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虚荣心理
1.虚荣心理的概念
“虚荣心”一词,《辞海》释为: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此最早见于柳宗元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与自尊有关。人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分自尊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如珠光宝气招摇过市、哗众取宠等等。
(2)虚荣心是为了达到吸引周围人注意的效果。为了表现自己,常采用炫耀、夸张、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目。例如用不男不女的发型来引人注目。
(3)虚荣心与赶时髦有关系。时髦是一种社会风尚,是短时间内到处可见的社会生活方式,其制造者多为社会名流。虚荣心强的人为了追赶偶像、显示自己,也模仿名流的生活方式。
(4)虚荣心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的意识与行为。而虚荣心则是通过炫耀、显示、卖弄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虚荣心很强的人往往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这种人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很自负、嫉妒心重;在事业上无踏实作风。因而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
2.虚荣心产生的原因
从社会方面分析,主要有:
(1)社会阶层及地位的影响。由于社会存在不同的阶层,各阶层所占有的资源比重又不同,就促使某些人想进入社会高阶层,或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如果因种种原因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个人的自尊受挫,就会启动自我调节机制,即通过虚荣心来达到心理平衡。
(2)中国几千年来沉积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等心理观念,促使一些人通过自我拔高、形象整饰等手段在故里或社会上显示自己。
从个体心理方面分析,有以下原因:
(1)面子观念的驱动。50多年前,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所谓“面子”,是一种社会地位,是达到社会所认可的成就而获得的声望。面子行为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对面子的珍惜和爱护是昭示和维护自己荣誉、身份、地位的直接表现。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受到维护面子的心理训练,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
(2)与戏剧化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多半为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做作,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待人处事突出自我、浮躁不安。
(3)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的缺陷,只是用一种补偿,竭力追慕浮华,以掩饰心理上的缺陷。
3.虚荣心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
(1)物质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病态的攀比行为,其信条是“你有我也有;你没有我也要有。”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借贷消费,以求得周围人的赞赏与羡慕。
(2)社会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病态的自夸炫耀行为,通过吹牛、隐匿等欺骗手段来过分表现自己。这种情况已蔓延到一些单位、部门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之,在真实的面上制造一种炫目的“光环”,使你真假难辨,而虚荣者从中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3)精神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病态的嫉妒行为。虚荣与自尊及脸面有关,自尊与脸面都是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通过社会比较,个体精神世界中逐步确立起一种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又驱使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新的自尊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于是在潜意识中超越自我,有嫉妒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有虚荣心的人为了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个体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病案]
李某,女,40岁,个体经营。前来作心理咨询时自述如下:
我社会地位不高,祖宗三代都是工人,现在我有钱了,我要在手指上戴四个金戒指,那些说我土的都是没钱在那儿瞎掰的。
你看社会上,有些人即使债台高筑,也要打肿脸充胖子,与他人比吃、比穿、比用、比收入。当官的则比轿车、比住房、比待遇、比职级……就是不比贡献。一般人家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讲排场、摆阔气;在住房装修中,比豪华气派;有的人吹嘘自己是××要人的亲戚、朋友,自己是××家、××长、有××大作,有××专利,自己的儿女如何孝顺、如何有出息,或者对子女抱有高期待,施以高压。有的人在名片上冠以夸大不实的‘头衔’、‘职称’等;有的人将自己的某些短处隐匿起来,或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往回头看,瞧瞧过去的物价,深感货币贬值之苦。20世纪50年代一人挣四五十块钱就可以养活四五口之家;60年代一块钱可以买几斤带鱼,70年代一块钱可以买一斤多肉,而现在一块钱甚至买不来一块雪糕。真是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现在不如过去;越比不公平感越强烈,越比嫉妒情绪越严重;越比工作的积极性越低,越比越沮丧……”
