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18265200000031

第31章 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介绍(39276)(2)

7.2.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把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对人的心理分析过程中去,他把人看成是一个能量系统,一个服从物理和化学规律的动态系统。他认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个性,就是研究这个动态系统、能量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他在后期研究中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的动力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的躯体,还同样适用于人格。他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创立了动力心理学,这是弗洛伊德的伟大理论贡献。心理分析的学说从创立之日起,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现已被称之为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方法。

心理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有:(1)无意识(潜意识) 理论;(2)性心理理论;(3)精神结构理论。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梦的意义,解释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和日常行为失误的病理学原因,进而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心理分析咨询与治疗的实践。

7.2.1.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又被译为潜意识,在使用上是一个意思。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这种潜在的心理活动人们虽然意识不到,但却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外部行为。因此,被弗洛伊德称为是动力的无意识。意思是说,在人的无意识中存在着动机、欲望和压抑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人对这种冲突关系不能意识到。

在提出动力的无意识概念时,弗洛伊德指出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处于深层的无意识,其中的心理过程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到达意识,被称为“被压抑的无意识”;另一种处于较浅的程度,接近意识层次,其中的心理活动比较容易进入意识,被称为“前意识”,也叫“潜伏的无意识”。处于前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虽然平时不能意识到,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即可进入意识。而处于被压抑的深层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可能觉察到,甚至不承认它的存在,即使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也不能进入意识,只有通过自由联想法或对梦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渐把它们揭示出来,使它们意识化。

把心理装置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这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划区论。这种划分不是解剖学上的,而是观念上的。因此,从心理分析的理论提出一直至今,始终有人批评他不考虑脑的生理学因素,离开大脑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还有人因为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明精神化区论,而否定心理分析的有关理论,把其称为“非科学心理学”。对此,弗洛伊德说过:“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它们的解剖学定位之间,还存在着空白,这个空白有待以后来填补,但这不是心理学家应当做的工作。”(Freud.s.1959 V1 P107)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一些不足,面临着不同的批评,但这并不影响他被人称为与马克思、爱因斯坦齐名的20世纪3大伟人之一。他的理论为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有学者把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称为“深层心理学”,而“非科学心理学”也不再是贬义词,国内外都有著名学者提出要加强“非科学心理学”的研究,针对实正主义心理学,“非科学心理学”似乎更像一个专用名次。

心理分析的理论认为,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都和某种不愉快的经历和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观念、欲望和动机有关。人们对这些动机和欲望,意识上不能接受、不能忍受、不能承认,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把它们排除在意识之外。这就是弗洛伊德称为的潜抑作用(repression)。

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真正重要的,使当事人感受到震动的印象和经验,由于受到潜抑作用的干扰和阻拦,不能直接呈现到意识里,而用另一个无关紧要但多少有些联系的印象或经验来代替。人之所以能够记住这些替身是因为其内容和被潜抑的事务及其所反映出的观念具有象征性的关联。弗洛伊德把这种替身记忆称为“遮蔽性记忆”(screen memory)。遮蔽性记忆并不是真实经历的事件在记忆中的痕迹,而是被后来的各种精神力量润饰过的半成品。它隐含着其它的事件和经验。只有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才能成功地揭示出幼年经验被遗忘的部分,即被遮蔽的部分,使它们回到意识的记忆中。

潜抑作用是心理分析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有了潜抑作用,才有动力的无意识。潜抑和意识上的压抑(suppression)不同,前者是在人不知不觉中把上述那些观念、欲望和动机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处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幼年期的经验、欲望和动机,这些内容构成无意识的核心。它们是儿童期心理发育过程中弃而不用的欲望。因此,具有儿童的心理特点。弗洛伊德说过,无意识就是儿童的心理生活。幼儿期的欲望满足、情绪宣泄,只考虑自己和快乐原则,不考虑道德准则和现实原则。如果这些观念、欲望和动机直接轻易地以本来面目进入意识,人们就会惊异自己竟然有这样可怕的、违反道德的想法和欲望而感到难堪、痛苦而且要自我谴责。可见,潜抑作用显然是一种自我精神防御手段。然而,被潜抑在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并不平静,它们时时要求进入前意识从而达到意识向外表现。潜抑作用象一个监察官,对它们进行监察、压抑和阻抗。这就构成一个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冲突的动态的精神装置。

