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18265200000034

第34章 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介绍(39276)(5)

7.5.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7.5.1.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是由艾利斯(A·Ellis)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论为合理情绪治疗的人性论、合理情绪治疗的目标理论以及ABC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的人性论

艾利斯强调人的价值观,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就兼有两种思想:理性思想与非理性思想。理性思想使人珍惜自己的生命,认为生命是可贵的,懂得要追求快乐、要学习、要与人交流、要珍惜爱的享受,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非理性思想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思维,特点是自卑固执、好胜冲动、追求完美、不断重复错误、挫折承受力差。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前者就能够健康的成长,选择了后者就会在情绪上感到困惑,产生许多烦恼,无法正常生活。

这种理论认为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有巨大的、未经探明的潜力,只要努力坚持自己的愿望,这种愿望就一定会实现。而抱有非理性思想的人在自己的一些愿望还没有实现时就谴责自己、埋怨他人,严重的还会伤害自己与他人。

对于人的思想、情绪、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认为,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当人感受时,他们同时思想和行动;当人行动时,他们同时思想和感受;当人思想时,他们同时行动和感受。要了解人为什么存在自我挫败行为,首先要了解人是如何感受、思想和行为的。而人的感受、思想和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感受、思想和行为,人有能力重新评价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形成新观念,并导致新的良好行为。人不是过去经验的一成不变的受害者,人可以挑战自我挫败行为。

合理情绪治疗的目标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理论认为,人基本上是理性的动物,人的情感、行为受理念支配,如果人进行合理的思维,他就会保持健康的心态;如果人有了不合理的思想,就会产生许多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感。所以,咨询者或辅导者面对来访者时,要设法以理性的观念代替非理性的观念,以合理的想法代替不合理的想法,使来访者摆脱不合逻辑的错误想法的干扰,帮助其尽量减少自我毁灭的潜在倾向,形成一个较实际、较开阔、较合理的人生哲学。使其认识到对自己不能要求太高,不要追求完美;对他人要宽容,能够容纳他人的缺点,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心理冲突,减少自我毁灭的潜在倾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ABC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理论不同意行为主义的“S—R”刺激—反应理论,认同“S—O—R”的理论,认为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一个有机体“O”,它干扰S与R的关系。因此,合理情绪治疗理论就把“S—O—R”的理论改造成“ABC”理论。A=S、B=O、C=R。

在ABC理论的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了C。但ABC理论指出,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当人们感受到挫折时,感到不安、焦虑、失望,这不能一概认为是不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悲观绝望等极端的情绪反应就是所谓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合理信念的特征

对于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人总结出3个特征,即: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

绝对化的要求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是经常见到的。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样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努力了就必须获得成功”;“我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我不应该出现失误”等等。由于每个人条件、能力的不同,客观事物的发展也不可能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如意的事情经常发生。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绝对化的要求发生冲突时,抱有绝对化信念的人就会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这种治疗要帮助他们认识这些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过分概括化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一些人当面对失败或失意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以自己做的某件事的结果、以自己现实的处境作为评价自己、评价自己做人的价值,结果导致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还有的人,看到别人稍有差池就认为对方一无可取、求全责备,这必然导致不满、敌意和愤怒的情绪,破坏人际关系。因此,在生活中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别人,刻意追求完美,不允许失误,这只能会造成心理的痛苦。

糟糕至极是把一件不如意事情的发生视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的发生。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不如意的事情本来是经常发生的,没有哪一件事是糟糕至极、糟糕透顶、百分之百的糟糕,也没有哪一件事是根本不应该发生的,更没有哪一件事是灭顶之灾而没有出路的。但如果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就会把自己引向非常消极的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的信念常常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出现的,当那种自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时,他们就感到无法接受,以至于感到糟糕至极。

许多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不合理思维的倾向更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难以自拔时,就需要调整了。

7.5.2.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步骤

这是以改变来访者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咨询者或辅导者可以运用质疑、挑选、提问、辩论、鼓励、设难等方法来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具体可以分为4个基本步骤。

找出不合理信念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向其指出思维方式、信念中的不合理内容,帮助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成了这样,指出不合理信念与他们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验证不合理信念

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他们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致。对此,应当负起责任来。要求他们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护,从而证实咨询者对其不合理信念的推测。

挑战不合理信念

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运用“质疑式”或“夸张式”的具体辩论方法,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信念的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改变不合理信念

不仅帮助来访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还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避免重蹈覆辙。

7.5.3.艾利斯提出的11条不合理信念

许多心理问题,包括一些神经症都是由于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不合理信念对人的心理伤害很大。为了便于在工作中掌握和发现不合理信念,现将艾利斯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经常遇到的11种不合理信念介绍如下:

