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被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赞为“中国第一国宝”。东大殿的唐代木构建筑、泥塑、壁画、墨迹等,无不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世人称为“四绝”。
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的佛光新村。寺内共有殿、堂、楼、阁等120多间建筑,其中东大殿7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7间为金代建筑,其余建筑均为明清时期所建。
据史料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相传,当时孝文帝拜游五台山。天色近晚,他忽然看到山西面闪过一道绮丽的光,孝文帝一路追去,循着光找到此地,遂让人建了最早的佛光寺——3间佛堂与僧舍。后来,唐朝的法兴禅师曾在寺内建了弥勒大阁,高达32米。当时佛光寺僧徒众多,声名远扬。唐会昌七年(845),唐武帝大举灭佛,佛光寺也难逃此劫,仅剩下一座祖师塔。直到唐宣宗继住后复佛法,佛教再次兴起,至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才得以重建。此后,历朝历代都对佛光寺加以修葺。
1937年,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通过对佛光寺的深度考察,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一国宝”,从而使得这座深山之中的千年古刹的价值重新被世人认可。而梁思成先生之所以如此评价它,是因为佛光寺打破了日本学者曾提出“在中国大陆上已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
从五台县向北走去,如同踏上了穿越历史的通道。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三山环抱、绿树遮掩中的佛光寺。这里异常幽静,周围松柏遮天,绿意盎然。佛光寺建于半山坡之上,坐东朝西,三面环山。全寺共有三重院落,分别建在阶梯式的台基之上。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也是寺院的最后一重院落。它位居寺内东向山腰,雕佛古朴,居高临下,俯览全寺。东大殿是唐大中十一年(857)修建而成,位于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梁思成曾说此殿“斗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东大殿的屋顶平缓,用青瓦铺在上面;殿顶脊是用黄绿色的琉璃烧制的,色泽至今依旧鲜艳。据了解,东大殿的斗栱断面尺寸为210×300厘米,是晚清斗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3.96米,这在宋代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是找不到的。人们还曾在大殿的门板后面发现过唐朝时的人们游览此地所留下的赠言。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达到五间之多,在佛坛上有35尊唐代彩塑,高矮大小不一,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文殊菩萨等塑像33尊;另外相对小一些的两尊塑像也很特别,其中一尊是建殿的施主“宁公遇”,另一尊是建殿的主持愿诚和尚。不仅如此,在大殿的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雕塑的罗汉,原有500尊,如今仅仅剩下了296尊。佛像端庄,菩萨闲适,供养者虔诚,金刚怒目,威武而雄健,显现出唐代佛教鼎盛时期的艺术成就。
东大殿的墙壁有唐代壁画十多平方米,上面描绘的内容都是佛教故事;壁画上有上千个人物,他们的衣纹流畅,画得都很细腻,表情生动。
大殿的四根梁柱下,还有很多唐朝人所遗留的题记,仔细看来,都是一些名人雅士之作。千年已过,但唐人珍贵的字迹依旧清晰,比如“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功得主故右军中尉王”等。
再往前走去,便可以看见一座砖塔。这就是寺僧们所言的祖师塔。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可惜的是唐代灭佛时,佛光寺曾被毁的仅仅留下这一座砖塔。这也是我国北魏时期仅存两座古塔之一。
佛光寺的精华远不止于此。东大殿北侧的文殊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殿内佛坛上有文殊菩萨、胁侍菩萨等7尊塑像,在殿内墙壁上还有245尊罗汉彩绘。
“千年古刹一时静,岁月长河贯古今。”如今,人们早已听不到这里的声声钟鼓,听不到琅琅诵经声,这里也不允许点燃香火。与其他的千年古刹相比,佛光寺给人们更多的感觉是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