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苑新篇章
18363200000018

第18章 随文小作 妙笔生花——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微探

厦门市翔安区金柄小学 蔡秀治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小练笔,顾名思义,就是小的动手练笔,不必成篇。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精髓,又能抓住学生心有所感的瞬间,使他们心中的灵感变成一串串跳跃、生动的文字,而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例子,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的引发点,把语言形式的转化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有话可说,在不经意的练笔中培养写作乐趣,夯实写作基本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随文练笔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阶梯,是达成“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那如何引导、升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把握教学契机,激发学生随文练笔的空间和欲望呢?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借鉴典型,实现语言的迁移创新

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语言凝练,在写作技法上各具特色。有的选材精当,有的构思奇特,有的立意深刻,教师如能把这些典型找出来,并付之于仿写式的小练笔,往往能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应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以笔者曾教过的《太阳是大家的》一文为例,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我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节的样式填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把____________________,

她陪着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填空式的仿写,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在练习时,我不断地鼓励他们,不少学生居然也写出了各具特色的“小诗”,下面是班里一同学的“小诗”: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禾苗往绿里涂,

她把白云往红里照,

她陪着我茁壮成长,

把快乐洒到我的心窝上……

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从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形象,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造了文本的再生资源。这正是语段体验领悟上绽放的活力,显示的无穷魅力!

二、转化运用,领悟文章的丰富内涵

文本语言要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必须通过反复地实践。转化运用就是改变文本原来的叙述描写角度,将文本以新的视角呈现。写景的文章,可用导游法;写人的文章,可用评价法;写物的文章,则可用自述法等等。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鸟的天堂》、《长城》、《颐和园》等课文时,可设计写广告词、做宣传报等富有时代气息的练笔。

再如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牡的《山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诗句意境优美,形象生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些古诗词改写成别有一番情趣的现代文。如一学生把《望庐山瀑布》改编成了一个小故事:

话说李白与汪伦分手后,一路乘舟东游。这天,他来到江西,听说这里有座庐山非常美丽,于是就泊船上岸,来到庐山游玩。才到山脚,老远就看见一个醉汉提着酒瓶从山上下来,边走边唱:“祖国河山美如画……”李白走近一看,这不是好友杜甫吗?杜甫这时也认出了眼前站着的正是诗仙李白,忙说:“快,快去看看,山上那瀑布可壮观呢!”李白听了,三步并作两步,爬了上去。只见瀑布从香炉峰上飞流直下,美丽极了。他无法抑制内心澎湃的诗意,禁不住拿出身上那瓶“泰山特曲”,边喝边吟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结合《赠汪沦》这首诗,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构思出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不但是学生深刻理解感悟教材内容的必然结果,还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的:“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三、移情入境,涌现情感喷发的动机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的精当讲解,学生的熟读领悟,都会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之中时,便有许多话要说,而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如笔者在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当全班学生都在为宙斯的残忍感到义愤填膺,为普罗米修斯的大无畏而佩服得五体投地时,我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随文练笔:这个时候,你的心一定涌动着一种情感,能不能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

结果,学生写得相当精彩,有写给宙斯的,有写给普罗米修斯的,个个深情满怀,表达了自己内心那份最独特的感受。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道:

宙斯,你太残忍了!你的身体里根本没有心,最严厉的惩罚应该用到你身上,因为你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而普罗米修斯,我们需要他,尽管他的地位没你高,魔力没你强,但他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完美的神。

这是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的声音,这个声音只有通过深刻的理解才能迸发,而此时的随文练笔却给了学生一个宣泄的窗口,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再如《从现在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听了议论纷纷。”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议论纷纷”的含义及课文内容,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师:假如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猫头鹰的命令,你会怎么议论呢?

(学生的回答真可谓是精彩纷呈)

生1:天哪!让我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这不是把我的作息规律都打乱了吗?

生2:是啊,虽然白天也可以睡觉,但是毕竟睡不好。白天睡不好,晚上还要做事,这种生活也太煎熬了吧。

生3:难道它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它是不一样的吗?为什么非得强迫我们都跟它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做事啊?

生4:苍天哪,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居然让我碰上了这么个万兽之王!

……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议论纷纷”啊!利用这种移情入境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故事,真正地走进故事中去,不但激发了孩子们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适时地进行了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更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

四、填补空白,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课文中有许多放飞读者思维的空白点,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让学生填补这些空白,对全面完整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练笔也可以是填补空白的有效手段,抓住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抒写言外之意,体会韵外之致,能更深层次地感悟、理解文本。如《去年的树》最后一节:“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它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这里的“睁”、“盯”、“看”读来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空白。有的学生写:“树大哥呀树大哥,我总算找到你了,可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呢?”有的写:“你真是那棵大树吗?你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吗?你看,我为你唱歌来了。”也有的写:“你听到我唱歌了吗?好听吗?可惜这是最后一次了。永别了,我亲爱的朋友。”叙述虽只是寥寥数笔,却感人至深,让人为之动容。

再如学完《小木偶的故事》后,学生对小木偶的遭遇充满了同情。笔者即时启发学生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新的结局,构思新的情节。于是在他们的笔下,小木偶有了精彩离奇的人生。小珍同学笔下的小木偶被富有的好心人收养,勤奋学习,考上了世界顶尖的哈佛大学;小松同学笔下的小木偶在旅行途中,与哈利波特交上了朋友;小婷同学笔下的小木偶成了科学家……学生将自己鲜活的思想融进了童心、童趣、童真,抒写着他们精彩的内心世界。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见缝插针,又与课文“血肉相连”的随文练笔,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活用表达技巧,吐露自己的心声,并让学生习作有根可寻,有样可照,读得轻松,写得愉快。相信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巧妙设计,坚持不懈地进行随文练笔,最终一定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