每个人绝对要取悦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这种信念对于任何人都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任何人都无权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如果当事者坚持这种不合理信念,想法克制自己、取悦别人,那就必然会限制自身潜能的发挥,而且由于这样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还会导致自己的失望、沮丧,感到受到伤害之后的痛苦。

个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他是否全能,是否在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成就。人在生活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个人的发展是选择的结果,选择就是一种放弃。如果人始终抱着全能全才的幼稚幻想,结果只能是顾此失彼、一事无成,使自己陷在痛苦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是坏人,应严厉谴责和惩罚他们。“人至察无徒,水至清无鱼”,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人在交往中还会有矛盾和误会,你对于别人要求过分严格,不允许别人的任何缺点,就会树敌过多,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同时这本身也反映出你的问题。这样对人、对己、对社会都不利,还会使你陷在人际交往的矛盾之中感到痛苦。

当事情不如己意的时候,感到可怕、可悲,不能忍受。这种人承受不了任何的挫折,稍微不如意就会感到大难临头。可生活之中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这种人就会总是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长期生活在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的心境之中,迟早有一天他的神经会感到无法承受。

要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来得省事。经历挫折并不是坏事,往往是成长和走向成熟的必然代价。而生活中权利、责任、义务都是相对应的,如果谁在生活中只想索取不肯付出,那就会受到多方面的批评和谴责。想逃避责任和付出的人终归是不会成功的,而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很差,越想逃避越感到麻烦在追着自己,也就越感到痛苦。由此导致的心理压力会产生心理问题。

人的不愉快是外界因素造成的,所以人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人在许多时候无法控制或无法完全控制外界的许多因素,但可以控制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外界因素是通过自己的消极看法,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样,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而主动适应环境。积极主动适应环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而适应环境是改造环境、发展自己的基础。如果人总是怨天尤人,就会放弃对自己的主动调整,也就使自己更加无法适应环境。

对于危险的、可怕的事物,人应该非常关心,要不断关注和思考,而且还要随时留意它可能再次发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肯定会关注身边发生的危险事件,以便尽可能地避免危险或把危险降低在最低的程度。但如果对那些目前没有现实危险的事物发生恐惧,总是担心不幸会发生,那就是庸人自扰了,进一步发展就可以直接导致症状。这样的人当面临真正的危险时,是无法采取正确的举措的。

一个人的以往经历往往决定了如今的行为,而且这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一个人的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经历的事件也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完全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自己想不想改变。如果自己总是陷入“情结”之中不肯向前走,抱定消极的人生哲学不肯改变,那就真正没有希望了。

一个人总要依赖他人,同时也需要一个比自己强而有力的人来让自己依附。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但绝不是彼此的依赖和依附。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人会产生独立意识,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一个总是希望依赖、依附他人的人,一个不敢独立面对生活的人,是心理发展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很差的人。这样的人很难发展自己。

一个人要关心他人的问题,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主动分担他人的痛苦是一种美德。但是,总是受到他人不幸事件的影响,使自己处于悲伤之中就会伤害自己,对他人也没有益处。过分关心他人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干涉性也是缺乏现代意识的表现。

人生中的每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若得不到答案,就会感到痛苦。人生要不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不可能总是找到答案的。如果这样就会感到痛苦,那使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就太多了。这种人同样存在着追求完美的非理性信念。

7.5.4.对合理情绪疗法的评价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的优点

(1)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受信念支配,这种理论可以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得到证实,并取得积极的临床效果。

(2)合理情绪疗法很主动、直接地干预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通过挑战、质疑等方法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抓住了心理治疗的关键。

(3)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采用了多种调整治疗的方法,如: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家庭作业、建议和支持等方法,有助于来访者接受治疗,并容易取得效果。

合理情绪疗法的缺点

(1)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这使得一些智力水平低、认知水平低、文化水平低的来访者不容易接受这种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调整和治疗。

(2)理性与非理性有时是相对的、有时又是很难区分的,因此这种区分必然要受到个人价值观念、信仰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时代烙印诸方面的影响。如果咨询者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能力、缺乏对事物感悟和洞察的敏感性,或者存在着错误的价值观念,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那是很难把握的。如果在调整或治疗过程中,把理性与非理性颠倒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合理情绪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了认知的、情绪的及行为的治疗方法。在认知的方法中,有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有认知性的家庭作业,给别人进行ABC分析等。在情绪的方法中,有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耻辱练习等;在行为的方法中,采用了行为治疗中的自我管理的技术、放松训练、决断训练、社会技能训练等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倾向于多种多样的技术方法,运用于合理情绪疗法的框架之中。但最主要的是强调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如果把治疗的重心放在改变来访者的情感和行为上就不再是合理情绪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