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常德传印象
18267400000002

第2章 百年老港换新颜——青岛港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以常德传同志为首的青岛港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袁坚持实干兴港袁一级带着一级干袁一级干给一级看袁用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袁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人心袁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袁用民主的力量凝聚人心袁努力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尧政治上始终坚定尧作风上始终务实袁建设了一个政治素质好尧经营业绩好尧团结协作好尧作风形象好袁具有共产党人之德和市场经济之才的领导班子。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

潘承烈

以1892年青岛人自己建设“栈桥”这个小码头为起点,青岛港已走过了111年的历史。1897年德国占领了青岛,并从1898年起用了6年时间建成一号、二号码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青岛港全港年吞吐量仅达到72万吨。自1949年至1988年的近40年,由于设备落后、原设施老化,通过老港区改造,吞吐量虽有所提高,但都未能突破3000万吨。

从1989年开始,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他们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机遇,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头,运筹帷幄,团结全体职工,万众一心,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向高峰攀登,开创港口建设发展的新局面。到2002年全港吞吐量已超过1.2亿吨,预计2003年将达到1.4亿吨以上,连续第二年登上每年增加两个千万吨级的大台阶。集装箱吞吐量也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于2002年达到341万标准箱,成为东北亚第二、世界第十四位的集装箱大港。

青岛港近十多年来的跨越式发展,使一个原来默默无闻的小港成为跻身国际大港行列的重要港口,其中许多思路、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具有不少发人深思的启示,是我国国企改革的一笔宝贵财富。

变坐商为行商

港口码头建设一向属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以来,计划经济色彩浓重,历来是坐等送货上门,只有货主求港口,港口则不会有求于人,正如过去的铁路被称为“铁老大”一样,港口以前也被人称为“港老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青岛港领导领会到面临的巨大变革,敏锐地认识到,企业今后的生存发展必须以市场为依托,明确指出今后港口的主战场在外、在市场,青岛港不能再是在家等货上门的“坐商”,而必须转变为走出门去、走向市场的“行商”。于是青岛港陆续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自己的据点,主动在当地寻找需要运输的货源,了解货物的种类、运抵的目的地,并为货主设计通过怎样的陆路、水路,以较短捷的路线、节约的运价来实现其目标。这样就大大扩大了运输货源,开拓了潜在市场,同时更在货主中树立了自己的信誉。由于青岛港在原油、矿石、煤炭、集装箱、粮食等物资的运输上备有专用码头,又有长期的装运经验,使其独具优势,从而在全国范围有了覆盖面较为广泛的货主。

青岛港在一手抓货源的同时,另一手抓运货船只的协调搭配。例如某一货物的运量小于某船的载货容量时,青岛港负责将别的同一方面的其他货物加以搭配,尽量使货船满载,这样也使船主满意。

由于抓了货主、船主这两头,使港口的业务在国内、国际航运市场上得以扩展延伸,体现了作为“行商”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主动作用。

港口运输不是生产单位,基本上是服务性质。生产单位的工作质量可以用产品合格率等具体指标衡量,但服务的质量却难以量化。青岛港提出把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他们认为,客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困难也要去帮助解决。1995年在某煤矿托运的6万吨煤炭中,货主发现在煤炭中丢失了一把扳手,这事被提出后,港口方面将这6万吨煤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全部翻了一遍,终于将这把扳手找了出来,保证了这批煤炭的质量,成为广为流传的经营佳话。

青岛港领导认为,决策与风气是搞好一个企业的两条根本治企之道。它在发展过程的关键时刻所作出的决策,是意味深长的。

例如,按国家要求,为保证原油出口,青岛港建设了一个20万吨级出口原油的油码头。但建成后,某油田未能达到原计划的产油能力,导致这个油码头长期无法利用,处于年久失修、被废弃状态,仅清除管道锈蚀就要耗费巨资。这种损失属于国家,国有企业并不负什么责任。但青岛港领导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从国家宏观发展的高度,看到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原油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出口会变成进口。这样他们就把原来只供出口的原油码头改造为可供进口原油的码头,并增建了每个容量为5万吨原油的储油罐,使储油能力达180万吨。当时不是没有遭到非议,有人认为已有的设施既然用不上,怎能继续投资,然而不出几年,这个原油进口码头为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原油需要而进口原油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使决策正确,绝不是凭主观愿望或想象,而首先要“情况明”,才能“决心大”。一个正确的决策,必然是站在时代潮的前沿,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尤其是对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做到心中有数。要为高瞻远瞩地抓住市场风云变幻而提前做好准备,这正是青岛港能使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矿石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散粮接卸码头全部落户在这里的原因。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他们就有多大的码头。这样就为青岛港迈向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并赢得了主动。

