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18382300000013

第13章 文房名石品鉴(1)

中国的印石和砚石,始用于先秦。“文房”即书房的概念始于南唐后主李煜。中国文人砚石与滥觞于唐武德年间,兴于两宋。南唐文房文化,与北宋多有契合之处。中国文人印石始于元代翰林大学士赵孟頫,兴于明代两京国子监博士文彭。中国文房名石,包括文房名印石和文房名砚石。

中国文房名砚石与名印石,和其他大量的砚石、印石,有着本质的不同。笔者将在本章中,与您一起走进中国文房名石的家乡,饱览那里秀美的风光,经历寻访奇石的艰险,体会文房美石的特质与风韵。

◇文房名印石

印章作为凭信之物,始于先秦。学者罗福颐编著的《古玺汇编》,收录了3800枚战国姓名印,可以看出先秦印鉴的普遍使用,但大多只是铜质的私印。

汉印艺为宗

篆刻艺术家奚冈曾于印边款识:“印之宗汉,为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印在中国印学史上,是一座不可企及的高峰,它的大气、古拙,两千年来为印界仰止。这与汉代官员的文化素养有直接关系。汉《说文解字·序》说:“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认字多、书法好,才能做秘书官,这为汉印制作打下基础。治印艺术,讲究书法、章法、刀法三法俱佳,相辅相成。明甘旸《印章集说·章法》说:“布置成文曰章法。欲臻其妙,务准绳古印,……那让取巧,当本乎正。使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串而不悖,始尽其善。”汉印章法,整体均衡协调、朱白兼顾、气息贯通,技艺高深。汉印的刀法也十分精湛,不仅印面线条流畅,印底也光洁工整,突显功力。

魏晋唐宋印艺不足取

中国的印章篆艺从魏晋开始走下坡路,至唐宋跌落谷底。但收藏鉴赏印的使用,却是对印学的极大推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明跋尾印记,乃书画之本业耳。”把印章艺术提高到与书画同等的地位。甘旸《印章集说》:“上古收藏书画,原无印记,始于唐宋,近代好事者耳。”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书画,被宋代皇帝掠去,书画上大都钤有“建业文房之印”。金人缴获宋徽宗、钦宗两帝玉宝28方,各种收藏、吉语等印35枚,可见当时书画钤印已经普遍。宋米芾在《书史》中说:“大印粗文,若施于书画,占纸素字画多,有损于书帖。近三馆秘阁之印,文虽细,圈乃粗如半指,亦印损书画也。王诜见余家印记与唐印相似,尽更换了,作细圈,仍皆求余作篆。如填篆自有法,近世填篆皆无法。”米芾指出了宋印滥用的弊病。苏轼《东坡尺牍》中有给米芾的信:“卧阅四印奇古,失病所在,……印却纳。”从信中可以看出,米芾也为东坡治印,两人对印之积弊,皆有同感。

元明清文人印学兴起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印史》中批评不合古意的流俗,提出复兴汉印古雅、质朴的风尚。元末刘绩《霏雪录》记:“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山农用汉制刻图书,印甚古。”“山农”为煮石山农的简称,是元代画家王冕的号,花药石即叶蜡石,图书乃印章别称。赵孟頫、王冕在印章中的贡献,为明清印学起到推动作用。

明清以来,随着文人学者大力治印,论著增多。尤其是印章边款的创作和软质印石的使用,使中国印学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达到继两汉后的又一个艺术巅峰。

明代周应愿在《印说》中写道:“文也,诗也,书也,画也,与印一也。”这种“印与文诗书画一体说”,将印提升到最高的审美境界。明代金光先《印章论》说:“夫刀法贵明笔意,盖运刃如运笔。”明文学巨子王世贞讲:“论印不于刀而于书,犹论字不以锋而以骨,刀非无妙,然必胸中先有书法,用能迎刃而解。”明朱简《印经》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刀法浑融,无迹可寻,神品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痈股者,外道也;无刀锋而似铁线墨猪者,庸工也。”以上大家“笔意说”的精妙理论,使治印进入了更高的艺术殿堂。

