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18270400000002

第2章 一定要懂的经济常识(1)

第一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和道德的产生

道德和法律都是束缚人们盲目自利的行为准则,它限制人的短期利益,却维护每个人的长期利益,是人们追求最大利益的结果。在经济社会中,更是离不开法律和道德。

那么,为什么要有法律和道德呢?人们为什么又会去违反法律和道德呢?经济学上有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和道德是由于经济而产生的。

试想一下,如果有的人好吃懒做,有的人可能是偶遇天灾人祸,难以维持自身生存,不得不去偷盗。不论是什么理由,偷盗都是获得利益的捷径,如果不受约束,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在经济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做约翰,一个叫做汤姆。那个时候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每个人都可以凭着自己的天性行事。

如果他们安心生产,每个人每年能生产1000千克粮食。有一次,贪心的约翰经过汤姆的仓库时,发现周围没有人,就偷了100千克粮食。

不过几天后,约翰发现自己的仓库少了200千克的粮食。原来,汤姆趁他不在的时候,不仅拿回了自己的100千克粮食,还偷走了他的100千克粮食。

约翰不甘心,决心把粮食再偷回来,晚上,他摸到汤姆的仓库前,却掉进了陷阱里。原来,为了防止偷盗,汤姆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整天什么也没做,专门挖了这个陷阱。

约翰气急败坏,第二天什么也没做,他去看了木材,做成一个梯子,想要从背面翻进汤姆的仓库偷粮食……

就这样,他们不仅想着去偷别人的东西,还要花时间防止别人来偷取自己的东西。原来每个人一年能生产1000千克粮食,现在再也没有办法专心生产,每个人只能生产600千克粮食,甚至更少……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这时候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双方约定,从此不再偷盗,专心进行生产,这样每个人每年可以收获1000千克的粮食,但这个规定没有约束力,只能靠自觉遵守。这就是道德。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请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监督两个人,谁要偷盗就惩罚谁。这样,两个人再也不敢偷盗,每年仍能收获1000千克的粮食。但是作为报酬,他们每年要上交200千克的粮食。这样他们每年还能剩800千克,比偷盗的时候好。这就是法律。

由此可见,为了攫取不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人们之间就会出现偷盗、抢劫、诈骗等行为,这种偷盗、抢劫、诈骗行为,会使生产效率降低,使社会和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为了避免这种那个情况,法律和道德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如果仅仅在口头和思想上达成约定,这就是道德。如果这种规定形成了文字和案例,并且有暴力来监督执行,这就是法律。

道德和法律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了遏制盲目的自利行为而作出的规定,但结果是使每个人的利益得到更多的保证。

举个例子来说,杀人、抢劫、偷盗等都犯罪行为,都是为了最求某种利益而导致的,但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一己私利都去杀人、抢劫、偷盗,那么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为了让人们避免这种损害,法律就规定,不许杀人、抢劫、偷盗。

再来说一说道德,譬如杀人、抢劫、偷盗,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和杀人、抢劫、偷盗等犯罪行为相比,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由于人们的自私心理造成的。如果人人都为了自己的自私心理,社会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说,遵从道德对于全社会的人都是有好处。

道德和法律不仅仅是禁止人们做某些事情,也要求人们做某些事情。例如,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帮助别人,这些都是道德的要求,这么做,就会受到他人的赞许和{L-End}表扬。为了支持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法律和道德就会作出一定的规定:比如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助人为乐基金,对于人们捐助公益事业,法律规定税收减免,等等。这些规定总体上对于全社会的人都是有好处的。

法律和道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定的惩罚性,违反之后都会受到一定的惩罚。犯罪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而违反道德的行为也要受到道德的惩罚,比如会受到他人的鄙视,全社会的谴责,会导致名声扫地、众叛亲离,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最终会危害到自己的精神和物质利益。

和法律相比,道德更是更为根本的要素。如果人人都遵守道德,就用不着制定法律,不过由于道德没有强制力,所以才需要法律。从根本上说,法律和道德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一个人即使不懂法律,只要遵守道德,不学法律也不至于犯法。可以说,道德是法律的源泉,而法律则是精确化、强制化的道德。