变革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随着变革的加速,对企业来说虽然挑战越来越严峻、压力越来越大,而同时机遇也越来越多。好的企业正是能把握时机,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来发展自己,这也正是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时刻。青岛港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发人深思的实例。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大地震使神户港这个国际集装箱中转基地失去了作用。青岛港及时觉察到这一变化,迅速采取行动,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达成共识,青岛港可取代神户港为其提供全部运量和服务。从而一跃使亚洲地区的国际集装箱中转基地由日本转到了中国,落户到青岛港,并使青岛港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事实上,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中,机遇随时都在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但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对任何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只有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人才能及时认清面临的机遇,只有同时具有胆略的领导人才能迅速抓住这种机遇。这就取决于企业领导人自身的素质了,即要训练自己从战略高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养成战略思维的能力。要是我们认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企业的兴衰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无不涉及到他们是抓住了还是失去了本企业原本可利用的各种机遇。青岛港今日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正反映了他们能及时迅速地识别与抓住机遇并作出正确决策,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

人气兴港显威力

作为企业,它总是要追求使它的客户或顾客满意。其实顾客有着内外之分,要使企业取得它外部顾客的满意,首先要使其内部顾客,即企业自己的员工满意。不能想象,一个职工心存不满、满腹牢骚的企业能为其客户或顾客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和服务。

要经营好一个企业,要办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与聪明才智。现在无论国内国外,都已认识到人不仅是劳动力,更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人为本。过去人事部门是管人的,现在都已改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了。

虽然认识上大家对以人为本已有共识,但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都像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

青岛港务局对其16000名员工的尊重、关怀、爱护以及由此而焕发出来的力量,给人以新的启迪,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首先从最基层的码头装卸工人的变化就可看到这种以人为本的缩影。

提起装卸工,人们想到的一般会是一群浑身污浊泥土、汗流浃背的人。可是当人们走进这个港的候工间,即装卸工人换装休息的地方,却仿佛走进了一个星级宾馆。每个装卸组都占有楼面的若干房间,不但有更衣室,还各有自己的会议室、阅览室、休息室,并都由工人自己去布置,形成各组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更衣室过去只有一个个方形更衣箱,后来青岛港领导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冬天要穿大衣,要让衣服能挂起来,于是每人改成一个长的更衣箱,上面一个方形小箱可以放帽子、衣物,下面一个方形小箱可以放鞋袜,都搞得整整齐齐。墙上贴着每个人的照片、姓名以及一句他自己的警句或信条。走廊里挂满了镶在玻璃镜柜里工人自己创作的字画。这里体现的不仅是装卸工人的物质生活面貌,更反映了现在工人们的文化品位。

这正是青岛港多年来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而这也正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同样是这16000名员工,为什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会使青岛港旧貌换新颜?是什么焕发了职工们内心的动力?是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是以人为本的实实在在的体现。

青岛港领导提出,关系到职工的事无小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再困难也要加以解决。在这种精神感召下,职工的回答是:港口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工作任务再难也要完成。在填海造地兴建新码头时,不只是职工本人,连其家属,老人孩子也是车推手提,把一筐筐、一箩箩石块投向海边。一个投资18亿元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就这样仅用了18个月便建成了,这样的奇迹正反映了建设者们的高效与干劲。

青岛港的企业文化是八个字:信念、感情、珍惜、奉献。在这里企业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针对性的行为准则。首先要树立“信念”,使大家相信,青岛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建设得更好,国有企业一定能发扬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发展。对人的关爱主要体现在“感情”上,使人意识到青岛港之所以有今天,实属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而最后则落脚到“奉献”上。

这种反映一个企业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正是别人无法照搬、模仿,也无从窃取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不仅是职工之间、干群之间、领导班子之间,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气氛。仿佛一个大家庭,“家和万事兴”。这里不只是讲“人本”,而且更进一步把它提升到人的精神、理念、意志、共同价值观的“士气”的高度,或称之为“人气”,这成为兴港的重要动力。

职工将自己受到的青岛港的关爱化作自己要对本港的更多奉献,而青岛港则把职工创造的财富实实在在地回报给职工。职工们的收入年年有所递增,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改善。所以说青岛港职工们的精神是饱满的,他们的腰包也是饱满的。这体现在职工人均住房面积已从原来的4平方米增加到今天的28平方米。而更重要的是青岛港的资产总值从1988年的5亿多元已增加到今天的103亿元。这就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人气兴港”的威力。

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青岛港每周六为领导接待日,职工有任何问题都可直接与领导面对面交流,使职工有话可以有地方说,有渠道可以表达,这就防止了只能在下面议论、发牢骚,造成不团结的局面。

青岛港把对职工的关爱,以福利待遇的规定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这不仅对在职职工,还包括离退休人员与家属。对过去为港口的建设作出过贡献的离退休人员,始终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使这里的人处处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在这样一种如沐浴在和煦春风中的上下一心的“人气”催化下,一个港口,一个国有企业,如何会不振兴,会不变得日益兴旺发达?!

