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卫生
18268700000023

第23章 什么是儿童强迫症?

所谓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儿童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童年和少年期神经症亚型。在儿童时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患儿智力大多正常。

儿童强迫症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如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等。如不让他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

儿童强迫症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0~12岁之间,引起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①精神因素,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当患儿在生活中碰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伤亡等精神刺激时,易出现强迫症状;②性格因素,这也是强迫症的诱因之一,因为患强迫症的儿童性格大多内向、胆小拘谨、优柔寡断、行动较古板;③家庭因素,比如父母性格内向,有洁癖、强迫行为时,儿童也可能会患上强迫症。

需要注意的是,有强迫行为并不等于是强迫症。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多见,其主要表现类似于强迫症,如反复计数、反复洗手等。但是正常儿童在其发育过程中可看到强迫行为只是暂时性的,生长到一定阶段便会消失,因此不应把儿童这些强迫行为视为不正常。只有当这类呆板、机械的行为保持时间长而且严重地造成儿童适应不良时,才可考虑其是否患了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一般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轻症患儿可以边治疗、边上学;较严重的患儿应暂时休学,待病情好转后才可继续上学。儿童强迫症治疗的效果通常较好,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特别强调,家长和教师要同情和理解患儿,因为患儿的有些表现虽然涉及思想、道德、品行问题,但实际上是强迫症引起的,不要将其与品行不端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