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六大生态危机
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全球六大生态危机。
1.1 沙漠化
沙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其灾害涉及全球1/3的面积。沙漠化或正在经历沙漠化的地区遍及世界六大洲的110多个国家,全球现有10亿之众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威胁。
全球沙漠化土地中,非洲居首。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流沙每年向南展近150万公顷,向北吞没农田10万公顷。非洲36个国家受到沙漠化的浸害,近5000万公顷土地半退化或严重退化。欧洲已同时受到了沙漠化的影响,其66%的旱地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化的危害。从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遭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亚洲总共有35%的生产用地受到沙漠化影响,共有8600万顷的干旱地和半湿地,7000万公顷雨灌作物地和1600万公顷灌溉作物地受到沙漠化影响。据联合国发市的消息,北美洲4亿多公顷沙漠化土地日趋加剧,南美洲沙漠化已影响到2.9亿公顺的土地。目前,全球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且每年仍以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就是说,地球已有1/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沙漠化带来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资源的枯竭诱发着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区的21个国家中,干旱高峰区有3500万人口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目前,全世界“生态难民”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为了寻找赖以生存的沃土,一些人被迫越境迁移,一些人非法偷渡,“生态难民”的行为不断引发国际和地区争端。
1.2 水土流失
失去森林就意味着失去肥沃的土地,水土流失是破坏森林导致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由于森林被严重破坏,全球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据统计,黄河、恒河、雅兽藏布江、长江、印度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红河、尼罗河等16条河,每年流失土壤表层肥土75亿多吨,相当于冲走了90万公颂农田耕作层的全部土壤。印度3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4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土壤流失60亿吨,其营养成分流失超过600万吨,比要施肥的数量还要多。目前,每年全世界约有600多亿吨肥沃的表土流失;地力衰退和养分缺乏的耕地已达29.9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3%。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的土壤需要100~400年的时间。肥沃土壤的不断流失,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3 干旱缺水
地球上水的总体积为14.1亿立方公里,其中只有2%是淡水。淡水中可利用的为10%左右,这部分淡水大部分储存在湖泊、沼泽、河流和森林里。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大量降水,并对降水起到重新分配作用,将其大部分变成有效水,在原地循环。在没有森林的情况下,降水会通过江河很快流走,导致可贵的淡水资源大量损失和降雨量减少。非洲的一些国家,因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严重干旱、河水枯竭、庄稼枯死、淡水缺乏,出现严重饥荒。1984年非洲出现特大干旱和饥荒,夺去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其中埃塞俄比亚是重灾区。
由于森林被大量的砍伐,水资源的缺乏愈加严重。1997年1月20日,联合国发出了淡水资源短缺的警报:“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在这份《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估》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1/5以上的人口,即12亿人面6“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报告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激增到83亿,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面积也将随之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使用淡水资源、控制河流和湖泊污染以及更多地利用净化后的废水,否则,全世界将有1/3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1995年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明,目前拥有世界人口40%的80多个国家正面师水荒威胁,发展中国家共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之水,全球有2500个大中城市被列为水荒城,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对水的需求量每隔20年便增加1倍。世界城市将面临非常严重的缺水危机,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
1.4 洪涝灾害
森林的防洪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截流和蓄存雨水;二是防止江河、湖泊、水库淤积。森林消失,森林蓄水容量锐减,同时裸地受雨水冲刷,大量泥沙下泄,江河、湖泊、水库淤积,行洪不畅,一遇暴雨必然洪水泛滥。菲律宾的安布克劳水库,因上游森林遭到破坏,只使用了32年,水库就因淤积而报废。印度河上的塔贝拉水库,也因森林被毁,河水泥沙含量高,只使用了50年就报废了。
山青才能水秀,穷山必有恶水。森林的消亡、水土的流失,必将导致无雨则旱、有雨则涝。孟加拉国由于大量砍伐森林,洪水灾害由历史上的50年一次上升到20世纪70~80年代每4年一次。印度北部山区森林被砍后,引发了1978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洪水,6万个村庄被淹没,2000多人死亡,4万头牲畜被冲走,两个邦的农作物损失达7.5亿美元。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因长江中上游乱砍滥伐,造成20世纪80~90年代多次的严重洪涝灾害,危及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1.5 大量动植物种灭绝
生态失衡、环境破坏,伴随的是物种的大量消亡。总体来看,大陆上66%的陆生脊稚动物已成为濒危或渐危物种。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森林。热带森林占地球物种的50%以上,据佑计,若按每年砍伐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今后的30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森林可能要毁在当代入手里,大约5%~10%热带森林物种面临灭绝。