根据患者李某的症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因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导致的虚荣心理。其表现是对物质生活的极度虚荣。
采用自我调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李某进行治疗。
心理医生对病人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使其完成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医生:你这是一种因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错觉。不同个体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相联系,取得社会分配利益的方式和各自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工人只看到农民分了田,而没看到他们由此而承担的经营风险;农民只知道工人‘旱涝保收’,却体谅不到在竞争中他们也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只讲个体户的‘大把收入’,却忘了自己在工资以外还有国家和企业支付的相当数额的劳保福利等等。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自己的‘吃亏点’去比别人的‘得益点’,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最吃亏’的心理效应。“攀比虚荣心理的存在,使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然而从攀比心理特点来看,它又是一种攀高的心理,即向上比,而不是往下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种追求美好、向上的愿望,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总想自己比别人好。这里的关键是与别人比什么和怎么比。单项攀比,往往产生片面的认识;而纵横交叉全面的比,则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消极的比,不分良莠,会产生盲目性;而积极的比是比那些向上的东西,可以产生行为的激励作用,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
李某对医生的分析沉思默想,频频点头。经过三个月的心理治疗,恢复了健康心理,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作风也踏实多了。
4.虚荣心的自我调适
(1)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2)在社会生活中把握攀比的尺度。社会比较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但要把握好攀比的方向、范围与程度。从方向上讲,要多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的比较,如比一比个人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贡献,而不是只看到个人工资收入、待遇的高低。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实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
社会比较的尺度要由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来控制,完善人格是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克服虚荣心的最好方法。
(3)学习良好的社会榜样。从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从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努力进取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努力完善人格,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4)对不良的虚荣行为进行自我心理纠偏。如果个人已出现自夸、说谎、嫉妒等病态行为,可以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进行自我纠偏。这种方法源于条件反射的负强化原理,即当病态行为即将或已出现时,个体给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惩罚,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条反弹自己,以求警示与干预作用。久而久之,虚荣行为就会逐步消退,但这种方法需要本人超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才能收效。
十一、定势错位
1.定势错位的含义与特点
定势又叫做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例如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生活的经验定势,较好地进行常规的工作与学习。但是有些人却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另外一种心向,即对已经是很熟悉的情况或人反而变得很不熟悉了。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定势错位”。它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现象,有以下特点:
(1)以新的定势取代旧的定势。即对同一事物以新奇的心向取代了原有的心向。例如:过去以写简化字为荣,现在则以写繁体字为时尚。
