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18263800000104

第104章 培养做事精通的性格

【性格解读】在中学的课本里,我们都学过囫囵吞枣的故事。这则成语来源于朱熹《答许顺之书》。意思是说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连核也不吐出来,嚼也不嚼,就叫“囫囵吞枣”。它比喻人们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只把原书文句照本宣科,好比吃东西不加细嚼、品味,也不消化、吸收一样。

有一位医生对人说,梨对人的牙齿很有好处,但对脾却有害处,而枣对脾有好处,但对牙齿却有害处。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后,连忙对旁人说:“我倒有个好办法,即可以吸收梨和枣子各自对人的好处,而又可以避免危害,那就是我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却不咽到肚里去,吃枣的时候一口吞到肚子里,这样既不伤害牙齿也不伤害脾。”旁人听了说:“你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做到,但枣子只咽不嚼,就难了,你那样囫囵吞枣,肚子可受不了啊。”

在学习中,我们是否也在蜻蜓点水,对各门知识缺乏系统了解与掌握呢?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深入和强化的过程,如果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不系统,达不到精通的程度,那么在日后的学习中就会遭遇各种困难。学习是一种做事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花俏的表演,只有下功夫认真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工作中的学习也是如此。以IT行业为例,精通技术是对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有首先精确掌握一门技术,才能对其他技术触类旁通。否则任何工作都难以开展下去。

【心得感悟】人的生命是非常短促的,面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呢?一个中肯的观点是:读懂一本书,精于一件事。每个人都接受类似的教育,学习相同的知识,日后竞争的胜负取决于我们在工作中实践的具体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性化成功。事实上,这种成功建立在我们对外界事物独特的认识基础上,它来源于我们对一本书的深刻理解和对一件事的精通。万事万物都有类似的处置方式,只要对某一方面做到精通,就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获得大的收益。

【行动指南】1.具备解剖麻雀的精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知识了解、理解、记忆的一般过程有深刻的把握,这样就能掌握学习书本知识的一般技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2.对学习的主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就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精通程度。在这里,我们要不厌其烦地考察对象的细节,使所有的细节都了然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