19世纪,地球上有55亿公顷森林,2.5亿个生物种;到20世纪70年代,森林减少到23亿公顷,生物种减少到3000万种左右。21世纪,物种的灭绝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中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以上。20世纪70年代,地球上每周丧失一个植物种;80年代达到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90年代几乎1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不仅如此,尚有2.5万个植物种、1000多个动物种濒于灭绝。地球上的物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绝危机,有许多物种在人类还未给它们命名之前,就携带着它们所特有的基因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物种一旦灭绝就不会再生,有些灭绝了的物种,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英国生态学家格兰杰说:“如果一种文化错误地冒犯了森林,生物的衰败就不可避免”。
1.6 温室效应加剧
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石油燃料使用的日渐增长,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不断恶化,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人们最直接的感觉是,天气一年比一年热了,地是越来越旱了。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的增高,100年来,北极地区的冰盖已减少了42%,海洋面上升了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低地的大中城市。气候变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危害。2000年4月6日,美国公共利益研究集团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20世纪90年代地球变暖导致的严重生态灾害比20世纪50年代多4倍,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多9倍,经济损失达6252亿美元,相当于此前40年损失的总和。要减缓温室效应,主要有3条途径:一是要大力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二是保护现有的自然景观,避免森林资源的破坏;三是重建地球的森林系统,植树造林、种花养草,营造绿色植被是成本最低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措施。
2 中国六大林业工程建设
1998年,国务院针对大水和旱灾连年加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的严重生态问题,作出了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决策,规划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加快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的建设。到2003年,六大林业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2.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国务院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措施,这项工程从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目前已突破原定区域和流域,成为一项全国性的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正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试点。计划到2010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4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4亿亩,年均减少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2.6亿吨。
2.2 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3个层次: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本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主要解决这些区域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目前,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已基本调减到位,年木材产量由当时的1853万立方米减少到1213万立方米。工程区14.1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管护,到2003年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30万亩,飞播造林1698万亩,封山育林8400万亩,并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50.7万人。
2.3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风沙危害问题,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县(旗、区)。要在加强对现有植被实行有效保护,防止产生新的沙化土地的基础上,对现有沙地通过大力封沙育林育草、植树造林种草,营造并恢复沙区植被,建设灌、草、乔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对退化草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草原生态及产业功能;搞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计划到2010年林草覆盖率由目前的6.7%提高到21.4%。
2.4 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主要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工程完成后,每年提供木材13337万立方米,约占国内生产木材需求量的40%;加上现有森林资源的利用,国内木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这项工程经过几年试点,2002年已正式启动。广大林农对发展速生丰产林热情很高,用材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各类主体踊跃申报项目,林纸结合的的发展趋势已经展现。这项工程被誉为增强林业实力的“希望工程”。
2.5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这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工程,包括了三北地区、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中下游地区。工程涉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96个县(市、区),计划造林3.4亿亩,并对工程内的10.78亿亩森林实行有效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启动到2000年前三期工程结束,共完成造林3.3亿亩,产生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沙区,有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在黄土高原,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农区,有65%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
2.6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加快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步伐,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良好区的“三区”保护战略构想。完成了西部生态状况调查,启动了中东部生态环境调查。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实施范围包括全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计划使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6.14%。