(2)错误的逻辑推理。遇事不是从常规去思考,而是从反常的方面去推理。例如,在火车站,有两个青年志愿者去帮一位大爷扛行李,这位大爷却认为他们是歹徒,不愿让他们“做好事”。他认为不会有无缘无故做好事的人,这其中一定有诈。
(3)与社会风气有关。存在决定意识。定势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方式,来源于现实生活经验。个人通过耳闻目睹,对社会现实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如果社会风气纯正,他的心向便倾向于相信人、帮助人;如果社会丑恶现象太多,他就可能感叹“人心不古”,对他人持戒备心向。
(4)定势要受到价值观的控制与调节。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客观事物的观点与信念。它决定和影响着个体的态度与行为,自然也要制约心理定势。一个人对人生执有乐观态度,对社会抱有希望,哪怕出于污泥也会“一尘不染”。因此,心理定势实际上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定势错位与价值观的错位密切相关。
2.定势错位产生的原因
定势错位是一种社会病态现象,也是个体的病态心理活动。它产生的原因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有:
首先,社会生活中目前还存在着腐败、堕落、犯罪、欺诈、虚假的现象与行为。这些社会毒瘤,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散发着霉气,污染着社会环境,侵蚀着人们纯洁的心灵。假货、假药、假人、假话……随处可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逐步总结了一些反面经验,以倒错的眼光来看世界,于是就出现了定势错位的现象。
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驱动下,内地向沿海学习、沿海向港台看齐。这样做本无可厚非,因为在技术、资金方面与先进地区联合,这对内地和不发达地区来讲是一种需要,可以大大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开放中,有的人放弃自身的优势与良好传统去迎合某些海外口味。例如,不写简化字,偏要写繁体字;不写汉字,却写洋文;不讲普通话,总爱学说港台腔调,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定势错位,以为“海外月亮比内地圆”。
从主观上来看:
个体的推理错误是定势错位的主要原因。推理是由原因推断结果或由结果归纳原因的思维方式,推理源于认识,认识错误导致推理错误。首先,社会是个大系统,其中包含若干子系统,就社会存在而言,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国家与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都是受益者,不改革没有出路。但就局部而言,还存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以偏概全,对客观现实作出错误推理,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
其次,个体的社会经历也是定势错位的原因。不少人都曾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那场大劫难,社会上“打砸抢”之风盛行,人世间的是非标准完全颠倒,人际关系的良好准则受到践踏,这种“精神上的后果”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彻底消除。另外,短视、媚俗、媚外的价值观也会导致个体丧失立场、降低道德水准、颠倒是非,去迎合一些与现状相悖的观念与行为,出现道德定势错位、心理定势错位、行为错位的病态社会心理现象。
3.定势错位的表现及其危害
(1)道德定势错位。道德是调节社会成员关系的行为规范。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前进总是要以牺牲一部分传统道德为代价的。马克思所指的是牺牲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是当前有些道德的牺牲或道德定势的变化是很不应该的。例如:①先进与落后的错位。在现在一些人看来,落后并不可耻,先进并不光荣,先进人物难当,先进事不好做,先进话不好说。学雷锋的人成了愚笨的不会赚钱、拙于心计的代称,恰恰那些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人,反而被大家视为能干、有本领、有经济头脑。甚至那些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服从领导、一边吃奶一边骂娘的人,倒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②文明与愚昧的错位。举止文雅是文明的行为,如今却被一些人视为装腔作势,满口粗话者被视为壮士豪杰。一些山寨边区,村民有钱盖庙,却不肯投资建学校,有的干脆把学校改建为庙堂。③勤俭与奢侈的错位。勤俭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下几乎成了“小农经济思想”的代名词,奢侈却被公认为有派头、有气魄。④正义与邪恶的错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成了“傻冒”,歹徒行凶旁观者众多而无人上前制止的现象屡屡发生。⑤自尊与自贱的错位。有的演员借义演之名,到灾区去搜括灾民钱财,这明明是见利忘义的自贱行为,而当事人偏视为自尊。
(2)心理定势错位。心理定势错位是指心理活动准备状态的错位。有以下表现:①需求错位。需求是行为的原始动力。需求视社会价值与社会发展水平分为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将不合理的需求视为合理,就是需求错位。例如:将贪婪地向社会索取视为合理的需求。②动机错位。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个体对事物发展本身感兴趣;外部动机是个体对事物以外的因素(如报酬、晋升、条件)感兴趣,一般认为内部动机的作用大于外部动机,但是有些人对工作本身没有一点热情,对报酬却斤斤计较,驱动他工作的动力就是金钱。这是一种动机错位的表现。③态度错位。态度是由情感为核心的行为倾向。态度是定势的一种。态度错位是指情感与认知、意向之间的不协调。例如:明明知道有人在破坏公物,但对此却熟视无睹、听之任之。④价值观的错位。价值观是人生的信念与观点,它是个性的重要成分。价值观意味着个人对某一事物将做出何种选择。例如,对一个教师而言,是要“课堂”还是要“市场”?在定势错位的情况下,一个教师也许选择了“市场”,或者离岗去经商,或者搞个手机上课,下课后忙于商务活动,把人民教师应有的敬业爱生的精神抛于脑后。
