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会运用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18263400000024

第24章 李代桃僵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1]。

【注释】

[1]损阴以益阳:阴,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带有全局性的事物。以牺牲局部利益来争取全局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衍生出的军事谋略。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必须遭受一定损失时,就要牺牲局部利益,来保全整体利益。

【顿悟】

“李代桃僵”出自《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它的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样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作为一种谋略,“李代桃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大棋局的战略观,强调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有时候为了维护全局的利益要牺牲个体利益。

【学生运用】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特别是在有限的时光中,得到和失去从来都困绕着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们需要具备全局意识,掌握自己的时间。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仔细想一想,我们从小和别人一样,上学、交朋友、长大,其中的环境、机缘、能力、性格都相差无几。因此,在“业余时间”下功夫,可以极大提升自我价值。

尽管我们可能会因此损失休闲和娱乐的机会,但是对胸有大志的人来说,通过业余时间充电,执行“李代桃僵”的策略可以大有所为。

一项调查显示,本科以上高学历者的终生工作时间是低学历者的5倍,收入是其8倍以上。从利用业余时间创造价值、提高收入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打牌、跳舞、交谈、看电视,但是自己的收入没有额外的增加,而如果兼职、充电,就可以提高或获得额外的收入,进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种收入上的变化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的一种形式,它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相应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网络时代的“数字英雄”搜狐总裁张朝阳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这样说:“我就是平凡人,我没有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个小时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工作和思考”。

进入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许多规则都被改写,对业余时间的掌握和利用更是因人而异,也塑造了不同的生活形态。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李代桃僵”的策略规划自己的业余时间。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发展全局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不必在目前计较局部的损失。为了全局形势的需要,主动舍弃一些小的利益,从而赢得全局和长远的利益,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军事运用】

“李代桃僵”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类似象棋比赛中“舍车保帅”的战术。

战国后期,越国北部经常遭受匈奴詹褴国及东胡、林胡等部落的骚扰,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也威胁到越国的稳定。

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骚扰,赵国派大将李牧坐镇北部重要门户——雁门。李牧上任以后,众日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并且发出军令:不得与敌人交战,只能坚守城池,有人违抗命令以死罪论处。匈奴早就听说过李牧的威名,他们一时摸不清对方的意图,所以不敢贸然进犯,边界逐渐安定下来。但是,李牧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更没有使军队废弛。他暗中加紧了对部队的训练,几年后雁门的守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公元前250年,李牧经过长期准备,认为彻底出击匈奴的时机成熟了,开始了自己的宏大战略。首先,他派遣一些士兵保护当地百姓出去放牧,以此吸引敌人出动。果然,匈奴人看到猎物到来,立刻派出小股骑兵劫掠。李牧的士兵与敌人交战,不久败退下来,并丢下许多货物。而匈奴人自以为得到好处,高兴地返回。

匈奴单于以为李牧实力不足,所以从来不敢出兵,直到今天才彻底了解对方的水平。于是,自信的单于亲自率领大军来到雁门城下,李牧早已准备好,他兵分三路,决定一战成功。结果,轻敌冒进的匈奴军被李牧的军队分割成几块,陷入包围圈,最后被逐一歼灭。单于侥幸杀出重围,落荒而逃,从此一蹶不振。

在这里,李牧用小小的损失,换得了全局的胜利。实际上在军事行动中,有时重要的城池或部队受到威胁,但为了一举战胜敌人,也弃之不理,从而保全最后的胜利,这也是“李代桃僵”的应有之义。

【经商运用】

商业世界不仅因为充满陷阱而变得异常复杂,整个行业趋势激烈的变动也使其中的博奕者深知高处不胜寒。在这种情况下,专注对手的牌局不仅是把它作为自己较量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找到行动的参照。当对手陷入某种危机时,我方可以引以为戒,果断行动保全整体的利益,这就是“李代桃僵”在商业世界中的演绎。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热潮在21世纪来临的时刻达到最高峰。商业世界中的淘金者都把目光集中到网络与数码上,但是各自的命题却不相同。有的想从中赢得先机,而有的投来的却是狐疑甚至是不屑的目光。后者的代表就是相机世界的贵族品牌“莱卡”。

莱卡有着自己辉煌的历史:因为拥有世界上最轻的快门受到美国总统青睐;莱卡135成为二战中军用相机的首选;已故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是莱卡35mm相机的忠实拥护者。但是,在互联网和数码浪潮中,莱卡却败下阵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于成功的历史反而成为莱卡的负担,使它在数码时代初显的时刻,不能果断行动、超越创新。倒是饱受竞争之苦的同行竞争巨头们纷纷把目光瞄准了数码相机,韩国三星、日本东芝都集中精力专攻数码。

经过几年发展,那些投入数码浪潮的公司已经开始收获。比如,2002年正式登陆中国的三星数码相机已经发展了20多个机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面对越来越清晰的市场前景,许多公司采取了更加实质性的举措。2004年初,美国老牌相机生产商柯达公司宣布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市场停止销售传统相机;2005年,三星集团做出重大经营决策,放弃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传统相机生产。

事实胜于雄辩,对数码时代后知后觉的莱卡已经步履维艰。在它的产品目录上目前只有少量的数码相机,面对奔跑的同行,它已经望尘莫及了。在网络时代风云变化的背景中,任何判断失误都可能带来致命性的打击。三星等公司实施“李代桃僵”的策略,砍断了自己的传统相机业务,表面看造成了损失,但是把资金用于数码相机的发展却适应了未来发展趋势,所以从全局上赢得了胜利;而莱卡却固守传统相机业务,最终失去先机。一胜一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