到2002年年底,全国累计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3295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3.2%。国家批准了4个生态省、200多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3 恢复草原植被是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头等大事
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有60%已成为荒漠化土地,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2亿公顷,内蒙古就占到1/3左右;全国荒漠化扩展速度在4%以上的地区有7处,内蒙古就占3处;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然草场越来越少,草场退化沙化面积已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一半以上,并且每年还在以8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日趋严重的生态恶化趋势,使内蒙古大多数河湖干涸,农田草场大面积沙化,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困难。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内蒙古是袭击北京、上海等地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东西长2400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西接新疆,东至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什么导致了沙尘暴频发?干旱少雨、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固然不可忽略,而人为的超载放牧、乱开滥垦、滥挖药材亦难逃其咎;另外,传统的耕作方式,是造成内蒙古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内蒙古在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同时,应推广和实施免耕法。秋季免耕,给耕地留下庄稼往子过冬,可以减少季风对土壤的风蚀,又有利于保持冬天降的雪。免耕法关键技术是“免耕播种”和全方位深松。免耕播种在国外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技术,采用联合作业机组,一次完成破往、旋耕、播种、施肥。在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法,难度小,投入少,有些是建立在传统耕作技术上的,农民容易接受。
恢复草原植被是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头等大事。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佐忠先生介绍,由于受水及土壤的限制,大面积的森林只生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的草原地区大都没有树林,草原无林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生态特点。在某些条件下,植树造林还可能在水文上出现不利因素,如杨、柳依赖地下水而生,其根系可伸至土面以下达数十米,蒸发消耗的水分很大。在这些地区建生态屏障,要特别重视灌木和草的作用,大面积的植树造林要慎之又慎。制定的防沙治沙规划必须切实可行和易于操作,比如说种草就要提出种什么样的草种,如何措配,如何管理。在沙源地区恢复植被,水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一切都要围绕节水做文章。在生态脆弱带的潜在沙化土地上须综合治理,包括防护林建设、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使退化草场得以恢夏。适度利用、开发沙区替代能源—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可以减轻由于过度樵采造成的植被破坏,使沙区植被得以保护和恢复。
4 内蒙古实施七大生态工程建设
为了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在黄河上中游农牧交错带水土流失和风沙盐碱治理区、京津周边内蒙古沙源治理区、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保护治理区、大兴安岭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和阿拉善自然封育治理区等5个重点区域,先后实施了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环境综台治理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说:“这次治理是地毯式的。内蒙古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区。”有付出就有回报,七大生态工程建设给内蒙古带来了巨大变化。2002年,内蒙古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而且发生时间晚,首次发生时间是3月中旬,比2001年晚了2个月。环境专家认为,除降雨增多和大气环流的帮助外,国家近几年来在这一地区实施的大规模生态建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内蒙古将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国家以内蒙古“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煤炭液化”“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快了交通、生态建设、信息网络、水资源开发、教育文化基础建设、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生物高技术、草原文化旅游、农村牧区小康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的进度。与此同时,内蒙古逐步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最终实现草地畜牧业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由生态掠夺型向生态保护型经济转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蒙古族畜牧专家夏日说:“这场改革与以往的畜牧业改革不同,它的出发点是恢复和维护草原生态,发展高效益的现代畜牧业,而不是追求养殖规模”。
5 赤峰“生态立市”绿染山川
内蒙古赤峰市位于毛乌素沙地和浑山达克沙地结合部,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地处燕山北麓,在全市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中,荒漠化土地面积就达7万多平方公里。荒漠化不仅使当地的农牧民受其害,还严重影响着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是国家环京津沙源治理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多年来,赤峰市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再造秀美山川。
2000年,赤峰市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并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市里专门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生态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生态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并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和离任生态建设考核制度,把生态建设指标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在生态建设中建立自己的造林治沙绿化点,为群众树起“样板工程”。截至2003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156万多亩,飞播造林19.1万亩,综合治理沙地132万亩,封山封沙育林48万亩。2002年6月,赤峰市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
