业界较少直接联系,特别是很少经济往来。按照国会议员选举法的规定,大批商业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受到限制,所以国会得不到工商界的有力支持。因此,在同袁世凯封建军阀势力的斗争中,国会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而常常表现出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便于封建军阀对议员进行拉拢收买、分化操纵,致使国会成为封建势力的附庸。这个事实正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在中国破产的一个重要表现。1914年1月10日,第一届国会被袁世凯解散。护国战争胜利后,又于1916年8月1日复会。1917年6月13日又第二次被张勋胁迫黎元洪所解散。张勋复辟失败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拒绝恢复旧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发动了护法运动,当年8月25日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是为第一届国会之延续。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组成护法军政府,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皖系军阀段祺瑞、徐树铮指使王揖唐、曾毓隽等组织安福俱乐部,操纵新国会的选举。8月12日,新国会召开,是为安福国会。第一届国会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