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主体
18267000000013

第13章 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

我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古代帝王在选择墓葬位置的时候都非常重视“风水”。而“风水学说”实际上是我国特色的“环境观”,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的探索和认识。

历代帝王陵寑都占据着华夏大地的一处处“吉壤”。而这些“吉壤”的选择,也无不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于中华民族血脉永继、繁荣昌盛所寄予的深深祝愿。

照古人的观念,阴宅选址的地形地势、方位和安全,将长久地影响后代子孙的命运。而“吉壤”恰恰关照到了天地万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具有系统论意义。事实上,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古人选择“吉壤”正是对系统论的朴素应用。

比如唐代的“关中十八陵”,各陵以层峦起伏的北山为背景,南面横亘广阔的关中平原,与终南、太白诸山遥遥相对。渭水远横于前,泾水萦绕其间,近则浅沟深壑,前望一带平川,广原寂寂,更衬出陵山主峰的高显。

唐陵继承了汉陵四向开门的传统并加以发展,形成象征帝王居所的宏伟构图: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围墙,称为内城,四面正中为门,设门楼,四角设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举行大祭典礼;朱雀门外是长达三四千米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对土阙开始,阙后为门,由此向北离朱雀门约数百米至1千米是第二对土阙及第二道门,再由此门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在第一、第二重门之间的广大范围内分布着众多的陪葬墓,其中尤以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达167座。整个陵区范围十分宏大。此外还以许多气势雄壮的石人石马来陪衬渲染帝陵的尊严和崇高的气氛,使得无论什么人来到此地都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仰尊崇之意。

因地制宜也是古人阴宅选址的原则之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帝陵建筑与人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也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比如明代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朱棣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一片“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明成祖亲自踏勘确认后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在此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明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千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环抱,向南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基址“明堂”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

从明十三陵的选址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十分注重因地制宜,使陵寝建筑与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蕴涵着智慧的生活经验,其中依山造陵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许多国君的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巅之上,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别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

著名的秦始皇陵就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这一带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嶂。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皇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可以看出,这里正是一块符合依山傍水原则的风水宝地。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我国传统的“天人一体”哲学观使得我国人对于天地、人生有着独特的看法。古代帝陵讲究顺应龙脉,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

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我国的龙脉都源于西北的昆仑山,从昆仑向东南又延伸出3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经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因此,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应顺应龙脉的走向。

我国帝王陵墓的选址是非常注重查形观势的。清代在选择帝陵陵址时,在这方面他们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清东陵据说是顺治亲自跑马游山而选定的风水宝地。以风水而论,这里确是绝佳之地。

清东陵的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以北称“后龙”,是龙脉来源;陵区以昌瑞山为靠山,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朝山;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屈曲流过,环抱有情。是典型的“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

清代各皇帝后妃陵寝的选址和营建都是如此,无不考虑龙、砂、穴、水、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很多古代帝王陵墓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比较优良的。其实,在堪舆师给帝王选择陵寝的过程中,他们除了十分重视方位形势等因素外,对于当地的土壤质量也是非常重视和挑剔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常常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捻,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井察看深层的土质和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但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传统风水学认为土质决定人的体质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比如,土壤中的锌、钼、硒、氟等元素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会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等疾病;复杂的地质结构,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眩晕、内分泌失调。

从另一方面来说,古代的堪舆师相对来说都是地理学家,对气候、环境较为敏感,风水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并非空穴来风。

古人选择陵址不仅分析土质,也分析水质。风水中的“水”,其实就是水文水质。水是生命之源。水质不好,就会造成生物生长不好,人得病,生活陷入灾难。这也是古代自然观念被大力提倡的原因。

古代帝王在选择陵寝时对当地的水非常重视。明十三陵附近有非常丰富的水源,因此这里终年草木丰茂,生物的多样性也发展得很好。明十三陵水库现在已作为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北京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风水学是很注重方向选择的。堪舆师在选好阴阳宅的位置后,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建造方向,让建筑接收承纳四周山水空间的生气。这也叫做“立向”,立向是风水中的一大关键。

风水学中的坐北朝南原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千百年的实践得出的认识,这其实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

我国一般的帝王陵墓的朝向都是背山面水或是坐北朝南,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都是如此。但是位于凤阳的明皇陵却是朝北而建,而且道路还略有歪斜。考其原因,这是由于中都城垣宫殿在皇陵的东北方,为了使皇陵朝向中都的非常处置。

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经注意到环境与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而环境的好坏与树木的多少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无论是对于生者的住宅还是死者的陵墓,在周围栽种树木,进行绿化,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为。旧制规定:

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这实际上已经以礼制的形式把对于陵寝的普遍绿化原则固定了下来。

无论是明孝陵还是十三陵,大凡古代帝王所葬之地基本上都是树木繁茂、水草丰美的地方,这除了原先选址的时候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以外,也是后人不断栽种树木进行绿化的结果。

我们的祖先也意识到改造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改造绝不是率性而为,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我国的古帝王陵在改造风水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秦始皇陵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已是占据了一块符合风水原理的宝地。然而在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多米,最宽处达40余米,遗址残高依然有2米至8米,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山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围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

当自然山川条件不能十全十美时,就人工加以修、补、填、挖,这种把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出一个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的方法,这在历代帝王陵墓的建造中都有体现,也可谓对风水理论的一种实际应用。

总之,古人通过把握整体系统,因地制宜,依山造陵,顺应龙脉,查形观势,分析土质和水质,确定建陵朝向,绿化陵区,使“吉壤”显示出宇宙图景,这是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时的结果。帝王陵寑的风水意向看似迷信,其实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旁注]

关中十八陵 也称“关中唐帝十八陵”、“唐十八陵”,是指埋葬在关中地区的唐朝18位皇帝的陵墓,若计女皇武则天在内则共19位皇帝。包括献陵、昭陵、乾陵、定陵、桥陵、泰陵、建陵、元陵、崇陵、丰陵、景陵、光陵、庄陵、章陵、端陵、贞陵、简陵和靖陵。

明十三陵 明代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明永乐年间的1409年5月始作长陵,到明末皇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13座皇帝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2位太监。

秦始皇陵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的骊山北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在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风水术 又称为堪舆学、相地术、地理、相宅术、青乌、青囊术、形法等。是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和处理宅地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择日等一系列的主张和学说,是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术数。风水术对我国古代建筑科学的发展,对古代地理学和水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都有积极意义。

明孝陵 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形制,在我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故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人文 人文与天文、地理相对而言,出自我国古老的《易经》,与人道相通。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广义地讲,泛指文化;狭义地讲,专指哲学,特别是美学范畴。

[阅读链接]

风水圈中曾流传过一个“郭璞葬母”的传说:郭母死后,郭璞给母亲挑选的墓穴距离河边不到百米,如果一发大水,坟便会被淹掉,这可是风水大忌。郭璞却敢葬,预言水必退去,时人将信将疑。结果若干年后,河水果然改道了,郭母墓四周都成了桑田,郭璞的名气因此大振。

郭璞为什么敢这么断言?无非是他对附近的山川走向、河流分布、气候变化,比别人更了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