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盛世囚徒李世民
18321000000005

第5章 痛下杀手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经典战役。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无中生有、暗度陈仓、上屋抽梯、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尽在其中。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计很少能够被人注意到,那就是——偷梁换柱!

玄武门之变的之前一日,李世民进宫面见李渊,李渊的脸色很不好看,他将一份密奏掷到李世民手里。

“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这是当时掌管天象的太史令傅奕的奏表。六月初一,太白经天。六月初三,太白复经天。这才有了这样一份奏表。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更是一个暗示——秦王当有天下,这乃是上天示警。

李世民的心中自然大吃一惊,这不是让父皇对自己更加小心戒备么?不过转念一想,父皇能把这份奏章交给自己这个“当事人”过目,说明他心中还是顾念着父子之情的。那么,他想暗示些什么呢?看这个架势,不像是认可天意,准备传位于自己的意思。那么,李渊抑或是在警告自己应该主动避让这种嫌疑,不要最后逼得他做出无奈之举。

危机潜伏在李世民的身边,李世民的将领们正在暗处磨刀霍霍,跃跃欲试。

事已至此,只好刺刀见红了。所幸李世民已准备了应对之策。

于是,李世民装作好像压根就不关心这份密奏似的,向李渊禀告了一个让李渊也十分震惊的消息:“李建成和李元吉正瞒着您淫乱后宫!”

这还了得!李渊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难看。虽然李世民近来的许多行为让他不那么满意,他也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正在互相攻讧。但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诬陷李建成的话,看上去并不符合李世民一贯的作风。

见李渊陷入了犹豫之中,李世民趁机又激愤地说道:“儿臣从来没有做过一丝一毫对不起兄弟情分的事情,今天要是因为大哥和元吉的关系杀害儿臣,那跟替逆贼王世充、窦建德报仇有什么区别?我今天含冤而死,就再也看不到父皇您了,冤魂归于地下之后,也实在是没有脸面见到那些死在我刀下的逆贼!”

过了半晌,惊怒交加的李渊逐渐恢复了平静。毕竟李世民的指控实在是事关重大,不可掉以轻心。在对李世民好言安慰了一番后,李渊表示,将会在第二天亲自召见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当面对质,给大家一个说法。

其实,李世民此行前来,想要达到的正是这个目的。整个计划的第一步已然实现。

李世民走后,李渊思虑再三,决定先召集当朝的元老重臣裴寂、萧瑀、陈叔达和封德彝等人商议对策。很显然,这几兄弟一碰面,并不是要纠缠于到底是李建成在淫乱宫闱,还是秦王在当面撒谎这样的细节问题。多年日积月累的矛盾总该以某种形式作出一个了结。

李渊当日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我们并不清楚。在此后的岁月中,李世民和李渊对这个问题也一直讳莫如深。可以想象,假如李渊说是有利于李世民的决定,李世民能百分之百地相信他所说的话吗?反过来,假如当日他所作出的决定对李世民不利,那李世民也不愿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后来都选择了沉默。

不过在当时,李世民也并不想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就这样干吧!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十余人埋伏在玄武门,弓上弦,剑出鞘,只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前来自投罗网。

李世民在李建成身边安排了眼线,李建成当然也有自己的眼线。这个眼线,就是上次索要土地未果的张婕妤。她探听到李世民的异动之后,立即派人报告了李建成。正准备入宫见驾,与李世民当面对质的李建成犹豫了,他赶紧找来李元吉商量对策。李元吉长期跟随李世民在外作战,对李世民的办事作风自然更为了解。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建议取消上朝面圣的打算,集合兵马以防不测。

假如说刚才李建成心里还七上八下的话,此刻听了李元吉的话,他反倒镇定起来:“玄武门的兵马都在我们手中,有什么好怕的呢?越是这样,我们才越要找父皇问个明白呢?岂能不清不楚地躲起来,这不是正中他人下怀?”