明苏宣在《苏氏印略序》中说:“知世不相沿,人自为政,如诗不法魏晋也,而非复魏晋;书不法钟王,而非复钟王。始于摹拟,终于变化。”清初学者周亮工在《书陆汉标印谱前》中说:“陆汉标以予言为是,故治印能运己意。能运己意而复妙得古人意,此汉标之所以传也。”苏宣与周亮工提出的“入古出新”和“运己意说”,是对明代治印出现一味刻意模仿而失去自我的警示,为治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晚清印学大师赵之谦在其《苦兼室论印》中说:“刻印以汉为大宗,胸有数百颗汉印,则动手自远凡俗。然后随功力所至,触类旁通,上追钟鼎法物,下及碑额造象,迄于山水花鸟,一时一事,觉无非印中旨趣,乃为妙悟。印以内为规矩,印以外为巧,规矩之用熟,则巧生焉。”赵之谦“印外求印说”,是讲治印功力在印外,功力所至,触类旁通。这种高瞻远瞩的见解,极大地丰富了印学宝库。

印学的流派与四大名印石的形成

由于印学的成熟、软质印料的普遍使用、书画诗文与印章结合得越发紧密,文人学者操刀治印成为时尚。经过明清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高手,形成艺术流派,主要有吴门派(代表人物文彭)、皖派(代表人物何震)、浙派(西泠四家丁敬、奚冈等,后四家陈鸿寿等,以及赵之谦、吴俊卿等)。这些著名大师,共同缔造了印学的辉煌。

中国文房原为三大名印石在清代始成形,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20世纪70年代巴林石被重新发现,列入文房名石中,中国文房四大名印石遂成定论。

青田石

青田县始建于唐景云二年(711)。青田县城设于鹤城镇,是一个北依青田山、南临瓯江的狭长区域,最窄处只有几十米宽,却很绵长,因背后是青田山而得名。青田山又名太鹤山,所以县城又称为鹤城。太鹤山是道教圣地,古松、奇石、层峦、溪谷,风光旖旎,名胜颇多,是观光的好去处。青田境内盛产易于奏刀的印石,石从县名,遂有青田石之称。

青田石之乡——山口乡 青田石的主产地在山口乡,与青田县城隔瓯江而望。近年来江上建起三座彩虹桥,往来两地十分方便。山口位于瓯江南岸的灵溪之畔,距县城18千米,山苍水碧、景色迷人,也是探宝的好地方。山口乡山中出产印石的矿带长约5千米,厚度只有30米左右。由于矿脉分布的位置不同,形成五大采区,共有50多条采矿巷道。著名的灯光冻、封门青、五彩青田等名贵石材,都产在山口。

走在山口乡的大街上,两旁村民家家锯石、户户雕刻,到处都是手工作坊。全村2000多户,几乎全都从事青田石雕业,产值占全乡工业产值90%以上。现在山口乡建有两个大型青田石交易市场,是国内外客商购石的重要场所。山口乡是青田石雕的发祥地,历代名家辈出,当今雕刻大师也大多出于此,也有大师辟有展室,珍贵藏品非常丰富。

青田石的开发与兴盛 中国古来治印,或以金属铸造,或以硬质材料琢磨。所谓文人治印,以软质佳石为纸,以刀代笔,尽显文人笔意情趣。在中国四大印石中,最早选用青田灯光冻石,始于元代赵孟頫,兴于明代文彭。青田石到清代,成为帝王的贡品、文人的至爱。当代的青田石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印石爱好者争相寻找的藏品。

青田石的品种与收藏 根据新编《青田县志》,将青田石分为10大类、108个品种,颜色有红、黄、蓝、白、绿、黑等20种颜色,可谓品种繁多、色彩纷呈,美不胜收。青田石中最珍贵的品种有以下五种。

