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苑新篇章
18363200000035

第35章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激发学生有效学习

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港头小学 郑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技术在语文学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为改变教学观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实践证明,由于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参与,使得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等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也产生了探求科学知识的愿望,让学生们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

一、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学习

入选小学语文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优美的语言文字如果没有直观的视觉形象,学生领会是比较困难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其变成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小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多媒体课件能够展示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生动形象的图画,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脑海里,在学生的内心产生感情共鸣。如《林海》以优美的文字描写大兴安岭的秀美的风光,而关于大兴安岭的影片和图片资料随手可得,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将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加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理的顺序,在教学岭、林、花的不同特点时放映不同的多媒体课件材料,使学生进入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课文内容,训练了想象、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让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文章情境,激发学生乐学

多媒体课件技术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如教学《第一场雪》时,由于学生没有见到下雪的情景,南方的学生更没有看到过雪,上课时,当教学到“下雪”时,用课件播放“下雪的情景”让学生欣赏,学生个个都露出惊喜的神情,个个都能入情入境地学习。对于学习写景的文章,运用课件展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们全神贯注的眼神中,可见运用课件有一定的效果。同时,直观、形象的雪景图和文中优美的语句都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所学的语文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这样做,有效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

三、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凸显学生个性

语文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外因,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满、更为深刻。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空间,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如教学《鸟的天堂》时,用课件展示“大榕树”、“众鸟纷飞”的情景。美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配上优美的乐曲,学生仿佛亲眼所见。这样,优美的语言与壮观的景象相结合,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也就容易多了。学生已经进入到了课件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知识。同时,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精彩片段也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内化了语言,为提高习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课件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起来,为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优势,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沟通课堂内外,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如教学《詹天佑》这课中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时,用课件展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中部凿井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模拟图,形象、直观。学生看了之后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问学生能否想出其他的办法开凿隧?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解决火车爬陡坡的难题?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争着说出许多解决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解决了难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而得到感受的词语、句子,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科学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学生如何达到学习目标为中心,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乐于学习,学得有效,使多媒体课件发挥语文学科开发智力的作用,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