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小公司胜于做大大公司
18262100000082

第82章 始终以学习的心态办公司

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

——奈斯比特

办公司,首先是一种商业实践活动,没有固有的模式和规律来遵循。确切地说,每一次商业行为都是一次创新,都需要经理人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形灵活应对,需要从消费者、竞争对手,乃至失败经验中学习经营的智慧。

2004年3月,全国木梳业大会在安徽举行。会场上,所有的厂商都扬言要联合起来打败“谭木匠”。此前,也有人问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像你们这样装修一下、开个店很简单啊,为什么全国其余2000多家梳子厂商没有这样做呢?”的确,一个只卖梳子的小店能做活已经很难,谭传华能开几百家店,其中的奥秘何在?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从熟悉谭传华的一位朋友那里得到答案,他曾经说过,谭传华身上有两点最可贵的地方:一是能听反对意见;二是从不忘记学习。

其实,仔细研究“谭木匠”的经营活动就可以发现,谭传华做的事情别人都做过。此外,谭传华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总是拼命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收其他公司的先进思想。一旦有了好的想法,他总是迅速把这些点子运用到自己的经营活动中来。比如,在产品开发上,“谭木匠”设计了“亲情、友情、爱情、风土人情”的主题,每年都会围绕这些主题推出数百种新款式,这极大地吸引了顾客,刺激了顾客的消费欲望,令其他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如果说谭传华是通过“聊天学习法”从不同人身上得到启发的,那么美国柯达公司则是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从而克敌制胜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柯达就面临着来自富士、樱花、爱克发等品牌的进攻和挑战。为此,它进行了积极的反攻。在中国市场上,柯达的强劲对手日本富士最早采取了“适应中国文化”的营销策略,比如在胶卷包装上印上中文说明、北京名胜天坛。这一做法深深打动了中国消费者,远远胜过包装上都是英文的柯达。柯达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随后立即大力在中国市场上推行本土化战略。

1984年,柯达斥巨资在东京建立了一个总部,并在名古屋设立了研究和发展实验室,把公司的日本雇员从十几人扩展到四千多人。这一策略使柯达在日本成为一家“日本公司”,避免了“一家在日本的外国公司”的经营缺陷。此后六年,柯达在日本的销售额扩大了六倍,这完全归功于它“向对手学习”的策略。当年,柯达公司制造部总经理威廉·F·福布尔的办公室里挂着一桢富士山大照片,这位经理总是对员工说:“它不断提醒我要注意竞争。”

谭木匠、柯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总经理要始终以学习的心态办公司,而不能处处以领导者自居。人类的基本技能都是在学习中获得的,想学习,有学习的意识和心态,才能把公司办好,才能在踏踏实实的努力中一步步接近目标。

有的经理人以为,管理就是使用权力,结果他们没有以谦逊、求实的精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没有掌握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于是导致最后的决策失败了。不可否认,管理工作错综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只要我们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在此,所有经理人都要记住一句话:经验是累积起来的,才干是历练出来的,而具备学习的心态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