灯光冻 灯光冻石呈微黄色,细腻纯净,半透明如凝冻,光照灿若灯辉而得名。灯光冻扬名于明代,为青田石中极品。

封门青 封门青色淡青,产于封门矿洞,质细微透,纯净无杂质。封门青石材丰富,冻而清者为珍贵。

蓝青田 蓝青田呈宝蓝色,质细腻而以色异为珍贵。蓝青田时有呈点状分布于浅色石料中,称为蓝星青田,别具风味。另有一种蓝钉青田,其钉硬度大,难奏刀,与蓝星青田不是同一个品种。

蜜蜡黄 蜜蜡黄色如蜜蜡,深浅各异,质地细腻,一般不透明或微透明,以质色取胜。

五彩冻 五彩冻一般由多种颜色组成,各种颜色过渡协调,同一颜色中又有层次变化。五彩冻色彩绚丽、质地细腻、行刀流畅,为青田珍品。

青田石产量大、品种多,精致的藏品尚有存量,升值空间很大,藏家要深入农户耐心寻访,必定会有收获。

寿山石

寿山位于福州市北郊,距城30多千米。寿山石产地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山,西至旗山,方圆在30里的范围内,东面的小河称寿山溪。寿山村在宋代属怀安县稷下里。明万历八年(1580),怀安易名侯官县。民国三年(1914),侯官县与闽县合并,称为闽侯县。1961年,原属闽侯县北峰划归福州市管理,现在行政隶属于晋安区寿山乡。这里的田间、水畔、山岭、沟壑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寿山石矿藏。

寿山石分类法 寿山石品种繁杂。最早提出寿山石分类法的人,是清代学者高兆和毛奇龄。高兆,福建侯官县人。康熙六年(1667)高兆回乡,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寿山石专著《观石录》。其中提出:“石有水坑、山坑。水坑悬绠下凿,质润姿温;山坑发之山蹊,姿暗然,质微坚,往往有沙隐肤里,手摩挲则见。水坑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这是最早的以坑分类说。毛奇龄,浙江萧山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他客居福州开元寺,写出继《观石录》之后的第二部寿山石专著《后观石录》。书中进一步提出:“以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观点。后人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为“三坑分类法”,为海内外鉴赏家普遍认同,影响深远。现代,被政府职能部门采纳,成为寿山石划分标准。

田坑石类 因产于寿山溪旁稻田下而得名。因其无脉可寻,无所连依,所以又称为“无根石”、“独石”。寿山田石多呈黄色,所以称为田黄石。田黄石长年受到水的滋养,多呈微透明状态,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絮状纹和细小红丝格,颜色从内到外由浅渐浓,形成石皮。寿山石有“无纹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之说。

被称为“石帝”的田黄石,问世时并不被认识。清施鸿宝《闽都记》中记载:“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憨公(曹学佺)见而奇之,遂著于时。”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晚明时,田黄石还被山农当作压谷石,经曹尚书发现而名世。清代康乾盛世,田黄被尊为“石帝”,用于帝王玺印,受到钟爱,原因大致有三:一、有“福(州)寿(山)田(黄)丰”的吉祥寓意;二、纯正的黄色与象征皇权的明黄正色相合;三、温润佳质,无根而璞,稀有珍贵。清末代皇帝溥仪献出的“田黄三链章”,就是乾隆御宝。

寿山溪全长8000米,分为上坂、中坂、下坂,溪中田石有“上坂田色淡、中坂田色黄、下坂田质好”的说法。田石依据色泽可分为黄田、白田、灰田、黑田、花田等十多个品种。同品种中,因颜色深浅,又可细致划分。如田黄中又有:黄金黄、橘皮黄、桂花黄、枇杷黄、熟栗黄、桐油黄等颜色。

水坑石类 寿山村东南的坑头占峰,即寿山溪的发源地,其山麓临溪傍水之处,有矿“坑头洞”、“水晶洞”,是水坑石的产地。水坑石洞在溪水边,矿脉延伸到溪水之下,洞中水深难测,采掘十分困难。水坑石有十几个品种,多玲珑剔透、光泽润亮,是各种晶、冻石的上品,有“千年珍稀”的美誉。

