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然辩证法概论专题研究
18344400000005

第5章 专题三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类产生于自然,又以其能动性反作用于自然,人类凭借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社会文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导致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人类必须理性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物种之一。自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以后,世界的历史就可以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人类的出现不仅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大飞跃,而且对除人之外的那部分自然界而言也有重要意义。人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又受到来自人类的极大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自身,但无论如何,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当人与自然之间出现裂痕时,人类就受到了来自自然界的教育。因此,为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未来,人应当学会尊重自然、呵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迫切需要。

首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人和自然是一个联系的总体。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必须依赖于自然界。人类生存在自然界这个大家庭中,依赖于自然环境,取之于自然资源。离开自然界,人类就不能生存。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界又有反作用。恩格斯曾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1)然而,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反作用不能违背客观的自然规律。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强调:“人和自然都受同样的规律支配。”我们如果片面强调改变自然,过分要求自然来适应自己,而忽视自己首先要适应自然的一面,就是违背自然界客观规律,就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主观唯心主义,其结果必然是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与惩罚。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做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或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自发地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对自然界产生了深刻的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完全异己的后果。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明显地干预了自然界自身的调节机能,破坏了人类自己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条件,在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不协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特大洪灾、海啸、地震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的产物。

其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迫切需要。“全球性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现阶段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出现,同人类发展中的一些客观过程,特别是同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有关。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电子学和生物技术所引起的加速变化,一方面为人类积极性的发挥,开辟了新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开拓了有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正因为它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使之成为一种堪与自然界本身的威力相比拟的强大力量,大大扩大了人类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人类对它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就引起了影响人和人的未来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相互纠缠、相互联系,难解难分地集成一团。它们在规模上具有全球性,在性质上涉及全人类的利益,在解决时需要全世界范围内协同一致的努力,所以被称为“全球性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美国学者米都斯等人曾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视为“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3)。这五大问题正是全球性问题的要害所在,而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当然,从人类的前途考虑,我们绝不能听任人与自然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我们应该寻找一条道路,使人类能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长远地发展下去;也使自然界确立新的平衡机制,进而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这条路便是协调发展之路。

总之,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说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和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总需求超过自然界承受能力的原因,还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一面,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而酿成的苦果。这说明,人类在自然界中能取得多大的自由,并不纯粹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而是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程度。因此,从理论上讲,正确地认识和协调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关系,就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能动性是主体(人)的能力,受动性是客体(自然界)制约主体的一种表现。协调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实际上就成了主体和客体如何通过协调来更好地发挥双方巨大潜力的问题。

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并非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对自然环境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而是意味着人类没能正确处理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或者说,人类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的同时,没有相应地推进对于自己无法摆脱的受自然界制约的认识。实际上,要使能动性得以正确地发挥,必须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前提。此外,改造自然必须以正确地认识自然为基础,否则改造自然的活动就可能因其盲目性带来不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的灾难性后果。所以,要调整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地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除此之外,还必须调整曾经长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欲望,人们洋洋自得地以自然界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自居,开始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全然无视受动性的存在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最后也祸及到人类自身。实际上,当前出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不协调,只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是由于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被自己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冲昏了头脑而过分自我陶醉的结果。

当人们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和惩罚的时候,也就受到了自然界的教育。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了这样一种观念上的进步,也就使人和自然关系的调整成为可能。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之外,还必须通过努力去调整自然界本身的平衡。自然界的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打破这种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同时,必须更加自觉地建立一种新的平衡,而不是把它留给自然界本身。在自觉建立自然平衡方面,人们已经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并已取得相当成功的进展。如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进行环保教育、制定必要的法律来约束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等等。

其次,从客体方面来看,全球性问题所暴露出来的人口激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是否已到了人类社会所无法承受的极限呢?事实并非如此,就拿资源来说,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实际上是说明了人类对其利用的一种历史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种种因素的限制,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也将扩大。在当代,科学技术使人类已将人工自然的领域拓展到宇观世界和渺观世界,新的自然资源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在不断地被发现、被利用。所以,自然资源面临全面枯竭的议论是不符合实际的。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是如此。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并造成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对这个问题应作具体分析。环境和生态后果与人类改造自然之间的关系,早在1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之所以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越来越严重,从根本上讲还是人为原因。也就是说,表现在客体方面,根子却在主体方面,即主要决策者更多地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和生态效益。事实上,各种各样的防污和治污技术早已具备,但因需大量资金而难以推广应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有限的资金急于投到经济发展中去,对环境问题往往不予重视。此外,有些污染后果是跨区域、跨国界的,有些污染由于滞后效应,一下子难以被发现而不可能及时处理,致使环境问题出现了当今这样的局面。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它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观念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才导致今天暂时得不到解决,这说明,只要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自然界本身是不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的。

