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苑新篇章
18363200000008

第8章 低碳环保意识 从这里启蒙——浅谈第一学段学生环保意识的渗透

泉州市安溪县感德中心学校 王清莹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目前低碳、环保成了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低碳与我们生活的地球息息相关,而上海世博会又在全球气候变化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举办,将传承世界博览会的传统,不遗余力地倡导、传播节能环保理念,交流、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引领人类未来生活的生存模式。只有大力宣传低碳知识,让大家都有一个意识,注意生活中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的细节,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好。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共有四篇文章。《两只鸟蛋》写的是“我”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在妈妈的劝说下,小心地把鸟蛋送还鸟巢的事;《松鼠和松果》写的是松鼠产生“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会连一棵松树也没有”的想法之后,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在土里埋一个,来年春天,就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的故事。这两篇文章倡导了索取与回报的环保主题。《美丽的小路》写的是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美丽的小路,因为没有打扫,成了肮脏的路,在兔姑娘和鹿先生的帮忙之下,一条干净美丽的小路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故事;《失物招领》写的是孩子们在参观植物园之后,丢下了一些果皮纸屑,在唐老师和张爷爷的启发之下,领回自己的“失物”,把它们送到果皮箱的故事,倡导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意识。这四篇课文,编排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可谓是较早地渗透了环保意识,在一年级学生的心中播种下了环境保护的种子。在教学中,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情境体验,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两只鸟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通过动物悠然自得的生活,与人类和睦共处,给我们人类带来无限乐趣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美丽,感受爱护动物的必要性。要紧紧围绕“觉得好玩——小心地送还”这一变化,体现对生命的珍爱,抓住妈妈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等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想象:外出旅游时,妈妈找不到我们时,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到大商场购物时,找不到妈妈,那时候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通过情境体验和换位思考,让学生产生爱护自然、爱护生命的行为。

二、问题创设,唤醒呵护自然之心

《福建省小学语文新课程要求》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雨露,为我们提供新鲜空气、可口食物,我们生活所需的一切,都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但大自然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遭受缺水少粮的困境。如何在孩子们中渗透“既可以向大自然索取,又要学会回报大自然的馈赠”的教育,这些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松鼠和松果》一文写到:“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我在执教完这一课文时,提出:“小松鼠懂得回报自然,我们要怎么做呢?”这下,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吃菜的时候,把菜籽播种在自家的菜园里;有的说要节约用水,洗脸水可以用来浇花、冲马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没有了粮食,那我们吃什么呢?让学生初步学会思考自己的生存环境,进而让学生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我想这样的渗透远比简单的说教好得多!

三、清洁家园,激发参与环保热情

《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根据语文学习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相机开展适宜的校内外活动,如‘我是社区小小环保卫士’、‘我是校园小设计师’等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热情。”

当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们把本该由孩子来做的一些事情包办代替,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碗筷有人洗,房间有妈妈帮忙整理……久而久之,在他们心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意识:清洁家园环境卫生那是大人的责任,与自己无关。因此,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教师可以小路的变化(美丽——肮脏——恢复美丽)为教学线索,让学生从文中“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感受小路的美丽,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小路为什么会变肮脏呢?原来,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就没有人愿意动手打扫小路,小路堆积了很多垃圾,许多苍蝇飞来飞去,小路变得肮脏了。他们会认识到:没人参与劳动,是小路变肮脏的原因。后来,在鹿先生和兔姑娘的帮助下,小路又恢复了美丽的面貌。鸭先生在课文结尾向我们发出呼吁:“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平时我们的家庭中,清洁卫生是谁在负责,我们是帮忙还是袖手旁观?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要怎样做?从而在学生心中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意识:清洁家园,你我有责。同时,利用学校卫生大扫除,构建绿色家园的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通过学校环境面貌的变化,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起他们参与公益劳动的热情,培养环保的意识。

四、综合活动,培养环保良好习惯

朱熹说过:“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失物招领》一文文笔清新,读来让人不由感觉构思之巧妙。课文写的是同学们到植物园去玩,乱丢果皮纸屑、饮料罐,唐老师严肃地告诉同学们:“张爷爷在草地上捡到了同学们丢失的一些东西,请丢失东西的同学来认领。”同学们从“都说没丢”——“主动认领”。唐老师和张爷爷无疑给孩子们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节环保教育课。教学时,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知识,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说说我们班的卫生状况”、“校园环境卫生大家说”,同时结合第十一课《美丽的小路》中的综合实践内容“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成因、去向以及一些处理垃圾的知识。当然,教师应该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去收集、了解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办法——综合利用(金属、塑料、玻璃)、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和堆肥(剩饭、骨头、菜根菜叶)。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生活”告诉人们,你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已经在不断地渗透着环保意识,我们老师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把环保意识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出富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未来公民。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