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苑新篇章
18363200000001

第1章 精彩 源于解读——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初探

福州市晋安区鹤林小学 陈青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经过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老师们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永远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教师自己品出味道,之后灵活地驾驭课堂,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使学生获得感受的同时,绽放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彩。

一、文本解读的基本内容

(一)了解文本思路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一篇教材不仅具有明确的文意,而且具有鲜明的思路。根据文路来把握教学主线,可以使文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因此要摸清作者思路,这样理解教材才透彻。

(二)感悟文本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要从语言入手,揣摩品鉴,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潜心会文,披文入境。既掌握丰富、活泼的语言,又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感悟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

(三)明确文本立意

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是无“意”之作。“意”在文章中起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为此,解读文本要深挖文意,透过表面找出隐藏在语言后面的内涵。在备课时,应多方面查找资料,辅助对文本的理解,丰富自己对文本的了解。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解读,又是一种有宽度的解读。

(四)体会文本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引领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欣赏美的内涵,这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应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文本、欣赏美的风景、品味美的语言、积淀美的精华,延伸审美的兴趣。

二、文本解读的基本策略

首先,对教材的解读既要立足于教材,还要高于教材,跳出教材,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教材,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熟练地驾驭课堂。其次,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1.走近作者解读文本——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

解读需要多元,同样也需要遵循文本的价值取向。文本价值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的时空环境,它都不是一样的,有时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它总是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为此,教师在提炼时,要把它放在一个大时代的广阔背景下,与时俱进,多些思考,多些师本对话,挖掘文本内涵,赋予文本以时代鲜活的思想。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丑小鸭》一课,文本价值取向可以是体现关爱;也可以是说明成功是艰难的考验后不灰心取得的;也可以说明人总会发展变化的;甚至可以体现不见风雨哪见彩虹的哲学思想。

2.走近编者解读文本——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

作为教师,不仅要自己读懂文本,还要分析该文在编者的眼里处于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更要解读编者编本册教材时设定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重点。在此基础上,再次解读文本,找准字、词、句、段、篇训练的内容、重点、难点,切实明确编者的意图,明确文本的教学要求。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是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燕子专列》就编排在这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编者旨在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同时初步了解环境描写、点面结合手法对表现人物品质、衬托中心的作用。

3.走近教师解读文本——悟出读者的独特理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需要“透过纸背读文章”的能力,让语文教材不再是一叠冷冰冰的印满铅字的纸张,而是一幅生动的画、一首优美的歌、一出感人的场景。教师对教材有着独到的理解,才能轻松地带着学生去潜心会文,去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中,“天高地阔地吃起来。”这个句子是教学中的难点。“天高地阔”,以学生的角度来审视,不仅看似矛盾,而且读来拗口,其实它所传递出的乡下人家那独特的意境却绝非仅凭字面能理解的:这个语句不仅表现了乡下人家门前晚饭时视野的开阔,还把人们用餐时的舒适惬意,聊天的内容海阔天空,心情的悠然自得,质朴浓烈的生活情趣,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向往这些信息都传递给了读者——

抬起头,扑入眼帘的是天边那绚丽的晚霞,还有一群群归巢的鸟儿;眺望远方,掩映在绿树红花丛中的农家小院参差错落,鸡鸭们在悠闲地觅食;环顾四周,青青的竹子悠悠摇曳,朴素而又华丽的小花清香扑鼻;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走了人们一天的辛劳……在广阔的天地中,他们聊天的内容也是天南地北:家中孩子的学习、村里的新鲜事、国家政策、天下要闻,这一切,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清新质朴的田园风景画面……

4.走近学生解读文本——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全国小语会理事、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先生指出:“小学语文还姓‘小’。”因此,教师在要懂得弯下腰来看教材,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掌握难易程度,依据文本特点,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角度出发,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一句是对中午时分日月潭美景的描写。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句话显得比较抽象,因此就需要我们在解读教学目标、解读学生能力的同时,对每一个词进行充分的预设:由理解“清晰”一词入手,接着播放日月潭风光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此时此刻,你看到了眼前哪些清晰的美景?”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生活体验、调动认知经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描述“太阳高照”“湖水碧绿”“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的名胜古迹”所展现的旖旎风光,这样,学生不仅对“清晰”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文本这一凝练的语句的品味,日月潭的美就具体形象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

5.走进学科解读文本——凸显语文的本体特征

语文课应该体现出语文味,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力挖掘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面对语言文字,认真倾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中,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而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选择、整合,并精心设计学习板块,让学生在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整体的和谐发展。

课堂上如何上出浓浓的语文味?笔者在上《月球之谜》一课时,颇有感受——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像这样的文章很容易上成科学课。这篇课文虽然散发着科普知识的光芒,但其文字优美,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秘,不失语文的本味。我认为,对文本把握应做到:正确定位,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

全课教学可以以“谜”为线索展开——

第一部分以“遐想”一词激发、放飞学生的想象,进而理解遐想的意思并读出遐想的韵味。

第二部分紧扣“奇异”组织教学。启发学生体会“却”“满是”“任何”“一片荒漠”等词传递出的讯息,联系生活畅谈地球自然景观的魅力和生命繁荣的景象,与月球上寂寞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有关环形山和宇航员行走的内容,对月球作出个性的评价——你能说月球是个( )的星球吗?最后回扣“奇异”了解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既加深了对重点词的理解,扎实有效地训练了中年级学生对段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第三部分在了解月球的不解之谜时,感悟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理解“费解”一词的含义时,用__________“真令我费解啊”的句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三个标点——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教学,训练学生感悟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就达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的学科特色。

实践证明,这几个点的训练抓住了文本的特点,是扎实的、有效的,学生在这些训练中增强了语感,品位了文章的语言,揣摩了文章的表达,具有浓浓的语文气息。

6.走进社会解读文本——构建生活化学习体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往往与教材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要根据这些实际,设法在生活实际和教材间铺设桥梁,在凸现学科特色的同时,善于挖掘文本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生活场景,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或编织成一个个戏剧性的场景,或描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文本的情感具象、立体起来,由此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构建情感丰富的课堂。例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题材的《大瀑布的葬礼》、《只有一个地球》等课文,都可以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现实的严峻,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崇尚环保的热情。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磨’课千遍也不厌倦。”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好课是‘炼’出来的。”这里的“磨”与“练”直指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能力。不迷信教参,用我们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不依赖课件,引领学生走进文字中去品味、去涵咏。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我们的人生定将轻松地与精彩相约!

(本文获第六届“快乐语文”杯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