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山西
18381700000040

第40章 汾酒 杏花村里品酒香

唐代诗人杜牧一首脍炙人口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道出了汾酒之名。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口感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饭后余香”三大特色而著称,在我国白酒品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汾酒誉满天下,其产地在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的生产历史已有1000多年。

据《北齐书》记载,公元561年,驻守在晋阳城的武成帝曾给在河南的侄子康舒工孝瑜写信道:“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可见,汾酒在当时已经闻名遐迩。

汾酒历史文化悠久,南北朝时期更是作为宫廷御用而备受推崇。古代集聚酒名的书籍《酒名记》也有关于杏花村酿造汾酒的记录。当时,汾酒的酿造技术还不成熟,并不是蒸馏而成,只是用传统酿酒工艺酿造。宋代之后,民间已经有了蒸馏设备,酿酒师傅在接受历史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于是,汾酒也由黄酒变成了蒸馏酒。明清时期,汾酒名声大噪,并已经有了一套独特的酿造工艺。1932年,我国著名的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在对杏花村做了实地考察之后,总结了汾酒酿造的七大秘诀:“人必得其精,粱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火必得其缓”。

汾酒讲究“清蒸二次清”。其用山西晋中和吕梁地区特有的无污染的优质高粱、大麦和豌豆做原料,经过“清蒸二次清”,做出的汾酒色泽晶莹、香味醇正、回味生津。经过长时间的储存也不会有任何浑浊和沉淀,且储存的时间越长,汾酒的口感越清香绵长。

好酒离不开好水,古人云:“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汾酒也不能免俗,杏花村西北有口古井,多年来,井里的泉水取之不竭。独特的工艺加上良好的水质造就了浓郁香醇的汾酒。

传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军北上,途中路过杏花村并驻留了3天,当地民众纷纷用汾酒款待闯王。李自成在品尝过汾酒之后,赞叹汾酒“尽善尽美”。

1916年,杏花村汾酒作为白酒典型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获得优胜金质奖,汾酒因此而享誉全球。

1952年,在我国首届评酒会上,汾酒被划入中国八大名酒之列。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中以杏花村汾酒款待各国贵宾。

汾酒作为中国最早的国酒,经过上千年的历史传承,凝聚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作为名酒的始祖,汾酒是中华民族酒文化中当之无愧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