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上善若水
18266900000010

第10章 早期道教的重要典籍

道教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加入道教的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因而也将他们的思想意识带入道教之中,不仅出现了各个派别,也编纂了一些道教早期的典籍。

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系统化和通俗化,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道教早期经典真实地反映了道教教义,如《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等。这些道教教义成为了解道教的重要资料。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主要经典,堪为总纲,道教所有教派的建立及其典籍都是对《太平经》的阐释。它的主要思想,一是神秘的气化学说;二是三名同心的调和论,即主张君、臣、民协调共处;三是阴阳五行的灾异说;四是天人相通的修道成仙理论。

《太平经》的神仙系统,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它具有两个神学系统,即天地阴阳系统与神仙系统。这两者是平行关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的理论著作。它的中心思想是运用提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经。其文字古奥难懂,其真义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尔注》是进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义和理论的重要资料。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非但没有遭到太平道那样的悲剧,反而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成为道教的正宗。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重要的转折时期。此期的道教由于门阀士族阶级的改造,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革,从早期的五斗米道,发展演变为完备成熟的宗教,从主要传播于民间的道教组织,上升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

自东晋以来,佛、道两教兴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经典传播其教义。佛教的经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书籍以及借鉴佛教的经文。

东晋以后,新出的道经以《三皇经》《灵宝经》《上清经》这三组道经最为重要,即三洞真经。

《三皇经》在元代被焚毁,已失传。但在《道藏》的《洞神八帝妙精经》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经》的道法。其中共有92道符咒,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祇、仙官天将、五岳四渎之君、魂魄邪精的隐讳姓字。

《灵宝经》是由葛洪及其家族传播的一组道经。其中《灵宝五符序》3卷收录于《道藏》中,内容为养生求仙,上卷为存思服气之术,中卷为服食草木药方,下卷为佩戴或吞服的符箓以及成仙之法。

以五行思想为基础,构造道教修炼方术,是东晋道教灵宝派诸经共同的特点。灵宝派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注重斋戒科教,劝善度人。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它注重斋仪,同时又受到上清派的影响,也讲思神、诵经,对金丹、房中之术甚为轻视。从其重视符箓科教方面来看,它比上清派更接近于旧天师道,甚至有人认为《灵宝经》系由张陵所著。但实际上它和旧天师道那种搞画符念咒,以“驱鬼降魔”“祈福禳灾”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由于灵宝派既吸收了旧天师道能够吸引群众的某些思想和宗教活动形式,又剔除了不符合信众愿望和要求的内容,在修持方法上也比上清派更简便易行,故能适合中上层人士的需求,发展很快。

道教上清派的开创人物魏华存、杨羲、许谧等,均系晋代高门士族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封建统治的上层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士族知识分子,其中有些人本身即是封建王朝的官吏。

但东晋司马氏政权对江南士族始终抱有戒心,甚至持歧视态度,因此他们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于是他们便以老庄思想为精神寄托,并由此而信奉道教。他们加入道教,一是为了精神寄托;二是为了利用道教为封建统治服务。

江南士族权贵对原来道教贴近下层群众的思想和教义感到不满,所以他们加入道教之后,便按自己的意志和爱好,对原来的旧天师道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应士族贵族的需要。他们组织创作了以《上清经》为主的许多关于道教教义的书籍。

在这些经典中,已经完全排除了早期道书中反映农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在修炼方法上强调存思之法,着重个人修炼,因而为执政者所乐于接受和赞赏,这是他们不断壮大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上清经》的问世及传布,在道教内部开创了一个新的派别,即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上清经》中,诸如金丹服食、导引行气、佩符投简、遁甲隐形、踏罡步斗、高奔日月、餐吸云霞、歌颂礼赞、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道术,应有尽有。

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陆静修,为了适应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需要,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并与神仙道教融合,成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师,也成为奉持三洞经典为特征的新道教的大师。

陆静修建立完善了道教斋醮仪式,创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道教典籍的分类方法,将道书分为三洞四辅共七大部类。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即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

三洞四辅不仅是一种道书分类法,同时也包含着区分道经品级高低和排列道士阶级次序的功能。如修太清法仅能成仙,修灵宝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圣。

西晋女道士魏华存的《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属于洞玄部。传世的《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3种。

《黄庭经》是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黄庭经》的经文都是七言韵文,主张“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追求恬淡无为的修炼方式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修炼关键是男藏精,女藏胎,认为人以精为本,以气为根,使人“完坚”不丧,滋补元气,则老而可壮。

其修炼方法就是调息和存神,其调息法,就是“太和阴阳气”能通过运行,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经和医经的五脏有神的说法,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陶弘景曾经在句容的句曲山即茅山修道。他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他编写的《真诰》一书,记录了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

由于学识和造就卓著,陶弘景得到朝野尊崇礼遇。他开创了融合道佛的先例,采取佛道双修的态度。由他编写的《真诰》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轮回转生和地狱的说法。

《真诰》既劝人修道成仙,又宣扬善恶报应,维护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其中的《甄命授》和《阐幽微》等篇,还出现类似佛教诫语和地狱托生之说,可见《真诰》融入了一些佛教思想观念。

《真诰》全书内容庞杂,但书中所涉及的许多经书、大量道教人物和方术等,都是研究道教的一份重要历史资料。

陶弘景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祇、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中茅君。

陶弘景对于养生学、医药学和炼丹术也有很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中。此书总结了东晋学者张湛对《养生集》《摄生论》《养生术》等著作编集整理的养生理论,保存从先秦到两晋的已佚著作达32种。其基本理论就是养神和炼形,养神就是要“游收虚静,息虑无为”,清心寡欲;炼形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上清派的形成,标志着自葛洪以来,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旧天师道团,创立官方化的正统道教的完成。

道教的这些重要典籍,是道教哲学思想体现,源自我国原始宗教以及哲学思想。道教大量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

[旁注]

教义 指某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道教是东汉时产生的我国本土宗教,它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一些重要范畴及其思想,构成它的理论基础。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派别,其信仰、教义也杂而多端,各派不尽相同。但历代道教诸派都把“道”作为其信仰的核心,道教各派的教义皆源于此。

丹鼎派 又称“金丹道教”,是道教中重要的支派之一。丹鼎派是对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发展而来。丹鼎派早期理论著作《周易参同契》。魏晋时,丹鼎派进一步发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并对其作了理论上的总结。

灵宝派 是道教教派。始创于东晋末年。道教经典中,“灵宝”一词最早见于《太平经》,原为神灵宝贵之意。后来葛洪族孙葛巢甫附会引申,创作《灵宝经》30余卷,并列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经系统。至南朝宋时,陆修静“更加增修,立成仪轨,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

上清派 是道教宗派中极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以专门传播习炼《上清经》而得名。上清经是由《黄庭经》衍生出的道经系列,也称《大洞真经》。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

斋醮 亦称斋醮科仪,道教仪式。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法器,吟唱着道教音乐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这就是道教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目的是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韵文 分韵编排的字典,为写作韵文者检查押韵之用。与散文相对。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包括了诗、赋、词、曲和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

[阅读链接]

道教经典《太平经》以宗教家的虔诚,将长生信仰和伦理教化紧密联系起来,标举“善自命长,恶自命短”。书中讲述了一个积恶者的遗腹子的故事,这个遗腹子遭受孤苦,卖身为奴,后得天哀怜,才有长进。后来他便告诫自己的后代一定要为善。

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地向世人表明:天神常在人边,赏罚分明,善者福报,恶者遭殃。因此,人们要一心为善,勿行游荡,治生有次,不取人财,无妄饮酒、勿信是非,认为凡此种种,即可构筑大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