山坑石类 泛指寿山、月洋两村方圆几十里的群山出产的矿石,是寿山石印章和雕件的大宗材料。按其所产山洞区分为:高山石、太极山头石、都成坑石、善伯洞石、金狮峰石、旗降石、老岭石、月洋石、峨嵋石等诸大类,石种多达100多个,细目更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寿山原石 寿山原石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这种收藏情趣,起源于“寺坪石”。寺坪石并不是矿脉中的石种名称,而是埋藏于寿山村外洋广应寺院遗址土中的古代寿山原石和雕件。广应寺院是寿山古刹,始建于唐光启三年(887),明洪武和崇祯年间两度被焚毁。寺中僧人广纳寿山石礼佛,寺废寿山石经火炙再入土中。石复经年受水浸土沁,表皮色转黝暗,质地则润泽倍增,内蕴古朴之气。明徐渤《游寿山寺》诗:“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即指挖掘寺坪石的情景。寺坪原石品种很多,材虽不大,却质色精良,尤为珍贵。更重要的是,寺坪石开创寿山原石收藏之先河,为保存天然形态的寿山石居功至伟。

寿山石对印学的贡献 寿山石对印学最大的贡献,在于精妙的“薄意”艺术。薄意是寿山印雕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因其浅刻如画,也称“刀画”。薄意印雕素以“重典雅、工精微、入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具有清新洒脱、高远飘逸的境界。奠定薄意在印学中崇高地位的人,是晚清“西门派”大师林清卿。林清卿年少便有刻名,为学习雕刻艺术,他拜师学习水墨丹青,研究秦砖汉瓦、古代石刻、金石、篆刻、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林清卿自觉融会贯通后,专攻薄意,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称为“西门清”。“东门派”在薄意雕刻艺术上也颇有建树,被称为“东门清”的林友清为其代表人物。新时期以来,美院毕业的年轻一代,也不乏佼佼者,称为“学院派”。

寿山石对印学的另一个杰出贡献,就是古兽纽雕。福州“西门派”以印纽为本门宗业,其作品风格古朴厚重,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东门派”也精于印纽雕刻,古兽形态传神,刀法灵动,须发开丝而不断。近代“东门派”大师周宝庭的作品,技融东西,艺贯古今。他创作的寿山印纽“百古兽”,被誉为中国传统艺术瑰宝,周宝庭堪称寿山印纽古兽雕刻的一代宗师。毕业于美院的庄元,将周宝庭的百古兽绘成图集,也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寿山石的特色 寿山石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清查慎行有《寿山石砚屏歌》:“平生嗜好无一癖,而今特为情爱钟。吁嗟乎!人间尤物盖不乏,目所未睹谁能穷。公今获石石遇公,无心之会欣遭逢。”人、石相聚皆是缘。近代文人郁达夫说:“青田冻石如深闺稚女,文静娴雅;昌化鸡血如小家碧玉,薄施脂粉,楚楚动人;而寿山石则如少妇艳装,玉粉翩跹,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作为浙江人的郁达夫,对寿山石却如此偏爱。著名书画家潘主兰说:寿山石“以其可怀而携带之,可握而摩挲之,可列而赏玩之,怡情悦性,终其身享受。彼泰山松,黄山云海,庐山瀑布,徒过眼云烟,比美寿山石自不待言可知矣。”寿山石与人的亲和魅力,竟胜于名山大川之美景,这种独特语言,不知会有多少石痴正中下怀。宋代朱熹的高足黄干有《寿山》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因石而悟人生,又引出一番新境界。

寿山村自20世纪90年代被列为文化旅游区以来,建成了以中国寿山石馆、寿山石文化中心广场和寿山石商贸街为主体的独具文化韵味的文化观光街。面对着美丽的寿山山水,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美石之中,石友若能进山探宝,一定不虚此行。

昌化石

自杭州机场沿杭徽高速公路,西行100千米至临安市。临安钟灵毓秀,境内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自临安继续西行70千米,过昌化镇至龙岩下高速公路,转入浙西大峡谷。浙西大峡谷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景观集峭壁悬崖、秀峰幽谷、飞瀑碧潭、溪潭奇石、翠林绿草为一体,既雄浑壮丽,又清逸寂寥。沿大峡谷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行40余千米到上溪乡,前面不远就是国石村(原中梅村)和玉山村。两村北的康山岭、玉岩山就是昌化鸡血石的主矿区。

