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卫生
18268700000026

第26章 什么是儿童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表现为个体反复而持续地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包括反社会、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等。这种持久的、严重的违纪行为,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具体表现为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等。明确存在这些表现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视为品行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的产生,有社会、家庭和生物学三方面的因素。

轻度品行障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识别:①经常逃学,擅自离家出走,不顾父母的禁令而常在外过夜。②与别人接触时显得踌躇、害羞、内向,突出表现为退缩,交往活动减少。③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说谎,对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长期与父母或老师对抗,好发脾气等。

严重品行障碍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参与社会上一些不法团伙,故意损坏他人财产、公共财物,反复欺辱他人。②在家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或参与勒索、抢劫他人钱财的活动。③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等。

对于患有品行障碍的儿童,除了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外,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帮助,其中家长和教师的模范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