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晋地风韵 记忆中的山西民俗
5000年历史文化的浸染,造就了山西独特的民俗风情。
移民潮,造就了丰富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体会西口文化,可从中回味先辈的艰辛岁月与晋商的发展经历。
山西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面食之根”。
此外,剪纸、面塑、窑洞、锣鼓等无不蕴含着山西浓厚的文化气息。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里你娶过门,二月里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们二人不成亲……”每当这首《走西口》唱起来时,许多山西人都会潸然泪下,这首民歌道出了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辛酸经历,以及晋商艰难的发展历史。
走西口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在山西的西北方,黄河水由东折南,滔滔而下,这里因此得名河曲。据《河曲旧志》记载:“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糊口养家。本境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土地贫瘠,灾害不断,赋税盘剥,许多贫苦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跨越长城西段的杀虎口,迁居长城以北的内蒙古草原去垦荒、行商。
“走西口”始于明代中期,止于明国初年年,历时400多年。纵观历史,一次次的“走西口”浪潮都有其历史原因。追溯到明代中期,山西和陕西人民负担不了繁重的苛捐杂税,便铤而走险到口外谋生;明末清初,经过康熙、雍正时期,到了鼎盛的乾隆年间,中国的人口突破3亿大关,人地矛盾日趋尖锐。晋西北地区本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山西、陕西等地的当地人民迫于生计纷纷“走西口”,迁居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
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有两条。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出杀虎口,进入蒙古草原;一条路向东,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一批又一批贫民背井离乡,艰苦创业。作为一场历时长久、规模巨大的移民运动,“走西口”使得口外蒙古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改善了经济条件,丰富了日常生活。内地的移民大批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使当时蒙古地区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不断增加,杀虎口外的蒙古地区逐渐改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多元化社会。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在“走西口”的移民人口中,山西移民占据了颇高的比例。作为移民的主体,山西本土的特色文化与移民地文化相互交融,使蒙汉在文化上加强了交流。
山西人走西口,大多因为贫困。为了生存,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用血汗在荒漠中走出了一条商路。他们用几代人的血汗,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走出了一条商路,在成就了杀虎口“一年似水流莺啭,百货如云瘦马驼”繁荣景致的同时拉近了蒙汉之间的距离。
走西口与晋商
明朝建立之后,在长城沿线建立了9个边防要塞,屯军80万防备侵扰。为了解决驻兵所需的粮食、布匹等军用物资,明政府实施了官卖食盐的“开中法”。开中法又称开中或开中制,是明政府为鼓励商人到边塞捐纳粮食换取盐引,来取得贩卖食盐的资格。
借着地利,山西人北上换取盐引,成为“开中商人”,以贩盐牟利的山西渐成“晋商”。明朝中期,开中法走向末路。不少晋商开始深入蒙古草原,以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赢得口外商人和居民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大,商号也越来越响亮。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声名赫赫的八大皇商。清道光《万全县志》有载:“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
中国是世界最著名的产茶大国,晋商也因此把茶当做最重要的商品卖到俄罗斯。据统计,当时最出名的山西商号有60多个,主要包括福源德、天和兴、恒隆光、锦泰亨、久成兴、天庆隆等。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山西榆次常家开办的大德玉、大升玉、大泉玉和独慎玉等商号。他们从乾隆年间开始贩卖茶叶,长达150多年,并开辟了一条可以媲美丝绸之路的茶叶商道。在当时的茶叶贸易中,常家份额占据了四成之多。
清朝中期,蒙古地区的商品交换几乎全部掌握在晋商手中,如大盛魁、复盛公等商号。祁县渠家、平遥李宏龄等把生意扩展到了全国,甚至发展到了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此时,晋商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金融集团。清末,晋商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变,他们为了适应商业贸易的需要创办了票号,从而成为国内金融业的霸主,并成为清政府的财政支柱。
昔日的“走西口”改变了万千人的命运,促进了蒙汉的民族感情,也使地贫干旱的晋西北地区成为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的商业流通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