昌化石的矿脉与开发 昌化石矿的地质调查始于清代。清乾隆《浙江通志》载:“昌化县产图章石,红点若朱砂,亦有青紫若玳瑁,良可爱玩,近则罕得矣。”民国《昌化县志》说:“康山岭在里板与灰石岭连界,产鸡血石,历经开采状若蜂房。”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勘查,昌化石矿自大峡谷镇西南的鸡冠岭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经灰石岭、康山岭、玉岩山、核桃岭、纤岭等10余座山岭与山岩,形成长约10多千米的曲折条状矿带,矿床垂直高差约100米。

笔者于2010年冬赴昌化考察鸡血石渊源。正午时分,由当地石友梅君引领,从玉岩山南坡山道上行。山路用石板铺成,曲折陡峭,行不多久,已是气喘吁吁。迎面走来一队山民,头有开道,尾有殿后,中间十几人挑着一块用棉被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石头,喊着号子向山下走。我们急忙让路,看来石农又有重大收获。爬上山顶看北坡,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矿洞,如蜂窝密布,挖出的矿渣堆积洞外,形成灰白色绵延起伏的沙丘。玉岩山北坡主峰下面,有景观奇特的危岩,旁边就是著名的红洞。康山岭至核桃岭一带是“老坑”矿区,红洞位于“老坑”的中心地带,是玉岩山最古老的坑洞之一,曾开采出许多优质鸡血石,已有几百年的开采历史。

昌化石真正被文人广为应用于书画钤印,应该在明代中晚期文彭弘扬印石文化之后。清代由于宫廷的重视和文人的推崇,昌化鸡血石的开发进入盛时。清朝后期,太平天国起义军打到昌化,战乱中石矿停止开采。新中国成立后,昌化石开采纳入计划管理体制。1958~1983年,昌化鸡血石主要用来炼汞,“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高潮。这种做法使昌化鸡血石遭到灭顶之灾,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无数价值连城的国宝毁于一旦,换来的是矿场的倒闭。改革开放以来,昌化石才重获新生。

昌化石的分类与价值 昌化石主要成分为地开石和高岭石,占总比例的9成。鸡血石红色部分的成分主要是辰砂,俗称朱砂。昌化石平均硬度为2.5。20世纪80年代,昌化石分为鸡血石、冻彩石、软地彩石三大类。20世纪90年代,自昌化田黄石、田黄鸡血石及其他掘采石出现后,昌化石派生成洞采和掘采两大系列。据此,昌化石类别在原来三大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田黄石、田黄鸡血石两大类,共五类,有150多个品种。其中鸡血石又分为冻地、软地、刚地、硬地四小类。

昌化石、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为印章四大名石。昌化鸡血石与青田灯光冻、寿山田黄石并称为印石三宝,在文房中享有极高地位。清代,昌化石被列为珍贵宝玉石,历朝帝王都精选昌化石为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乾隆宸翰”皇印,通高15.2厘米,面8.4平方厘米,由红、黑、黄、白、青等多色巧雕,精巧绝伦;清嘉庆帝“惟几惟康”宝玺,选用色呈栗黄、温润亮丽、鸡血如丝如缕的方形昌化石,通高14厘米,面7.1平方厘米。2004年9月,“乾隆宸翰”和“惟几惟康”两枚印玺,在武警的严密护送下首次走出皇宫,运抵临安,参加“鸡血石印”特种邮票首发式。昌化鸡血石家乡的人们争睹宝玺,盛况空前。

1999年8月,中国宝玉石协会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国石”评选研讨会。经过三轮认真细致的评选,到2000年9月,确定两玉(和田玉、岫岩玉)、四石(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为“中国国石”候选石,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昌化石的宝贵。昌化石资源日益稀缺,价值连续攀高。昌化鸡血石尤其使人观之惊艳,思来魂牵梦萦。

