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18362200000027

第27章 非智力因素与素质教育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直接渗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最重要表现。非智力因素则是指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过程的总和。它的内容很广泛,通常包括:

1.观念水平的价值意识

自信心、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

2.一般水平的价值意识

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3.意识的心理背景,心理状态、性格、气质。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够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推动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智力不一定相同,原因在于低智力者可以通过增加学习时间和强化学习过程加以弥补。调查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的协调配合,能使学习效果提高60%左右。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挖掘人的智能潜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情商与智商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一批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能力的过程中,相继提出了相对于智力因素的非智力因素概念。1991年,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琼·梅耶在秉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绪理智力”的概念,用以描述通过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控制而使自己取得了事业成功的能力。情商概念与智商概念相对应,逐渐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研究表明,就个人的内因而言,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其余的80%则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情商因素。

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都证明,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运用受情商的影响很大,高情商者比低情商者更容易发挥潜能和取得事业的成功。对于情商高的人而言,外在世界充满着光明和希望,他们情绪稳定,能保持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精神饱满、乐观,适应力强,对外界没有过分的苛求,对自己有恰当地估价,不受外界的评论影响而膨胀或缩小自己。据认为,情商开发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

不少实验表明,人类个体智商水平的差距并不大,然而教育活动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那么地明显,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非智力因素。

当前,很多学校都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全面培养”的某些任务得不到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最终成为泡影。比如,在政治课上和政治活动中没有把非智力因素培养引入进去,没有诱导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动机,并以坚强的意志去实践,最终导致一离开学校环境,一切就马上“失效”;很多事实证明在文化知识传授上也离不开非智力因素培养,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未必是智商差的学生,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差异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同样,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离开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无法实现。因此,非智力因素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运用情感手段实施素质教育

从情商与智商的相互关系中我们认识到,情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起着一种价值取向的作用,虽是一个无法概念化的复杂的结构系统,但无论何种情感都反映了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利害关系。情感的变化可以推动或抑制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影响和制约认识活动发展的方向,它能够成为主体活动的催化剂,使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提高到一种自觉状态。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导学生的情感,善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防止其自暴自弃,要尊重学生情感,防止偏见、歧视和情绪对立。

(三)要将非智力因素培养与主体性教育、个性教育、素质教育等因素联系起来,注重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整体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