综合起来可以这样说,直观地讲,道德和法律就是指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规定。如果大家都遵守这种规定,就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比如上面的故事中。如果需要一个厉害的人监督这两个人,就要付出200千克粮食。所以说,遵守道德和法律,会更节约成本,也会是社会更和谐。

第二节 衡量经济的晴雨{L-End}表——国内生产总值

据报道,初步测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8.7%,增速比08年回落0.9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另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估算结果显示,中日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未经季节调整)虽然2010年上半年总体日本仍高于中国,但仅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已超过日本。

日本内阁府在估算中采用了2010年上半年平均汇率,结果显示中日两国2010年二季度GDP分别为13,369亿及12,883亿美元美元,而上半年总体分别为25,325亿美元和25,871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日本在过去的40年中,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世纪80年代,人们曾一度认为日本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体。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GDP的持续增长。

这个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指一个时期内(一年或一个季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他不但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L-End}表现,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力和财富,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通俗地讲,将人们通过自己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全部都加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简单点说可以这样{L-End}表示:社会财富=萝卜+白菜+土豆+……+鞋子+衣服+帽子+香烟+美酒+电脑+……这里的“社会财富”是没有民族和国际之分的,也就是说,只要是在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之内,无论肤色,无论国内企业或者是国外企业,只要是他在这个时间所创造的都归入GDP内。例如,通用在中国的分公司获得的利润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不能计入美国的GDP。

GDP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中国在1985年建立了GDP核算制度,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了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其核心指标就是GDP。目前,这一指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L-End}表”。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将GDP比作描述天气的卫星云{L-End}图,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L-End}图像,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就{L-End}表明这个国家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降低,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相反的现象。GDP高速增长,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见提高。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可以深刻地说明GDP的含义。

有两个经济学家,边在马路上散步,边讨论经济问题。忽然甲看见路上有一堆臭狗屎,就对乙说:“要是你把这堆狗屎吃了,我给你100万块钱。”乙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给了他100万块钱。

乙虽然得到了100万,但是心里总是感觉不平衡。过了一会儿,他们又遇到考虑了一堆臭狗屎,乙就对甲说:“你把这堆狗屎吃了,我也给你100万?块钱。”甲心里正在懊悔给了乙100万,见能够把100万拿回来,便毫不犹豫地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把甲给他的?100万还了回去。

两个人走着走着,乙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呀,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对狗屎……”甲也缓过神来,他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DP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这是因为GDP代{L-End}表的是全社会终端商品的价格总和,而我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终端商品使用价值的总和。这两者既互相关联,又相互背离。例如赵先生家3年前每月吃10斤猪肉,每斤5元钱,共需要50元钱。1年前猪肉的价格占到了10元钱,还吃10斤猪肉,就需要100元钱,GDP增长了1倍,但是赵先生家的生活水平却没有任何提高。现在猪肉涨到每斤15元钱,赵先生家吃不起10斤肉,只好吃7斤肉,花费了105元,这样生活水平下降了约20%,GDP反而增长了。从中可以看出,赵先生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吃了多少肉,而GDP反映的是赵先生花了多少钱买肉,而这既有相关联的一面,又有相背离的一面。可见,GDP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主要{L-End}表现在两点:

其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准确情况。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现行GDP统计对于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也照算不误。比如某地发生了地震,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灾区人民群众生活困难。但是,GDP却反而高了。这是因为就在需要投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大量的物质,所以GDP上去了。

其二,GDP不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例如,有些地方经济增长非常快,但是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GDP增长了,但是成本很大,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是不划算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既不要忽视它的重要作用,也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为了正确衡量我国的经济总量并正确引导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绿色GDP的计算方法。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说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从GDP中扣除。绿色GDP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日渐清晰的蓝本:民众需要舒适从容的生活空间,国家要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第三节 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

1929年,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对于世界经济无疑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真正让人恐惧的是,在大危机出现时,美国官员、政府顾问、经济学家在研究危机及应对策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除了了解诸如铁路运输量的变化、就业的变化、钢产量等特定指标,对其他基本宏观经济数据竟然一无所知,甚至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都认为经济形势正在好转。面对经济危机,人们就像是闭着双眼和一个高手在过招一样。