人类历史证明,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受动性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但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动性,认识到这种受动性的存在,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而纠正过去的失误和协调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把自然界的报复控制到最小的程度上。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出现新的不协调和新的矛盾,人们又会面临新的挑战,并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解决这些矛盾,这样,人类就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推进人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和不断完善、拓展人工自然,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今时代,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困扰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nable Development)这个词来源于生态学,并具有牢固的科学基础,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多维的概念。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诸方面在内的多元的、多层次的进步过程,而可持续的发展不仅是现在的持续发展,而且是未来能够长期支撑和维持的永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根据这个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1)“需要”的涵义。就是对人类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和全球人们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既体现了当代人际间的公平,又体现了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公平。

(2)“限制”的涵义。就是通过社会管理机制,对向自然的索取和投入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主要是对人口增长、资源的利用、生活消费、环境污染进行限制,将其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限度内。具体来说,就是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能源、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学法则,一定要密切关注自然环境的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能破坏它们的自我平衡能力、再生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比如,物种的灭绝不能超过物种的再生,森林的采伐不能超过森林的再造,碳的释放量不能超过碳的固定量,人口的出生率不能超过死亡率,等等。如果违犯这些生态学法则,就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人类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都属于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因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

(3)“协调”的涵义。就是既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也指人类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环境污染无国界,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需要世界各国政府的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方式。它不但涉及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而且涉及作为发展源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因此,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是:

(1)公平性原则。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代内公平,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要,还要为他们创造并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机会。代内公平意味着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还世界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消灭贫困是首要任务;二是代际公平,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还后代人公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权。

(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前者,后者的生存与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发展。

(3)共同性原则。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行过程不可能是一样的。但为了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共同的,行动是一致的。因此,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应该是共同的。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导致当今全球性问题凸现的主要因素中去寻找,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进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传统的思想观念由于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一面,而忽视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的一面,其结果是导致对能动性滥加发挥。新的思想观念要求正确地看待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认识到人和自然界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把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起来。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这一精辟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因为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员,所以不能无视自然规律,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去变革自然、向自然界索取。同时,人又不能像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自然,无所作为,而应该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要处理好对自然界的适应和改造的关系。总之,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者、统治者和征服者,而是自然的管理者、调控者和协调者。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建设自己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地球健全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制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大自然的损害。事实上,拯救自然就是拯救人类自己,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自然的崩溃就是人类的衰亡,自然的命运就是人类自身的命运。人与自然只有协同进化、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发展科学技术。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科学技术的误用、滥用和恶用是导致全球性问题出现的因素之一,但全球性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解铃还须系铃人”。首先,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产生的,而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人造卫星进行宇宙考察、搜集材料,人类就不能迅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全球性的环境状况;没有技术提供的各种高精密监测仪器和现代分析技术提供的实验手段,就无法分析大气、水质、土壤的污染状况;没有计算机,人类就无法迅速、准确地处理搜集来的大量数据;没有现代化通讯设备,所得到的环境信息也不能及时广泛地传播,为全世界人们所了解。同时,也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只有首先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人才会有心情、有能力去顾及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物种的安危。其次,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探明并开发利用自然界所蕴藏的潜在资源。比如,要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海流能、潮流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水盐差能)、地热能、氢能等潜在资源,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6)再次,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创造出新的替代材料。如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纳米材料,由于尺度上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使得纳米材料的光、热、电、磁等物理性质非常奇特,从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后,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预防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效地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总之,只有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既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发展科学技术虽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科学技术却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解决局部地区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各国政府合作协同,共同解决。然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国家政策,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障碍。如少数发达国家不是把科学技术用于解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是为其争夺世界霸权、搞军备竞赛服务。更有甚者,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一国私利,不惜发动现代化战争。仅仅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就犯下了一桩桩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行:投向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不仅令数以万计的平民顷刻丧命,而且爆炸形成的核辐射导致几代人的残疾和畸形;在侵越战争中,为了消灭丛林中的战士,美军大量使用落叶剂毁灭森林,使大面积植物在生长期落叶死亡,也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击中伊拉克的一个巨型储油库,大约700万桶石油在海面蔓延,使大批海洋生物中毒丧命;从1999年3月24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悍然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化工厂、化肥厂、炼油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有毒化学物质大量泄漏,导致河水严重污染,水生物大批死亡,野生动物纷纷逃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说明,不相应地进行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7)。恩格斯也明确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8)因此,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制度,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经途径。

(4)实行全球合作。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全球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解决。它的整体性第一次使人们认识到全人类具有共同利益,必须同舟共济,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通力合作。在开展国际或全球合作中,一个基本原则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区分责任和义务,在发展目标上有不同侧重。从责任和义务上看,占世界人口总量20%的发达国家对资源的消耗和污物的排放在总量和人均水平上却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它们工业化的历史长、规模大,不仅消耗本国的资源,而且利用技术和经济优势低价掠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有的国家甚至将自己的垃圾倒入公海或输出到别的国家。因此,它们不仅负有更大的责任,而且应该承担、也有能力承担更多的义务。从发展目标上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地区和国家,应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为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全面发展道路。发达国家主要是进一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追求更高级的心理需要和发展需要。在这里应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放在首位。这些原则虽然已经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承认,但实施起来还有一定困难。一些发达国家过分强调环境因素,用保护环境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本国资源的主权。发达国家对所承诺的技术和资金援助履行得也不太好。因此,在这些问题上既有理解与合作,也有争议和斗争,还需要人类作出艰苦的努力。