赤峰市在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同时,把生态保护摆在了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建立起相应的管护机制。牧区积极推行舍饲禁牧和季节性休牧,2003年封育禁牧面积达到1800万亩,完成人工种草200多万亩,围栏草场55万亩。同时,还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保护工作,全市建立自然保护区22处。其中,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和敖汉旗大黑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五”期间重点投资项目;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和元宝山区被列入全国自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区。赤峰人主要是靠自己的双手,与厄运进行拼死杭争,这无疑是赤峰治沙造林成功的关键。仅据敖汉旗一地的统计,几十年来,当地民众出工数千万个,动用土石方1.6亿立方米。这些土石方若是堆成2米高1米宽的坝,可绕地球两圈——可以再造一道万里长城。
6 西部荒漠经治理初探
6.1 西部生态压力已近极限
西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10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6.8%,人口2.85亿,集中了全国80%以上少数民族,全国少数民族55个,就有40多个聚居西部。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很多地区是高原冰川、高寒冻土、丘陵荒滩、戈壁沙漠,非耕地面积占整个西部土地的95.8%,西部地区干旱缺水,西南地区土地承载力不足。长期无序的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其中新疆、青海、宁夏、甘肃、西藏分别只有0.79%、0.35%,1.54%、4.33%、5.8%;陡坡耕地也大多在西部地区。
大西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干旱、高寒的气候,荒漠、半荒漠的地理环境,加上人们长期违背科学的掠夺性开垦,已经使得西部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严酷的生态环境给西部经济及基础设施带来了损坏。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00公顷的速度扩展,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绿洲,荒漠化危害已十分严重,每年危害的农田约66.6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元。而且,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面描消失。20多年来,由于塔河上、中游开荒失控和大量用水,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逐年减少,塔河流域的胡杨林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24.6万亩减少到90年代的10.1万亩。天然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风沙肆虐,库兽克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呈合拢态势。
青海高原从20世纪50年代起,便进行了开发。在建设高原的同时,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建路、开荒和城建大军砍挖沙区植被2000万亩,每年砍挖量达20万吨;开荒107万亩又弃耕34万亩;柴达木东部的残余天然森林被破坏36万亩。青海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百余户人家,40多年来,因流沙埋压房屋被迫搬迁3次。来自西北方向的大片流沙以每年8~12米的速度向青海郭兰县移动。戈壁新城格尔木,沙化面积已扩展到总面积的50%,已处在流沙的包围之中。
青海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区、黄河上游和柴达木盆地等。据80年代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4.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5以上。因水土流失导致的其他灾害还有毁坏土地、河道淤塞、旱涝加剧以及野生动物资源遭破坏。青海省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野生动物资源特有种类较多。据统计,全省鸟类240种,兽类有53种,主要经济动物50多种。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公布的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物中,青海省就占57种。但多年来偷猎事件不断发生,使不少野生动物面临绝迹的危险。
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说,西部地区生态改善不仅利于当地,更将惠及全国。近些年来,长江、黄河水灾不断,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林草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涵养水分能力降低。据不完全测算,贵州、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有6亿多吨,占长江上游输沙量的6成多;陕北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8亿吨,占三门峡以上河段输沙量的一半多。据介绍,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今后10年,西部地区5000万亩25°以上坡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经过几十年努力,当西部地区山川秀美的时候,全国百姓会看到更蓝的天、更清的水。
翻开历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古巴比伦文化,早已被流沙所掩埋;昔日的文明古国埃及,如今96%的国土已成荒漠;丝绸之路上的商贾喧嚣,已经消失在浩茫大漠之中。我国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在3000年前是林木遮天、水草丰盛的地方;西周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2%;秦朝统一天下后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长城,推行移民屯垦,大面积毁林、毁草开荒,致使森林大量减少;至南北朝时期,森林覆盖率降至40%以下。自唐宋始,中华文明重心逐渐向东南移至黄河、长江中下游。如今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只有6.1%,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气候水分干旱的地方。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贫困,其主要原因就是森林遭破环,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