为了了解这个对手的“庐山真面目”,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为此,美国商务部委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库兹涅兹等人开发国民经济账户。库兹涅兹和他的研究小组于1937年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国民收入(1929——1935)》。这是最早的国民收入账户,标志着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1933年,当1929~1932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公开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自己竟然经历了如此可怕的一次危机。

到了40年代,适应战时管理经济的需要,宏观经济统计中引入了国民生产总值(GNP)这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概念取代国民收入账户,正式登上了经济的大舞台。

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NBER的Mitchell所言:“只有那些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动员的人们才会认识到,涵盖20年的国民收入估计及其在各方面的归类,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少方面为我们赢得战争提供的方便。”

在经济实践中,人们发现,国内生产总值(GDP)不能够反应经济增长的准确情况,所以我们还要了解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管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流入哪个国家,只要它们依然为该国的个人或者法人所有,那么这些要素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或者劳务价值就是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三星在中国的利润要计入韩国的GNP,而不会计入中国的GNP。这和GDP强调地域性有很大的区别。

GNP和GDP,无论是外国名字或者是中国名字,都只差一个字,很容易混淆,很多人刚开始接触GDP的时候,都会以为是GNP。但是,GNP和GDP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简单地说,GNP和GDP关系用一句话来区分,就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我们可以张晓家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

张晓是一个非常善良勤奋的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他有一手漂亮的木工活,每年都外出挣些外快,一年下来能够收入12000元。张晓的妻子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人,丈夫出外打工的时候,她就在家种田养猪,搞些副业,每年也有个5000元的收入。张晓家还将一间临街的房子出租给一家公司做生意,这家公司一年的产值有200000元,一年交给张晓家3000元的租金。

张晓家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以及房租,也就是:

丈夫的收入12000元+妻子种田的收入5000元+房租=20000元

而张晓的家的GDP,则是:

妻子的收入5000元+那家公司的生产总值20000元+房租3000元=208000元。

而丈夫的收入是不能够计入他们家的GDP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GNP比GDP更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真实生活水平。外国资本虽然在本国产值很大,但它毕竟不是本国的。举个例子来说,别人把一个价值千金的宝物放在你的家里,宝物很值钱,虽然是在你的家里,但是它毕竟不属于你的财产。所以,它的价值也就和你无关,只有保管费才是属于你的。

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策上追求GDP或是GNP,将会引发不同的经济增长战略。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推崇GDP,那么它的经济政策的取向必然是,不论是本国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能把GDP作大就行。当然,随着GDP的作大,政府也会有相应的税收。如果更为推崇GNP,那就不仅经济要增长,而且必须是本国、本地区的企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不仅要增加税收,而且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DP,那就会更注重本国产业的成熟和发展,而不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如果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NP,则不仅本国产业要发展,而且应当是本国企业支撑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于是,前者会更倾心于招商引资,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后者则重视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以GDP或者GNP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追求目标,在一定的GDP水平下,会导致本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不同。如果强调GDP,就会出现诸如四川民工在深圳打工,把GDP留在了深圳,把利润带回了四川;在深圳设厂的企业,把GDP留在了深圳,把利润带回了本国或本地区。如果强调GNP则意味着本国企业公民在国内,或国外都实实在在地给自己挣了钱。比较GDP和GNP最典型案例是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04年随着苏州经济一路高歌,GDP总量首超深圳,新苏南模式似乎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样板的制高点。但是这些掩盖不了新苏南模式的缺陷,苏南模式被比做“只长骨头不长肉”,GDP上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上去了,老百姓的口袋仍是鼓不起来,利润的大头被外企拿走,本地人拿的只是一点打工钱。2004年苏州的GDP是温州的两倍,但苏州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几乎只及温州的一半。看来,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实力的是GNP,而不是GDP。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可能始终靠外资企业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仅是简单做大,而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因此,必须适时地给予GNP(GNI)以高度重视。

