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山川秀美话桑麻:固原生态农业建设巡礼
18354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长 杨少青

由宁夏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作家、宁夏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书画摄影家共同编撰的《山川秀美话桑麻——固原生态农业建设巡礼》和《春度六盘——固原生态农业建设书画摄影集》同时与读者见面了。这是宁夏文史馆联合民革、民盟、民进、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共同组成的“固原生态农业建设考察团”于2006年7月冒着酷暑对固原四县一区生态农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之后,撰编的两本建言献策的著作。它是宁夏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实现多党合作、共谋发展之策,并且也是同绘美好蓝图的一次成功实践的结晶。

看过这两本书,我相信读者会对“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带来的变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这里,我不想多费笔墨,我只想从西海固历史与现状的对比中谈点自己的感想。

固原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于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0倍。其实,据专家考证,早在秦、汉、唐、宋时期,这里水肥草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是匈奴、羌、戎、党项等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好地方。从元朝开始,这里的生态不断遭到战争、地震、洪水、垦殖、焚烧、砍伐等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十年九旱、风沙肆虐、赤地千里,生态每况愈下。从元朝到20世纪末的700多年中,这里累计发生旱灾达150多年。1876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曾上书光绪皇帝,“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当时西海固地属甘肃),后来,西海固便以“苦甲天下”闻名于世。直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粮农组织曾将这里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中央作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战略决策。固原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开始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业热潮中。200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作出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恢复生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造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一整套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决定后,固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发扬“三苦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仅仅用了4年时间,已在生态环保、特色农业、劳务输出,生态移民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将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50多万人口数量降低到目前的5万人。

这是一件可以彪炳史册的大事!其间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里不做圈点,留给文艺界的朋友去感受吧。

从2006年开始,自治区党委与政府又启动了“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这一工程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固原建设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农牧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区域内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到那时“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将会变成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此为序。

2007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