李建成一口否决李元吉的建议自有他的道理。李元吉这个弟弟,在哥哥们的眼中,向来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形象。除了一身蛮勇,真的是文不成武不就。李建成拉拢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实际上,李建成打心眼里看不起李元吉。李元吉几次三番地在李建成面前献计献策,几乎一次都没有被他采纳过。今天也同样如此,哪怕李元吉的主张再有道理,李建成也必然会下意识地加以拒绝。

而且从表面上看,玄武门的兵马确实是在李建成手中。掌管玄武门门禁的,乃是中郎将常何,李建成心目中的铁杆亲信。有了这一重保障,李世民和手下的那么几个随从就是再勇猛过人,又能在玄武门掀起什么大浪来?

就这样,李建成与李元吉轻身简从地打玄武门方向向内廷进发。不过,或许是出于直觉,刚走到玄武门外,李建成便勒住马头,踌躇起来。考虑了一会之后,他拨转马头便准备返回东宫。

岂能让他跑掉,这一跑,不是前功尽弃了么!

李世民急忙从后面赶上,连声招呼二人回来。果然有人闻声回过头来——是李元吉。

他张弓搭箭,对准了李世民。

然而,意外发生了,素来以臂力过人著称的李元吉连着拉了三次弓,竟然都没有拉开。

就在李元吉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李世民也张开了弓,嗖的就是一箭。

这一箭,不是奔着李元吉去的,而是直射李建成。电光火石之间,李建成翻身落马,就此殒命。

可能到死前那一刻,他都还没有完全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李建成落马的同时,尉迟敬德等人也一同从玄武门外两侧的北衙中杀将出来,把李元吉也射下了马。但意外发生了,李世民的战马因突然受惊而带着李世民向西侧的树林中跑去。李世民一时猝不及防,被树枝刮落到马下。好一个李元吉,只见他带着箭从地上一跃而起,骂骂咧咧地就赶了上来。一把夺过李世民的弓箭,想用弓弦将李世民勒死。好在尉迟敬德等人此刻已经杀散李建成随从,围了上来。李元吉见势不妙,扔下弓正准备逃走。尉迟敬德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当场扬手便是一箭,李元吉也就此命归黄泉。

与此同时,得到凶信的东宫及齐王府卫队几乎倾巢而出,向已经在李世民控制之中的玄武门展开了猛扑。张公谨与宫门守将敬君弘等与之激战,敬君弘死难,张公谨独守宫门,一时竟无人能破。而李世民则利用这个机会率领尉迟敬德等精锐迅速地隔断了皇宫与外廷的所有交通,将李渊与军队的联系隔离开来。最后,再由尉迟敬德出面“请求”李渊下旨宣布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状,命宫门外的双方立刻停止一切军事行为。而在那个时候,东宫和齐王府的士兵见久攻玄武门不下,竟然掉头猛攻秦王府泄愤。要不是尉迟敬德及时请来了“御旨”,当日纵使夺嫡成功,这秦王府内估计也要血流成河了。

聪明人估计已经看出来了,当时无论是宫城内还是宫城外,主要的武装力量基本上都控制在李渊和宫府手中。而李世民能够有恃无恐地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反客为主,设伏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又一举断绝内外交通,从容不迫部署善后措施,可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做到的。

李世民手中有牌,心里不慌。

这张牌,就是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守卫中郎将——常何。

估计在李建成死的那一刻,常何在他心中都是一个让他感到满意的好下属。在他那拙劣至极的挖墙脚行动中,成功案例可谓屈指可数,而常何就是其中之一。

常何原本是李世民的部将,后来调任玄武门的禁卫长官。而最早看到这一职位重要性的,是魏徵,他再一次展示出了准确惊人的战术眼光。

魏徵立刻建议李建成将常何收编成心腹。李建成也确实这样做了。他刻意与常何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交好,常何也就这样投入了李建成的麾下。

正因为如此,李建成才有底气在明知李世民已经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大摇大摆地从玄武门入宫面圣。因为他心里清楚,玄武门的门禁掌握在常何手中。就凭秦王府的八百多士卒和一干猛将,即便是闹起事来,马上可以调动的禁卫部队好歹也可以抵挡上半天。到那个时候,再调来宫府卫兵和其他禁卫军,给李世民来一个反包围,然后请李渊下旨明正李世民的叛逆之罪,岂不是将计就计的一出好戏?