无意识(潜意识)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心理基础。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病来源于人童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并把性压抑视为心理病的重要根源。

7.2.2.性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食欲为基础的自我保存本能;另一种是以性欲为基础的种族保存本能,又称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具有以下特征:(1)代表着基本的生理需要,源自体内兴奋,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力;(2)本能是一种推动力,其既表现在躯体方面,也表现在心理方面。这种性驱力被称为力比多(性原欲);(3)本能是一种需要,其目的是要求满足,这就必须使兴奋的内源得到适当的改变,或者使增高了的兴奋得到适当的宣泄;(4)本能欲望的满足要有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体外的人或物,也可以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乳房、生殖器等。他在晚期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理论。

尽管如此,他仍把性本能作为着重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文明社会中性欲的宣泄和满足在人们心目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不能否认的事实。在临床实践中他认为许多歇斯底里和强迫症患者都存在早期的或者现实的性挫折,这使得他进一步考虑力比多所起的作用。

他认为在神经系统中要经常保持一定能量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有某种力量使神经系统的能量增高,兴奋的总和在增加,能量的积蓄形成内部紧张。与此同时,就有一种倾向要求宣泄这些能量以降低内部紧张水平。兴奋过度增高使人感到紧张和痛苦,宣泄了多余的能量就可以感到舒服和平静,力比多也是一种能量,它的过量积蓄就会使人紧张。这种能量如果受到阻拦不能沿正常渠道宣泄时,就会向异常渠道宣泄,冲向其它方面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力比多在个体中,也被看作是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它的活动也受到能量守恒原则支配。因此,力比多从一个领域撤回必然要在另一处产生影响,以保持力比多的平衡。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经济的”原则。力比多最好理解为内驱力的能,其投注有量的区别,也有质的区别。

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从身体的某个部位反映出来,力比多通过这个部位释放。这些阶段称为心理性阶段。儿童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基本冲突,如果冲突没有很好的解决,多余的力比多就会永久地投入到这个阶段。这意味着以后的阶段中用来解决冲突的能量将减少,也难以很好的解决。

(1)口欲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这期间婴儿与外界的交往,大部分是通过嘴和唇进行的,性满足也集中在这两个部位,嘴是获得快感和缓解紧张的途径。口欲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轻信他人,容易上当受骗和富于口头攻击性的人格特点往往是由于这个阶段的某些特定因素形成的。

(2)肛欲阶段:从18个月到3岁。这期间,肛门是性感带,儿童在排便时得到的刺激是性快感的来源。由于这阶段不同的教育训练方式,会导致孩子长大后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如,注重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人格,固执、吝啬、残忍、破坏性和极端敌意等人格特征。

(3)生殖器阶段:从3岁到5岁。这期间里比多的兴奋已转向性器官,大多数儿童在这期间开始第一次手淫。在此阶段包含着强烈的情绪扰动,充满着爱与恨、内疚、嫉妒和恐惧。儿童如何解决生殖器时期的冲突与困难,决定了他以后对性、人际间竞争与个人适应的基本态度。弗洛伊德认为针对此时期他提出的奥狄浦斯情节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4)潜伏期:在生殖器快结束时,儿童进入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大约6到12岁。这期间,性与攻击驱力不是很活跃。在潜伏期的末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里比多又趋强烈,这阶段自我的应付技巧负担非常重。尽管青少年已体验到了成人的性欲,但通过与异性接交来释放性能量却不被社会认可。结果,只好寻求其他方法获得性满足,如幻想或手淫。弗洛伊德相信,青少年应付或处理困难的能力很大程度是由早期心理性阶段建立的应付模式所决定的。

(5)生殖阶段:随着青少年的成熟,心理性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到来了。如果前面的心理性阶段已满意通过,那么,在这个阶段力比多依然环绕在性器官,并持续终生。然而,生殖器阶段性满足的质量与前面阶段不同。前面的性满足都带有自恋性质,儿童只对自己的性快感感兴趣。进入生殖阶段,人产生了与另一人共享性满足的愿望。这时对他人的爱不仅仅出于私利,也出于利他的原因。在这个阶段人应该能很好的控制他们的冲动,人已经从自我中心、寻求快感的孩子发展成良好社会化的人、小心谨慎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不是自动达到生殖阶段,也很少完全达到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对他们应控制的冲动控制的较少,大多数人也难于以完满的方式满足性欲。在这个意义上,生殖阶段的人格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理想,而非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