三、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将给世界带来重大影响。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完全跟着西方的路子走,也不能照抄照搬某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或做法,而应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前提条件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客观地说,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口基数大,素质低。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特点之一。虽然我国有计划地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但由于基数过大,人口自然增长仍较快,到2010年(根据2011年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3.7亿。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17亿。据有关专家推算,我国目前的资源储量只能供16亿人生活之用。按照现代化的消费水平,适宜的人口承载力只有7亿。人口增长使得我国社会发展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国民收入中1/4要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生活需求,给环境及就业等带来巨大压力。据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达1.8亿以上,农村中文盲、半文盲约占36%。人口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我国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可供开发的水资源占世界第一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从总量上说,我国属世界资源大国,但是按照人均水平,却又处在世界贫困线以下。让我们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基本单位计算,我国重要矿产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50%,且许多是开发难度较大的贫矿;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北方许多地区不足世界人均的1/30;森林为14%,耕地为32%,草地为32%,且大多数森林、耕地和草地的质量较差。据有关专家估计,2000年与过去比较,我国现有铁矿生产能力将消失10%,铜矿生产能力将消失38%,铅铝矿生产能力将消失40%。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及科技水平低,浪费情况也很严重。我国矿产资源回采率约为30%,低于国外10~20个百分点。能源使用效率不高,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品能耗量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均有40%以上。资源成为制约我国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债务沉重。由于不合理、不文明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我国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万吨,而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率仅为6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全国被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5亿亩,农田污染每年损失粮食60亿公斤。我国生态退化的历史包袱沉重。建国以来,通过治水、造林和治沙,基本生态条件在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趋势仍未扭转。但与此同时,新的生态债务也在不断增加。沙化面积至今仍以每年5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增至179万平方公里。全国约有1.7亿人受到荒漠化危害和威胁,约有2100万公顷农田受沙漠所危害,800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公路因风沙堆积而阻塞。

最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幅员广大,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份额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这些都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面对以上这些迫切而严峻的问题,我们别无他途,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同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顺利实施。

首先,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必要的战略选择,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发展是硬道理,是前提。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也就不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持续发展经济,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社会推向前进。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还表现在文化、艺术、科学的昌盛,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等。就是说,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除了生产数量上的增加,还应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政治行政体制的进步;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高。

其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口过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棘手的一个问题。人民生活的提高是以人均资源消耗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众多的人口数量,要提高其生活水平,势必导致资源消耗水平的加速增长,从而对我国本来就相对短缺的自然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推行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选择节约资源的消费增长方式,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反对铺张浪费和超前消费。同时,众多的人口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人口数量愈多,经济发展愈快,环境污染压力也会愈大。而人口素质的高低,科学、文化的发达与否对环境污染也有重大影响。一般地讲,人口文化素质愈高,科学技术愈发达,环境保护的条件愈好;反之,则愈差。目前,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比较低下,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虽然我国环境并未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同步恶化,甚至局部地区还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发展前景令人担忧。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总体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难以遏制。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努力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普及科技知识和教育,使亿万人民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再次,节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却破坏严重,消耗过大,浪费惊人,从而构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必须节约资源,实行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要加强立法,用法律规范资源的开发利用,严禁浪费和破坏;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等。我们节约的潜力很大,加上节能技改投入仅为开发新能源投入的几分之一,只要我们大大强化节能措施,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一齐上,节约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无穷。例如,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我国是日本的11.6倍,是印度的2.5倍,如果我们近期能赶上印度的话,等于使能源产量增长一倍半,因此,不能小看节约的潜力。

最后,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力争200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使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环境还在继续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的贯彻没有得到宏观调控的保证,特别是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严重不足。要想真正遏制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就要真正下最大的决心实现“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的有关保障措施。具体包括:要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并逐步增加污染治理投入;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违反环保法的犯罪行为。总之,中国政府和人民已决心要保护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和具体对策

尽管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在走向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了一些有利的条件:

首先,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次,由于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得到控制。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因素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长期以来坚持并实施这一国策,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使人口的自然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人口结构和布局有所改善,人口质量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压力。

最后,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环境恶化的速度趋于减慢。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确立环境保护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和“污染者付费”原则,改变了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颁布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1999年中央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这些措施正在促进我国的环境状况的好转。总之,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为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深知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贯彻和履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与原则,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以此作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指导我国中长期的社会各方面发展。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对策。概括如下:一是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唤起全民环境意识;二是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三是调整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五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环保事业的经验交流。总之,我国政府将继续保持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继续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工作,为追求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种种努力。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涉及到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科技观和思维方式,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全局性、紧迫性、全球性、全方位性的研究课题,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如果人们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这条发展道路走下去,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不和谐的关系,就将使人类历史发生决定性转折,使社会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从而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

阅读文献

1.[美]米都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李宝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2.[美]巴巴拉·沃德、[美]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陈嘉映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5.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

思考题

1.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为什么中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怎样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9页。

(2)[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页。

(3)[美]米都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李宝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6)郑积源:《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7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