千算万算,他就漏算了一条——常何是李世民刻意安排的双面间谍。是李世民授意他接受了来自东宫的笼络,以一种新的身份隐藏起来,以便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常何的许可,李世民带去的七十多名手下不可能从容不迫地埋伏在北衙这样的咽喉要地。在李世民分兵入宫之后,剩余的部下已经是寥寥无几,没有常何出兵相助,怎么可能抵挡得住东宫和太子府两千多人的猛攻?同样,若是没有常何作出的保证,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根本不敢贸然进宫,玄武门之变那天的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李世民和李建成,一个是实干家,一个是理论家。李建成在深宫中待得实在太久了,完全消磨了过去在战场上养成的警惕性。他天天都坐在自己的太子宝座上“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然而他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计划再周密,策略再高明,都需要有人去一一落到实处。假如执行的这个人身上出了问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常何被顺利收编过来,这让李建成心里感到踏实无比。不过很可惜,自认为玩弄政治权谋算得上高手的李建成,始终站在沙丘之上。

而有过丰富实战经验的李世民当然明白,再好的棋局,再大的优势,也极有可能毁在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上。在下定决心之前,李世民已经在脑海中将整场政变的详细过程排演了千百遍。

哪里有可能成为致命的死穴?

李元吉!他最有可能成为那个意外的一环。

这个不成器的弟弟跟李世民最久,他最了解李世民,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李建成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将李世民除掉。这也源于他心中对李世民的恐惧——在战场上,李世民从来都是一个做事决绝的人——跟李世民久了,他倒也学了个神不似而形似。不过,李世民倒从来没有担心过李元吉对自己的防备,因为他知道李建成根本不会采纳李元吉的主张。

李世民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情——李元吉高超的箭术!

在诸位兄弟之中,李世民向来以善射著称,多次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给敌我双方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李世民的骑术,也不是李世民的武功,而是李世民那出神入化的箭术。即便是天下太平之后,李世民还时常与左右品评良弓,考校射艺。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这是李世民的得意之作,也正是李世民对自己箭术的评价。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李元吉和李世民一样,也是一位神箭手。他从小就拿俘虏作为可以移动的活靶子来取乐,要说嗜血暴虐,谁也及不上他。而且,李元吉从来都是弓箭不离身。这样一来,他的存在实际上就对李世民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要知道,玄武门前狭路相逢,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绝不能让这个“安全隐患”将李世民的万全之策毁于一旦。

于是,李世民给常何安排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让他利用作为李建成和李元吉心腹的身份,偷偷用做过手脚的弓替换了王府中李元吉的专用弓箭。这才有了在玄武门前,本欲将李世民除之而后快的李元吉竟然连拉三次都拉不开弓的戏剧性场景。这在后来的国史中被说成是“再三不彀”。看到这段记录的人当然不会去深究其中的原因,而不知道的人也许会猜测要么就是李元吉这个纨绔子弟功夫太差,要么就是他做贼心虚,心情太过紧张所致。

而这其中的真相,只有李世民和常何知道。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登基之后,不但跟随李世民参与事变的所有人都得到了高官侯爵,就连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下也多有加官晋爵者。唯独常何,在玄武门之变过去了五年之后,还仅仅是一个中郎将。在他向李世民推荐了马周之后,李世民也才奖励了他三百匹锦帛。

是李世民太吝啬了吗?不是,只是因为常何在整场事变中的作用太过于敏感,李世民没办法像对待其他人那样给予他犒赏。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如果对常何大加犒赏,岂不是会让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常何的身上?

有些秘密,是一辈子都不能说的,这个道理,常何也明白,所以他选择了终生沉默。仅仅是在贞观十二年(638年)的时候,已调任右屯卫将军的他才鼓起勇气向李世民提出:他的父亲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一辈子心愿未了,希望李世民能格外开恩赏他父亲一个官衔,好荣归故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才授予了他的父亲常绪“朝散大夫”这个荣誉性的官职。一直到常何死后,才由李义府在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留下了“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这样一句含糊其辞的话语来。也正是这样一句云山雾罩的赞扬之词,点出了常何的真正身份!

很多时候,扭转历史走向的关键,往往是这样的一些细节,及这样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在随后漫长的治官生涯中,它随时提醒着李世民一个道理——懂得抓大放小固然是为政不易之道,然而对那些身处敏感位置上的“小人物”、“小细节”,自己的监管也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轻易让一个漫不经心的疏失毁掉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