昌化石中的田黄鸡血石 站在玉岩山北坡,眼前山坳中是条形平畴地带,东西长2000余米,南北宽200余米,为湿地、水田、小溪状态地貌,地面上布满金黄色沙丘,这就是近年来发现昌化田黄石和田黄鸡血石的采场。1993年,半岭村的一位石农,在村旁的菜地浇水,拾到一块面积约20平方厘米,厚5厘米的黄色石头。一位福州商人与石农议定价格2000元,后来石农反悔。福州商人绝不放弃,先后四次登门求购,最后以2.4万元成交,商人将这块田黄石转手获利巨大。时至今日,这样的田黄石,价格早已逾千万。田黄为“无根之石”,有石皮、纹、隔,系山体岩石滑落后,在水田中滋养亿万年而成,因此温润纯净、透光度高,与寿山田黄足以比肩。近年来,在这片昌化的宝地上,还发现了田黄鸡血石,大多是外表为温润的田黄石,内里是艳丽的鸡血石。在文房图章石体系中,田黄石褒称“印帝”,鸡血石誉为“印后”。帝、后合玺,成为印界新宠,价值不可限量。

昌化石家乡的交易场 玉岩山北坡山腰,有一个昌化石矿洞,直通南坡。洞长约1.5千米,里面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借来手电筒穿洞而行,行走中时刻得注意顶上石壁碰头,还要躲避滴水。脚下是潺潺流水,幸好我们早已换上防水鞋。行不远,见到灯光,洞内豁然宽敞,有许多石农在开采昌化石。洞中洞连洞、洞套洞,有死洞有活洞,像是八卦迷魂阵。没有熟悉地形的人带路,很难摸出来。走出洞口,是一块几百平方米的空场,由洞中挖出的矿渣铺成,空场下面就是国石村。

时值下午,空场上挤满了人,有摆地摊卖昌化石的、有卖食品的、有讨价还价买昌化石的、有穿针引线的、有专管运输的,还有人不断地从山上或山下赶来。这里是昌化石的市场,每天下午都有石农、石商在这里交易。

艳阳赶走了大峡谷冬夜的奇冷,归途中我们驱车在玉山、国石、上溪村狭窄的街道上驶过,街上鳞次栉比的店铺敞着门,小老板们高兴地向人打招呼。昌化石友梅君说,明年昌化石矿面临重大改革,大峡谷镇会从国土部门拍下昌化石矿山,石农们将名正言顺地拥有采矿权,昌化田黄鸡血石坑也将正式开采,印石爱好者们有福了。

巴林石

暮春时分,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延绵群山,滔滔林海褪去银装,消融的冰雪沿着山涧沟壑形成涓涓细流,汇成奔腾咆哮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野猪、黑熊踏着松软深厚的腐叶在林间觅食,黄羊、梅花鹿在吐出新绿的草原上奔跑。这就是考古学家为我们描绘的6000年前红山文化的北方先民生活的地方,也是巴林石的故乡—巴林。

巴林石与红山文化 巴林是赤峰市的辖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辖三区、二县、七旗,与东北和华北毗邻。红山位于赤峰市东北60余千米处老哈河下游。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上,先后发现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等史前人类文化遗存,被称为红山诸文化。1992年,在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一块玉玦,经鉴定为8000年前的产物,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玉。1972年,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碧玉龙高达26厘米,为5000年前的古物,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被公认为“中华第一龙”。

中国崇玉文化传统应该追溯到红山诸文化。在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古玉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巴林石制品,如巴林右旗博物馆馆藏鸟形玉玦、勾云饰牌、纺瓜、玉蚕、玉人等,这都证明巴林石在5000年的广泛应用、崇拜和鉴赏。这种赏玉文化对中国的赏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林石与大辽文化 当我们冒着酷暑,驱车800余千米,由北京、密云、古北口经承德、宁城、赤峰来到巴林右旗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阵阵清凉沁人心脾。巴林石集团老总杨春广先生打开他的收藏室,浓烈的文化气息立即将我们包围。在文物架上摆放着各种红山文化的遗物,在这些古物旁躺放着两枚契丹文的巴林石印章,这分明是大辽遗物,说明远在辽代,巴林石就有应用。