带头人的风范

一个原来码头年久失修、设备陈旧的百年老港,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面貌焕然一新,一跃而在原油、煤炭、矿石、集装箱和粮食运输上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港口,并逐步跻身于国际大港。这种奇迹般的发展是如何得来的?当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现在青岛港有着一个坚强的、团结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有一位受人崇敬的好带头人——常德传。

常德传自1968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后便来到青岛港,从一线从事装卸作业开始干起,1981年起任港务局副局长,1988年任局长。2003年1月8日青岛港正式组建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常德传被推举为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从此青岛港的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集团领导班子的成员来自各地,包括部队转业的干部,但在青岛港都已工作了七八年到十多年。党政之间、班子成员之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全力以赴为青岛港的发展呕心沥血。过去,虽然有的班子成员也有在别处当过一把手的经历,但进入这个班子后都以能有这样好的班子,班子有这样好的带头人而感到欣慰、感到自豪。

常德传正是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班子成员,影响着大家,成为班子的核心、团结的核心。

他凭着自己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把全部精力与聪明智慧倾注到青岛港的发展上。他不但肯干,而且会干,也是位对党忠、对干部爱、对职工群众亲的好领导。

常德传同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在港的职工,不论是在职的还是不在职的,不论是专业人员还是装卸工都是那样关怀备至、考虑周全。他任局长十几年,为全局职工构建住房7000多套,实现了人人有房住,而他最后一个才调整了自己的原有住房,办公大楼也是已使用多年,而从不加以装修。

港口职工为了表达他们对领导关爱的回报,自动捐款25万元通过职代会决定作为给青岛港领导的“奖励”,领导当然分文不收。这却反映了职工与领导之间的鱼水深情。

常德传的言行正是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领导者风范。

作为16000名员工的国有企业当家人,肩上责任有多么重大!常德传凭他的高度责任感和人情味,把全港职工紧紧地团结在党政领导班子周围。16000名员工没有一个人因下岗而被推向社会。他意识到一个人失业就会影响到他一家,就会给社会增加一份负担。因此他们在青岛港范围内千方百计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使人人得到安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作为青岛港领导,更要能做到与时俱进地立足本港、放眼世界,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青岛港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出击,把青岛港放到世界航运的大背景下来为自己定位。“走出去”的战略不只是指走向全国,把960万平方公里都看做是自己的市场,而且应该更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目前青岛港已建立合资企业2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6家落户青岛港。在与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英国铁行集团成功合作青岛前湾二期项目之后,2003年7月又与世界第一大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集团、英国铁行集团以及我国最大的航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远集团进行了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的三国四方合作进行签约,总投资8.87亿美元,它打破了中国沿海港口一向采用的两方合资经营码头的惯例,开创了多方合作的先河。

这些正反映了青岛港领导和常德传本人在进行重大决策上深谋远虑的过人之处。

要贯彻落实正确的决策,必须依靠全体员工步调一致、行动一致去实现。十多年来,青岛港年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港口实际,进行主题思想教育,为港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青岛港不仅是一个亿吨大港,而且已成了一个大熔炉、大学校。例如装卸煤炭的码头一般印象都是又脏又乱,可是这里却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这是近些年大力抓了港口的技术改造,以机械化代替重体力劳动的结果,之后更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以鼠标代替铁锹”,这也体现了管理的严格和港口与时俱进的发展。

在码头的一座建筑物上刻着“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八个大字。这个在一些国有企业今天已不太多见的口号,反映了青岛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常德传正是靠自己身体力行,以榜样的力量形成无声的命令在指挥着、感染着这16000名员工的风气和行动。这正如过去流传过的:领导迈什么步,群众走什么路。要搞好一个企业,说到底,关键还是在领导。要探究青岛港这些年所走过的发展之路,从带头人到一班人的风范上会给我们一种新的启迪。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这个过去叫青岛港务局的16000人的国有企业,近十多年来“旧貌换新颜”的深刻变化是引人深思的。它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所有制。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没有前途的论点显然失之偏颇,关键问题还在企业内部,因为内因毕竟是变化的根据,而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国有企业如果首先能转变观念,并且能真正发挥它固有的优势,通过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全体员工,把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有着一个坚强的团结一致、执政为民的领导班子,更重要的是这个班子中有一位具有远见卓识能抓住机遇,又能以身作则的带头人、当家人,就必然能率领全体员工逾越险阻,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开拓前进。

青岛港的历程,青岛港的现实,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白无误的回答。

(2003年10月10日《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