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卫生
18268700000017

第17章 什么是儿童焦虑症?

焦虑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以女孩较为多见。患焦虑症的儿童感情脆弱,对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表现出烦躁不安、担心害怕、哭闹不停等现象。还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尿频、气促、出汗、恶心、呕吐、多汗、头昏、乏力等症状。这类儿童夜间往往不敢单独睡,需要母亲的陪伴才能入睡。

根据儿童焦虑反应的表现,可将儿童焦虑症分为三种类型:①分离性焦虑,指儿童与依恋对象如母亲、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②社交性焦虑,指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③恐怖性焦虑,即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可能遇见有害的事物或情景。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儿童焦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焦虑症通常是在没有任何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作,患儿在病情发作时表现出极度不安、恐惧和难受,并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症状。慢性焦虑症的患儿症状不明显,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注意范围缩小、学习成绩下降、情绪易激动、难与同伴相处等,并伴有易醒、爱做噩梦、梦呓等睡眠障碍。

引起儿童焦虑症的主要原因有:

(1)父母的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性格特征对儿童焦虑症产生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具有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等一些焦虑表现的父母,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2)家庭环境不良。如果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例如父母经常吵架或者打架,以及父母离异等,都容易使儿童产生焦虑反应。一些灾难性事件,如亲人患有重大疾病或者死亡,也会让儿童焦虑。

(3)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苛求,管教过严,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让孩子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导致焦虑。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中对其百依百顺,致使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结果当孩子走出家门离开父母时,不知如何面对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或学校里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往往容易发生过度焦虑反应。

(4)自我要求过高。有的儿童具有完美主义人格,责任心过强,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以得到父母和家长的赞扬。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在心理上形成较大的压力,这种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也往往会引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