第四节 看你能花多少钱——消费者信心指数

二战结束初期,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美国国民的收入和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学界一度比较担心,战后的一段时期里美国将会出现30年代大萧条时的那种紧缩和失业状况。但是实际情况却与政府和学界的预料大相径庭。与经济学界的担忧不同,消费者显示出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信心,突出{L-End}表现就是他们将不断增长的收入投入消费,社会总需求迅速扩大。消费大增的同时储蓄率从1946年第一季度的11.7%,降低到1947年第二季度的2.2%,这是美国50年来纪录的最低点。旺盛的需求使1946年美国经济不仅没有衰退,反而面临着通胀的压力。由此,经济学界开始关注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进程的关系。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此而生。

20世纪4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乔治·卡通纳为了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先提出并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随后欧洲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始建立和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1997年12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开始编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在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初,在省市一级率先建立了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制度。

消费者信心(Consumer Confidence),也有人称为消费者情绪Consumer Sentiment)是指消费者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对就业、收入、物价、利率等问题的综合判断后得出的一种看法和预期。在许多国家,消费者信心的测度被认为是消费总量的必要补充。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消费者满意指数是指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的评价,消费者预期指数是指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预期。消费者的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由一些二级指标构成: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消费者信心(或情绪)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紧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经济发展形势、家庭收入和就业、物价水平、消费或购买意愿。每一方面由两类问题构成:对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预期。前者指消费者对上述几个基本方面当前整体状况的评价;后者指消费者对几个基本方面未来一段时期(如半年或一年)发展变化趋势的估计或预期。如美国会议委员会发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1967年开始至今调查问卷只含有5个问题,分别是:对目前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的评价;对未来6个月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和家庭总收入的估计。

在调查问卷中每一问题一般有三个答案:肯定的(积极的)、否定的(消极的)和中性的(不变),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看法或判断选择其一。指数通常以加权平均法得出,结果以百分点{L-End}表示。随着具体计算方法不同,指数的取值有两种:一是取值在0~200之间。100是中值,{L-End}表明消费者的信心(或情绪)是一种中立态度。0{L-End}表明极端悲观情绪,200反映的则是极度乐观情绪;二是取值在0~100之间。50是中值,100反映的则是极度乐观情绪。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分别计算现状评价指数和预期指数,以及综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指数的基期可以选择计算的初期为100(或50),也可以某一特定时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基期值。例如美国会议委员会发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1967年开始发布,基期就以1967年初为100,每两个月发布一次。从1977年6月开始,改为每月一次。至1986年起以1985年的各月平均值为指数基期值。

第五节 富裕与贫困的标尺——恩格尔系数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小康社会呢?小康社会有什么样的标准呢?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富裕和贫困的界线的。

恩格尔系数是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阐明的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将呈下降趋势。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获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条件获得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扩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在一个满眼只有食的天地里,人的精神需求是被压抑的。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这样思考:看一场电影相当于三斤猪肉,坐一次公交车相当于两个烧饼,旅游一次相当于三年口粮。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任何带有文化性的消费都是奢侈品。人们对于外部环境的需求,总是以满足最低限度生存需要为限。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才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正是用食物的支出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

一般地讲,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越富裕,反之,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越贫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但是,恩格尔系数这个衡量标准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它有时候会制造一些假象,出现失灵的情况。比如,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这是不是证明我国居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呢?显然不是。众所周知,中国目前仍处于小康阶段,而且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恩格尔系数这个标尺之所以失灵,原因在于,近年来中国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非食品支出上的消费出现严重虚高。据统计,近8年来,我国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幅;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均纯收入为9422元,而现阶段每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支出则超过了1万元;在住房消费方面,目前房价与居民收入之比已超过7.8,而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该在3~6之间。显而易见,这种居高不下的消费价格已经成了多数市民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尽管有争议,但总体看,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还是符合恩格尔规律的。

首先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的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已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构成变化资料所证实。20世纪80年以前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5%以上;1982-1993年间,尽管各年恩格尔系数有波动,但这十年间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0-55%间;1994年以来后,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0%以下。其次,统一年份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也符合恩格尔规律,如1997年按可支配收入排队五等分,他们的恩格尔系数依次为:55.7%、51.1%、47.9%、43.6%和39.5%。

所以,在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