4世纪,契丹族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游牧于潢水、土河流域,即今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916年,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至1125年为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灭,历时210年。其疆域占据北方大半个中国,与宋朝和西夏三国鼎立。辽国首都上京临潢府就在现在的巴林左旗林东镇,离巴林右旗大板镇仅86千米,现有辽代大量遗存。

辽中期后,汉民族大量北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佛教也在辽地迅速兴盛。20世纪末出土了大量辽代巴林石制品,如石佛、项珠、玉饰牌、石兔等。在发现巴林石契丹大字印章的同时,还发现了汉文字的辽代寺院印和花押印。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民族文化融合的佐证,也表明了巴林石在辽代的广泛应用。

巴林石的重新发现 明清以来,同为叶蜡石的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被称为中国三大印石,其中尤以田黄石、灯光冻和鸡血石为贵,并不见巴林石的名字。民国时期,地质学家张守范将其命名为林西石。伪满时期,日本人驱使劳工探矿采石,随着伪满政权倒台而告终。1971年冬,周总理接见日本商界代表团时,从日方得知大板镇附近产叶蜡石,周总理亲自指示落实开采事宜。1973年,内蒙古叶蜡石矿正式开采。1979年,国家轻工业部正式命名巴林石。巴林石也跻身于中国四大印石之列。

巴林石矿的现状与开采 在杨总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巴林石矿山探秘。矿山距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方向50千米。车行之处,草原满目苍绿,白色的羊群和棕色的马群在低首吃草,远山如黛却不见一棵树木。杨总告诉我们,这里是大兴安岭的余脉,40年前,他上小学时,经常在草地林中穿行,山上都是参天古树。20世纪60年代,由于毁树造田,结果森林消失,田也没有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草原沙化。近年来封山禁牧,草场得以恢复,森林却难以再现。说话间,矿山已在眼前。

矿山,有人称为雅玛吐山,意思是有羊的地方。专家告诉我们,此名是与邻近山名混淆而误传,正确名字应为特尼格尔图山,即有透明石头的地方。此山山势孤缓,呈东西走向,有一小一大两座山峰,最高海拔1131米,目测绝对高度只有数十米。

驱车从西坡上山至矿洞口,抬头望去洞口上方杂草丛生,那是辽代以前的采石遗址。一条小铁轨进入矿洞,进到洞中顿觉寒气逼人。工人们顺着矿脉采石,采出的石头放在侧洞中贮存,矿渣沿铁轨用车推出,顺山势倒下。矿洞分五个采区,大都为矿洞采石,唯有东边小山峰为露天机械开采。小山头上方还留着伪满时期日本人开采的遗迹。

巴林石的分类与价值 巴林石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叶蜡石,近年来经专家化学分析确认为高岭石。巴林石分为福黄石、鸡血石、冻石、彩石、图案石五大类100多个品种。近年来中国寿山、青田、昌化三地的矿石资源日渐枯竭,石商们纷纷至巴林采石,巴林石声名鹊起。每年一度的巴林石节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印石爱好者蜂拥而至,巴林日渐繁荣,巴林石也身价倍增。

在巴林石集团的巴林石奇石馆展厅内,有一件牛角冻地朱砂红石,被称为鸡血石王。该石为自然形态,未加雕饰,高51厘米,在灯光辉映下鲜艳晶莹、炫人眼目。1999年11月9日夜,四个福州人雇用两个当地人,驾车来到巴林奇石馆盗走鸡血石王,警方立即展开追捕,第二天在宁城捉住盗贼。该石当时被估价为900万元人民币,结果四个盗窃犯一人被判死刑,三人被判无期徒刑。该石2001年被估价为3700万元人民币,现在据说已价值上亿了。

800年前,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庆宴上用巴林石碗饮酒,称赞巴林石为“腾格里楚鲁”,意为“天赐之石”。1991年,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书法家布赫为巴林石题诗,“天遗瑰宝落草原,地育奇石赛米颠”。巴林石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