据了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其中95%以上分布在西部。而西部的荒漠化面积占西部国土面积的一半,且土地沙化正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到2002年全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面积。荒漠化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相继启动了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在植被稀少、风沙严重的地方,要大搞造林绿化。植被越差,降雨越少,陷入生态的恶性循环。从长远看,这些地区必须大搞造林种草,增加植被,涵养水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不然就永远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境地。要把造林种草,绿化荒山作为利在当代、恩泽子孙的伟大事业,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西部开发看生态,“不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不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发的核心思想,那将是短期行为和无效劳动。”
6.2 我国防治荒漠化成效显著,但整体恶化尚未根本遏制
《人民日报》2002年6月16日讯,在第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长迪亚洛先生签署证书,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自《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常设机构成立以来首次对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颁奖。
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率先推出“中国防治荒漠化国家行动方案”,并多次参与承办荒漠化领域的区域或国际会议;受中国执委会秘书处委托,我国率先主持了“亚洲第一网络——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网络”。近年来,我国尤其加大了对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的投入,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调整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突出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地位。政府投巨资用于防治土地荒漠化,在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北方地区,布设了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攻沙患;我国防治荒漠化立法工作也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200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我国先后两次对全国荒漠化土地进行了监测,基本掌握了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并初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荒漠化监测体系,为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尽管中国治理沙漠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中国沙化“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8.2%的国土沙化,且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周生贤认为,“防沙治沙任重道远。”
6.3 防沙治沙新模式
宁夏中卫县——“五带一体”扼流沙 宁夏中卫县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由于沙害严重,县城数次迁移。1954年元月,翁元庆等5名科学家来到腾格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沙漠铁路观测试验站,从此,拉开了新中国治沙防沙的序幕。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钻研和努力,研究出了一套独特而可操作的“五带一体”治沙方法——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阴沙带、封沙育草带。组成了种草、植树、固沙、护路的一体化,有效地固定了流沙,绿化了沙漠。
固沙防火带,是指在铁路线路主风侧20米,次风侧10米的范围内,将原卵石平台进行维修整治,加宽延长,用卵石、碎石、炉渣和黄土等材料压埋流沙,从而有效防止因燕汽机车漏渣而引起“麦草方格”的火灾。灌溉造林带,是沿固沙防火带外侧40~60米范围内,将起伏不定的沙丘削平,修建灌溉设施,设置“麦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以黄河水进行浇灌,营造乔灌木混交林。草障植物带,是沿灌溉造林带外侧160~240米范围内,在流动沙丘区先扎设1米乘1米“麦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然后种植沙生植物形成草障植物带。草障植物带是沙坡头地段铁路防沙的主体。前沿阻沙带,是指在草障植物带外沿设置1米高枝条栅栏,其空隙度约50%,起阻档流沙浸入的作用。封沙育草带则在前沿阻沙带外侧100米范围内,进行封沙育草,禁止放牧樵柴,以促使天然植被的恢复生长,提高植被覆盖度。尤其是“麦草方格”扎设3年后,沙丘表面产生一层含有多种有机物的覆盖物——形成生物结皮,改变了流沙地理化性质,降低了风速,增大了地表粗糙度,有利于植物生态系统的建立。“五带一体”有效地扼制了流沙,减少了空中尘埃,净化了空气,改善了沙地水分状况,使动植物种群发生了变化,从而节约了大量清沙经费和劳动力。森林的形成、渔业的建立、水稻的种植,使沙坡头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横穿沙漠的铁路。铁路通过腾格里沙漠东南沿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地区,其中50公里为高大的流动沙丘。为使铁路杨通不受流沙湮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铁路固沙问题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形成了以生物固沙为主,结合草方格沙障等措施的一整套技术和方法,保障了包兰铁路的杨通无阻,成为世界治沙史上的经典之作。
新疆生物土镶沙漠研究——乔木、灌木混交造林 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进行“盐碱地沙地引洪灌溉大面积恢复红柳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今,27万亩盐碱地沙地披上了绿装,恢复红柳林已超过100万亩。在干旱沙漠区,创建了“粮、棉、果、桑、草”农牧业综合技术体系。多年来,黄土高原和西部沙区造林都习惯于用乔木栽植,尤其是三北防护林大面积营造杨树林,而且就那么几个常见的树种;造成大面积小老头林和枯死木林。杨树蒸腾量大,在缺水地区大面积种植加重了水危机,而油松、沙地云杉、侧柏等树种耗水少、耐抗旱,适合西部干旱地区种植。在水土保持方面,灌木适应能力强,不次于乔木,更是比牧草好。在年降水量小于300毫米的地方,采用沙棘、柠条、沙柳、沙枣、沙拐枣、俊梭等灌木造林,既能起到很好的阻沙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科学研究表明,光有乔木而没有灌木的林子,蓄水保土作用差。造林时乔、灌混交比乔、乔混交更重要。绿洲内部营造大规模的护田林网,是防护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荒漠化地区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的窄林带、小网络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现已在干旱区普遍推广,不但控制了风、沙两个基本因子的成灾作用,也使小气候要素得到改善,对农牧业生产发挥了作用。
芦苇网络——沙漠中的绿飘带 从新疆和田出发,途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条全长522公里的公路穿越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第一条、也是目前最长的沙漠等级公路,1999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