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升职就这几下
18261200000048

第48章 同事不记隔夜仇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恐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工作中与其他同事产生种种冲突和意见是很常见的事,碰到一两个难于相处的同事是很正常的。

应该说,同事之间尽管有矛盾,但仍然是可以来往的。

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冲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交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是任务。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工作本身涉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因为,你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都很融洽,所以你可能会觉得问题不在于你这一方,你甚至发现其他人也和他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那个人,所以,你会认定是他造成这种不融洽局面的。

因为双方都没有花时间去进一步了解彼此,也没有创造一些机会去心平气和地阐述各自的看法,所以双方缺乏对彼此的信任,个人间的关系也就会不断倒退。怎样才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改善彼此的关系呢?

你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更积极地对待这些人,至少要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地对待他们。一开始他们会心存戒意,而且会认为这是个圈套而不予理会。你要坚持善待他们,一点点地改进,过了一段时间后,表面上的问题就如同阳光下的水一蒸发便消失了一样。

也许还有深层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感觉你曾在某些方面怠慢过他们,也许你曾经忽视了他们提出的一个建议,也许你曾在重要关头反对过他们,而他们将问题归结为是你个人的原因;还有可能你曾对他们很挑剔,而恰好他们听到了你的话,或是听有一些人转述了你的话。

那么,你该做些什么呢?一种方法就是任问题存在下去,这是很危险的,它很可能会在今后造成更恶劣的后果。另外一种方法是找他们沟通,并确认是否你不经意地做了一些事儿得罪了他们。当然这要在你做了大量的内部工作,且真诚希望与对方和好后才能这样行动。还曾见到一些人坐在一起,表面上为了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大家更强硬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们可能会说,你并没有得罪他们,而且会反问你为什么这样问。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解释一下你的想法,比如你很看重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也许双方存在误会等。如果你的确做了令他们生气的事儿,而他们又坚持说你们之间没有任何问题时,责任就完全在他们那一方了。

或许他们会告诉你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或许不是你心中想的那一个问题,然而,不论他们讲什么,一定要听他们讲完。同时,为了能表示你听了而且理解了他们讲述的话,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来重述一遍那些关键内容,例如,“也就是说我放弃了那个建议,让你感觉我并没有经过仔细考虑,所以这件事使你生气”。现在你了解了症结所在,而且可以此为重新建立良好关系的切入点,但是,良好的关系的建立应该从道歉开始,你是否善于道歉呢?

如果同事的年龄资格比你老,你不要冲突的当时与他对质,除非你肯定你的理由十分充分。更好的办法是在你们双方都冷静下来后解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地挑明问题和解决问题都不太可能奏效。你可以谈一些相关的问题,当然,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果你确实做了一些错事并遭到指责,那么要重新审视那个问题并要真诚地道歉。类似“这是我的错”这种话是可能创造奇迹的。

人们常说“夫妻没有隔夜仇,床头打架床尾和。”同事之间相处,也不能记仇。

如果把同事之间的一丁点小矛盾记在心上,整天琢磨怎么搞垮对方,这是很危险的。不仅你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受到惩罚。

不妨将矛盾扔在一边,携手合作,共创美好高未来。

同事不是“出气筒。”

自己喜欢的人提的看法我们较易接受。相反,对于自己讨厌的人,不论他提出什么,我们第一个感觉就是反对。

每一个人都喜欢受别人欢迎,也不断追求被别人接受。不过,人与人相处,多少也要讲些缘分。换句话说,不会人人都喜欢你,也不会人人都讨厌你,正所谓“曹操也有知心友”。所以大家不要强求公司内人人喜欢自己,偶然出现些反对势力也不错。

要受欢迎,首先要对人亲切,令人清楚地感受到你内心的关怀和善意。

由于人与人相交,往往有很微妙的心灵感应,所以你如果有事心烦,不论你外表装得多么愉快,也掩盖不了内心的不快。正因如此,要人人喜欢和你接近,你一定要是个快乐的人。君不见一些乐天知命的人,身边总不乏朋友,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人,也乐于和他们亲近。即使意见不同的,也乐于和他们相处,最重要的原因是——快乐。

一个乐观的人,内心无忧,自然能感染到别人,令别人也轻松下来。只有内心无忧的人,才能聆听别人的不快之事,为别人分忧。

同时,一个乐天的人,不会处心积虑和别人争名逐利,自然容易被人接受。一个没攻击性的人才会成为同事间受欢迎的对象,而且往往是两虎相斗后得益的第三者。

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如这种情况在家中出现,还可以找家人倾诉,或出外跑跑步,或做些剧烈运动,缓和一下不快的情绪。

不过,如果这种情况在办公室内出现,我们又不可以随便离开岗位,胸中的气又如何释放呢?

如果以同事为出气对象,绝对行不通。即使那位同事十分大度,知道你也是一时情绪化,所以不怪你;但其他同事眼见你乱发脾气,对你的印象会大打折扣。

这种情况如让上司知道,更会影响到你的升职机会。因为一个情绪化的主管,很容易令下属不满,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产力,所以上司一般也不喜欢挑选脾气大的员工做管理人员。

既然情绪化有那么多的坏影响,那应怎么办?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对症下药。先找出病源,才能找出根治的方法。不然的话,只盲目抑制,令下一次爆发时,更加不可收拾。

有些人在工作压力大时,便会情绪低落,所以对工作量增加,应先有心理准备,多做些轻松活动。

有些人会因感情问题而影响情绪。这只好提醒自己,在办公室内以公事为重,不要把私人感情问题带进工作里。在情绪不稳时,可暂时去洗手间,以冷水洗洗面,使自己冷静下来。

同事是用来合作的,不是给你出气的。即使你情绪再不好,即使你心中怒火冲天,你也不能把同事当作出气筒。

把同事当作出气筒,会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即使事后原谅了你,就像“破镜重圆仍有缝”一样,你们在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了。

所以,与其发火之后再用心弥补,不如现在就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