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18362200000029

第29章 其它因素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

在实践过程中,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再强化掌握几门技能。这种以技能代素质的认识是偏颇的,不正确的。这需要了解两者的区分与联系。

素质是指先天具有加后天培养的人的基本品质,其内涵较广泛,涉及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各项基本因素。技能则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反复练习形成的顺利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因此,素质与技能是一对不同的概念范畴。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技能表现形式为活动方式,而素质的形式很丰富,它可以是某种结构或机能如身体素质,也可以是活动方式和其他形式;技能是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行为活动方式,而素质包含先天后天两方面因素;技能体现一定的专业性,素质表现出更多的基础性、发展性;素质是发展技能的基础,技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人的一定的素质”。

所以,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为素质教育;而以培养人掌握技能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称为技能教育。

素质教育以人为出发点,发展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品质,强调基础性、广泛性、发展性。操作与评价遇到的隐性成分多而复杂;技能教育是通过训练使人掌握一种或几种专门的技术,具有专一性、继承性,实施和评价的操作性强。这是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的最主要分野。

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素质是技能发展的基础,技能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以技能教育为载体,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做为核心,坚决防止素质教育简单技能化。

二、素质教育与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是指学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校某些方面的潜能、优势充分发挥而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与特征。这里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是“通项”因素——加强建设、强化规范,创造基础条件,建立一个较高的起点,它含有人、财、物、常规管理等;二是“强项”因素——大胆探索,认真实践,创造必备条件,使自身个性优势达到区域范围内的制高点。它包括必须有一位有“个性”的校长、有一定数量在某些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教师、有一个贯彻特色教育的内部环境和氛围等。另外,有的学校的基础虽差,但在某个方面出众,表现出某种“特长”,这也可以说是特色教育。

无论是整体优化基础上的风格化,还是一般基础和较低起点上的个别性、特长性,它们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均为途径与目标的关系。整体优化基础上的风格化特色教育,毫无疑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而较低起点上的特长性教育,则可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的突破口。

三、素质教育与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是教育理论界针对我国教育中把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与培养选拔尖子学生对立起来的现状提出的一种理性看法,一般被认为属应试教育范畴,是应试教育中的一种极端模式。它不仅面向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只面向个别升学有望的尖子生,其任务是选拔他们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这种模式在经济落后、教育不发达、师资水平较差,且升学文化又十分浓烈的地区或历史阶段表现得尤为严重。其最大弊端是面向极少数,抛弃绝大多数,在教育目标上只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数。

事实上,英才教育错就错在是一种极端模式,其与重视英才、善于发现并培养英才并不是一码事。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正确理解并用好“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而要贯彻和落实好“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关键是要搞好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的观点认为:要处理好尖子与一般、少数与多数的问题,必须以素质为尺度,以基础为重点,以整体为目标,尊重个性,发挥潜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反对片面的应试型的英才教育,但素质教育也重视英才。素质教育应与对英才的教育有机统一,基本精神是整体优化,发展素质,弘扬个性,各显其能。

四、素质教育与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相对于物质投入为基础的物质观经济而言的。知识经济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产品的价值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主导地位。

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因素的大小,包括知识的多少、高低、快慢、宽窄、是否管用等因素,这从一个极重要的角度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善于涉猎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知识结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改革必须深化,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用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这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选择。

面向知识经济,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师要努力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善于了解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新变化,掌握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在教法上要大胆改进,勇于创新,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和网络化,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观念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变,当前汹涌的教改浪潮是社会变革的一种缩影,也是社会传统文化观念产生裂变的具体反映。既然如此,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的确需要一种适宜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支持。目前,我国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考试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的怀旧心态、封闭意识和惯性心理倾向较为严重。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挑战,需要进行相关的社会配套改革,尤其是注重以新的社会存在改变旧的思想意识,再用新意识的趋动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使素质教育能够在良好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中发育、生长、壮大。

六、素质教育的实施与物质条件提高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活动”,跟其他物质生产活动一样,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模式并非“空中楼阁”,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单是意愿和观念所决定,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要使素质教育由理论形态转化为操作程序、实践形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创造素质教育生长和发展的一切有利条件。教育的物质条件应当包含课程教材、师资水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教育物质条件提高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创造活动与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的环境和过程的各因素不断完善和最佳组合的过程。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出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素质教育运行的保障体系。

当前,要特别注重清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进而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主导,构建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在这个前提下努力提高教师素质,造就一大批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群体,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科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改革;按照“科学化、未来化、多样化、综合化、实践化、人格化”等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课程改革,构建既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教材体系,并以教材为核心,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度重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将其融进学校模式和课堂模式的改革;积极研究、改革人事制度、升学制度、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有步骤、有系统地不断深化制度层面上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促进素质教育运行的外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