(3)行为错位。道德定势、心理定势的错位是观念上的东西,常常综合地从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从反常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中反映出来。行为错位有以下表现:①虐待与互虐。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有些人却专以捉弄他人为乐。例如:某人去某地找人,故意指错路线;有人要赶公共汽车,司机故意不停车;在邻里关系中,与邻居吵架败阵后悄悄把开水淋在对方养的花上等。这种以折损他人满足自己的倒错行为是较为普遍的。②痞化行为。当前社会上有一定数量的人表现出一种蛮横不讲理、称王称霸的痞化行为。例如,一些地痞、流氓欺行霸市,搞强买强卖;一些村民在国道上任意拦车、扣车,勒索司机钱财;一些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白吃白喝等。在社会公共场所,常有人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执刀杀人,在这些人的观念与行为上,似乎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讲道理,以势压人。由于社会制裁有限,少数人的这种行为诱发与强化了更多的痞化行为。许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太老实,老实人吃亏;文学影视作品充斥着凶杀武打场面等。痞化行为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③依赖性求援。这是一种懒汉心理,对部门、单位、个人的困难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而是一味依赖国家、集体、他人。有些地区不去发掘本地资源搞开发,而是一味强调困难,向上伸手要钱,要到钱后又用于非生产性的消费,以致于“扶贫扶贫,越扶越贫”;对于某些人来说,沿街乞讨成为致富的门路。这些人已无羞耻之心,不病不残,却向人们求援。
错位的行为还有许多,仅举上述三类,以窥豹一斑。
[病案]
孙某,男,19岁,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
两年以来,孙某经常感觉头痛、失眠,还伴有晕眩、恶心、欲吐无物而干呕的症状。虽经治疗已不再有干呕症状,但还是时而头疼、失眠。而且,有一件事在他心中久久萦绕,一直是他的心病。
他告诉心理医生说:“那就是在我高二后半期遇到的那件事。如果是现在我才不管呢!这个社会真他妈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在心理医生一番劝慰后,他详细陈述了自己的一些情况:
“我没有兄弟姐妹,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是工人。从小母亲对我要求很严,6岁时送我上小学。数年如一日不顾劳累,耐心辅导我。我也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时还跳了一级。读重点高中后,母亲对我要求更严,还为我设计了未来的人生之路――考入全国名牌大学、读硕士、博士、出国留学……老师对我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同学们也都认为我能成功,我也信心十足,满有把握。哪知天有不测风云,高二后半期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与另外3名要好的同学骑自行车回家。我骑车行在前面,与他们相距二三十米。突然,我听到后面有人喊叫,我赶快停下车往后一瞧,原来有几名蓄着长发、拿着棍棒的面孔陌生的小青年围住了他们,在他们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来了个突然袭击。他们3个哪见过这等阵势,还没等明白过来已经莫名其妙地挨了揍,一齐倒在地上哼了起来。我虽然年龄、身材均比他们小,但见既是这等情况,还是应该帮他们一把,于是我急步回援。几个小青年见我身单力薄,便抛下那3个学生,一齐将我围住,不容我问明原委,便拳脚相加,一顿毒打。我只觉头部左侧被类似木棒一样的硬东西重重一击,犹如电光一闪,一阵剧疼,便昏了过去。住院治疗和在家休养期间,头疼稍轻一点,我便咬牙坚持自学。一个多月后,又继续跟班学习。虽然有时头部像炸裂一样疼痛难忍,但我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为了让母亲宽心、不为我的病痛担忧,即使头部再难受,我也强作若无其事。可我明显感到学习不像以前那样得心应手,用脑时间一长,就像机器生锈一样运转不灵,记忆力似乎也不如以前。特别是一想到那3位同学在我被围打时竟置我于不顾,我便十分伤心,头也开始疼痛起来,并感到恶心,却什么也吐不出来。他们太不仗义了!我去救助他们太不值得了,太不值得了!”说完之后,他便极度伤心地痛哭起来。
根据孙某的自述和随后的体格检查,心理医生得知他曾因头部外伤,造成过轻微的脑震荡,但经一年多治疗、休养,又经受住了高三及“黑色七月”前的紧张脑力劳动的考验,并能以较优秀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说明其脑生理恢复基本正常。显然,引起他头疼、失眠的主要原因还是社会心理因素。其后期表现出的行为也与定势错位中的正义与邪恶概念模糊有一定联系,因此除通过进一步药物治疗外,更应加强心理治疗,帮助他重建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他表现出的消极心理主要有:
(1)惋惜与痛悔心理。如他反复说:“遭袭击后,虽经努力拼搏上了大学,可并不理想。如果没有这次事件,脑袋不受损伤,肯定能考入全国一流名牌大学。这件事对我的伤害太大了,简直是个人生大转折……我真后悔,悔透了!当时要知道他们如此不仗义,我不会去回援他们”,“帮助他们这种人太不值得了”,“为他们挨打真犯不上”。
(2)忧虑心理。他称:“脑子受伤,将影响我一辈子。现在学习效率低,比高中费劲多啦,不像以前不费多大气力便拿第一。我不敢向母亲讲现在的学业情况,怕她伤心。她在我身上耗费了大半生精力,现在对我的学业、前途仍抱很大期望。她若知道了我现在的实际情况,肯定会寝食不安。”