弗洛伊德的观点强调了性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性心理的发展作了阶段性的划分,这对于人了解自身,尤其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作用就说明这一点。但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存在泛性论的问题,他把相当多的问题,都试图从性的角度给以解释和解决,而忽略了其他众多主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这显然是欠妥当的。应当看到,性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性也是人格的重要构成内容,但是,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内容共同表现了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整。

发展中的力比多可能以部分冲动的形式停滞在早期发展的任何阶段,这叫做固结。有时虽然力比多发展到性成熟阶段,但由于客观现实的阻拦或其他原因使增高了的性兴奋无法得到宣泄和满足,只好另寻出路,退行到已经过时的固结点,寻求已经放弃了的对象,以过去的幼儿方式求得宣泄和满足,这种现象叫做退行。这也是心理防御机制之一。遇到困难,退回到早期阶段,可免除焦虑。力比多的退行和固结,如果不引起自我干预和制止,就会以幼年的方式直接宣泄出来以达到非常态的性满足,形成多种性变态行为。

然而,自我是遵守现实原则并接受超我的监督的,对这类幼稚的变态性冲动当然会预感到焦虑,为了防止焦虑的发展,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消灭或减弱这种本能的冲动。如果此时,自我足够强而有力,即可把冲动完全抑制住而不自觉,潜抑成功。如果此时自我力量减弱,即形成自我和幼稚的性本能冲突之间的对峙状态,构成致病性的心理冲突,即神经症心理冲突。神经症心理冲突和一般现实的心理冲突不同,后者冲突的双方都处于同一意识平面,人可以意识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前者冲突的双方不处于同一意识水平上,要求满足的幼稚性冲动处于意识平面之下。所以,自我体验到恐惧,但不知道恐惧的对象和原因。在神经症冲突中,由于自我力量的减弱不能完全抑制无意识的冲动,自我便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这个特别技巧,对急于要表现的性冲动加以化装,两种冲突中的力量取得妥协,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神经症就是妥协的产物,这里神经症代替了直接的性变态,以达到性本能冲动的幼稚的满足。神经症症状的出现等于免除了幼稚性欲的直接表现,用神经症症状代替了变态的性行为。所以,弗洛伊德说:“神经症是性变态的否定。”

7.2.3.精神结构理论

精神结构论,是弗洛伊德晚期的理论贡献。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原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对自我给与了充分地重视。精神结构论并不排除和否定意识分层理论,两者相互补充,由此他也不那么轻视意识而重视无意识了,承认自我扮演着人适应环境的角色。

原我直译为“伊特”。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体系中完全无目的的兴奋,包括各种欲望和冲动,是一种完全没有组织的能量储备库,是来自本能寻求满足的动力。原我的表现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但和无意识不是同义语,因为无意识还包括原我以外的心理活动。原我不知善恶,不懂得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不顾现实的限制性要求。原我遵循初级思考方式。自我在原我的表面,处于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从原我吸取力量,要实现原我的意向,但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它必须判断是事实还是虚假的幻想,考虑是否符合实际,并斟酌利害考虑后果。必要时,根据外界现实情况控制或推迟原我欲望的满足。这种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和它的防御机制紧密相关的。自我的活动遵循高级思考方式。超我又称理想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人格中的监察批判机构,为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的作用是按照个体所属的道德观念,鉴别是非善恶,作为自我行动的准则。患者在接受分析治疗过程中的阻抗,实际上就是超我的部分功能。

发现了自我、超我,才能更好的理解动力的无意识。一个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我必然是均衡协调的。原我在于求自己的生存,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于监督、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致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良心,以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自我对上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吸取原我的力量,并处理、调整原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的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的平衡。

以上是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20世纪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仅此就可以说明,这种理论有它的局限性。这种理论试图用无意识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显然是肤浅的、不恰当的。精神分析治疗法需要的时间太长,无法适应快节奏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逐渐被其他心理治疗理论所取代。