(3)压抑、冲突心理。这个突发事件,给他身心带来许多痛苦,但两年多来,他从来没向任何人谈起过,包括父母、老师和同学。肉体上的疼痛可以强忍下,但心理上的矛盾和苦恼却难以解脱。“想忘都忘不掉”,“这事儿总缠着我,学习上有了难处,便不由自主想到这件事”,“一想起来,便头疼,睡不着觉,有时脑袋就像当年被打时一样……有时身体不适,头不舒服,甚至学习累了,也会想起这件事,而且就像正在经历着当时的情景一样。”他不愿向别人倾述他的痛苦,可内心却有许多疑问无力解答。他既后悔当时“不该回去帮他们”,又觉得这种“不该”是以同学“太不仗义”为前提的。假如同学们当时不躲起来,很“仗义”地与他一起斗,也就无所谓“值不值得”了。可是同学究竟“仗义不仗义”事前既无法判断,也无暇考虑。他在倾述过程中曾几次说:“两年多啦,我一直把这事憋在心里。”“我怎么也想不通,太难受啦。”
(4)错误归因。他把学业上相对落后于部分同学,学习上因不适应而感到吃力等问题,都归因为“脑子不那么灵”所致,是那次挨打后造成的,且难以复原。
上述心理表现说明他仍念念不忘挨打事件,并觉得委屈、不值得,以至于凡事都与此联系起来。不排除脑震荡后遗症及轻微神经衰弱,也是引起头疼的一个诱因。但不是主要的。
医生认为,应施用补脑、镇静等药物治疗和进一步加强心理疏导。
为取得他的充分信任、无任何顾虑地倾述各方面情况,心理医生多以倾听为主并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他解开心中的疙瘩。如问:假如你的同学在你被围时不各自躲起来,那么你的行为值不值得?你在帮他们以前能预知他们以后的行为吗?在日常生活中急人之难、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行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钦佩,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什么呢,还是因为他们付出了什么?一个跳入激流中的救人者,如果牺牲了,甚至是因被救者在盲目挣扎时将他死死抱住所致,那么这种行为值不值?平时你在帮助别人时想到回报了吗?人的行为有没有价值,以什么作为判断的标准呢?
在上述问题得到基本满意的回答后,心理医生问:“是谁把你送到医院的?”
孙某:“是他们3人。”
心理医生:“是谁把你从医院送回家的?”
孙某:“也是他们。”
心理医生:“这些事实说明什么?”
孙某(沉默了片刻):“……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我。”
心理医生:“从你的行为结果看,使3位同学免于受更大伤害,你的行动值不值得?”
当他情绪稳定后,心理医生又结合日常生活小事,讲了人的行为价值判断的有关问题,充分肯定他的行为是正确的,同时又客观地辩证分析了3个同学的行为,并谴责了他们的某些不当的做法。然后向他指出:“见义勇为是人类的美德,这种高尚行为代表了人性最崇高的境界,古往今来有多少优秀人物为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为了救人于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者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他们都和你一样,在救助他人的时候心中想到的只是危难者而不是自己。他们的得失实在难以用金钱与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尺度来衡量,这种美德也是金钱买不到的。当初你虽身单力薄,但却不假思索地回身救助其他三人,说明了你品德的善良和正直。现在当你学习中遇到困难并感到头痛等不适时,才想到脑震荡的后遗症,想到他们3个人的‘不仗义’,感到委屈,因为你并没有将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从道义的高度进行过评价。”
之后,心理医生又结合一些曾因摔伤造成脑震荡,经调养得以康复,并考入名牌大学,现在思维正常,无任何后遗症的实例,介绍了一些通俗的脑生理、保健方面的常识。最后,心理医生还向他介绍了神经衰弱这种心理疾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坚持药物治疗和坚持慢跑,完全能够痊愈。
经半年调治,孙某改变了过去的错误认识,表示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仍会挺身而出,坚决地与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作斗争。新学期开学后,心理医生作随访调查时,他高兴地对医生们说:“现在挺好的,去年期末考试成绩还可以。回家时母亲也挺高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4.定势错位的自我调适
定势错位讲到底是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个人的自我调适,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定位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观念的确定要加强学习,从圣人先哲的著作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从社会楷模的言行中去学习做人的道理。同时要善于思考,思考能帮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社会发展主旋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人世与社会,以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事物中做出正常的选择。
(2)要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有修养的人往往能“一日三省吾身”,有“慎独”的人格的人绝不“跟着感觉走”。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努力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而不去媚俗、迎痞。
(3)对已有的错位定势可以采取系脱敏法去纠正。例如,有不相信他人的错误定势,可以考虑从以下顺序来纠偏:相信自己→相信家人→相信朋友→相信同事→相信上级→相信路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纠正。
以上谈到了病态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含义、特点、原因、表现、危害与自我调适方法,还有报复、虚伪等病态心理未列出来。病态社会心理是介于正常与变态人格之间的心理现象,它的纠正需要社会力量的综合治理,但更有赖于个体的主观调整,因为毕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