7.2.4.认识领悟疗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自己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心理分析学说的某些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在心理分析学派内,各种观点互相渗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治疗技巧,其目的都是为了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目前,这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方法被称之为心理分析性疗法,又称心理分析式疗法。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是钟友彬先生的认识领悟疗法的研究和实践。他认为他的认识领悟疗法有如下特点:

(1)承认人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承认人的一些活动可以在意识外进行。自己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原因,尤其是病态的行为。

(2)承认人格结构论,承认人们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除或减轻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包括病态的恐惧。

(3)承认神经症病人患病后有两次获益,尤其是外部获益,给治疗这类疾病造成困难。

(4)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人的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能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但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的普遍特性的说法;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的观点。

(5)同意心理分析的观点,认为各种神经症病人的焦虑都有其幼年期焦虑的前例,这是成年焦虑的根源。认为强迫症和恐怖症的症状即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

(6)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年人一种非常态的性满足。他认为这有一定道理,性变态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来解决成年人性欲或解除成年人苦闷的表现,是本人意识不到的。

(7)用病人易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使之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成人逻辑的特点,使之达到真正地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他们采用的心理分析原则和对症状的解释,更接近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顺应自然而发展的要求,因此病人易于接受、领悟、领会。他异于传统心理分析方法之处,在于他把工作重心都集中在病人的意识领域,不在无意识领域中寻找“情结”,不让病人挖掘其早年生活经历。而是在引导病人改变观念,更为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使病人认知发生转变,认识到以前的恐惧、焦虑是无意义、可笑的,认识到成人的逻辑与行为方式与儿童式的思维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以达到矫正行为的治疗目的。

认识领悟疗法对于改造病人人格,使其变幼稚为成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这种方法也经常用于心理咨询工作。

7.2.5.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及方法、步骤

咨询治疗中的移情

弗洛伊德指出,移情是心理分析疗法治疗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因此,他认为歇斯底里、强迫症和恐怖症是心理分析疗法的适应症。这三种神经症病人在分析治疗过程中都会对医生产生移情,即病人都可把幼年期对父母或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感情投射到医生身上。当移情发生后,病人对自己病情的关注减少,症状也减轻或消失。病人以前投注于症状的力比多转而投注于医生。但力比多并未获得自由,还需要从移情的关系中继续解放力比多。这时,需要治疗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旧病,而是一种新患的病症。弗洛伊德称为“移情神经症”。所以,移情神经症不是一个原有的疾病单元,而是上述三种神经症在心理分析的特殊环境里出现的过度状态。他还认为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和妄想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以及严重的疑病症,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对医生发生移情,因此不适于心理分析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属于心理分析性疗法,因此主要适应症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淫癖、窥阴癖、挨擦癖和异装症等。这些心理疾病从来都是被认为难以治愈的,但认识领悟疗法的效果比较好。

咨询方式

采取直接会面交谈方式,如果病人同意,可有家属一人在场。每次会谈60—90分钟,疗程和间隔时间可随病人自愿或医患双方商定。凡有书写能力的,均要求他在每次会见后写出对医生解释的意见以及结合自己病情的体会,并提出问题。

初次会面

初次会见时,让病人或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症状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在1小时内完成,同时进行精神检查确定诊断。如确是适应症,向对方介绍治疗的方法,提出配合的要求。根据对方理解能力,可简单告诉他,病态是由于幼年时期的恐惧体验在现实社会中再现的结果。

深入

在以后的会见中,可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忆起的有关经验,但不要求深入回忆“不记事年龄”中的经历。对于梦,可谈到,但不做过多分析。

分析认识

引导病人并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帮助他看到症状的幼稚性、可笑性,不符合成年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或行动,只有几岁的孩子才会认真对待、相信和恐惧,并不自觉地用一些幼稚的手段来“消除”这些幼稚的恐惧,或用幼年取乐的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问题。

领悟

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即向其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幼年期。向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指出,其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在大脑皮层留下了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至于用儿童的态度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对于性变态病人,结合他可以忆起的儿童性游戏行为,讲明他的表现是用幼年方式来对待成年人的性欲或心理困难。这当然是幼稚可笑的了。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会有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可在每次会见中逐步讨论和解答,直到对方完全理解,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