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求人就这几手
18260800000051

第51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思是说世界上每个人差不多都具有同情弱小和怜恤受难者的仁慈感情。求上级办事能否获得应允,有时恰恰是这种心情起了作用。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愿轻易去找上级办事儿的,上级盛气凌人的“架子”和目无下属的“脸子”在一般下属那里是不会被愉快接受的。一般而言,下属不到万般无奈和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随便提出一件事让上级烦心的。所以,对一个人情世故相对成熟的下属来说,不经过“三思”,只靠脑瓜门儿忽地一热乎便去找上级办某件事的人可谓寥寥无几。一般说来,如下一些事情是下属们经常要找上级出面办理和帮助解决的。

与工作有关的利益是下属们经常求上级办事的基本诱因之一。这些利益包括调岗、晋升、涨工资、分房子、调停与同事之间的矛盾、平息一些不利于自己发展的言论或舆论。这一类事能否办到,关键在于你在上级心目中的位置如何,位置高,他会把利益的平衡点放在你身上;位置若是低,则必须借助外在的或间接的力量方能把事办成,否则便只能充当各种利益的旁观者了。

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利益是下属们求上级办事的又一大诱因。包括借贷、买卖、调节各类纠纷、参与婚丧嫁娶等各类红白喜事的协调,对各类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法律公断以及某些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等托办的事宜等。办这类事,上级一般未必直接出面和直接行使权力,他们的间接活动有时是非常有效的。

与家庭关系有关的利益是下属求上级办事的第三个诱因。包括夫妻关系、儿女关系、亲戚关系。这些关系所涉及的利益有时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受到了伤害,而自己又无力自我成全,于是责无旁贷,只好间接地承揽过来找某位上级说情,恳望他能出面干预或施加影响。如为子女找工作,帮助妻子调动工作,帮助某位亲属安置工作等。

正是因为有以上这些利益关系,你才有可能经常要求上级办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几乎都可以涵盖在“困难”二字之下,如经济困难、思想困难、情感困难、地位困难等,求上级办事儿,说穿了无非是托他们帮助解决这些“困难”。是困难就有一些苦衷,要想把事情办成,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些苦衷通情达理、不卑不亢地说出来,切入肌肤地诱使上级产生同情心,从而帮助你把恳求办的事情办好。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了解上级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对上级曾经有过类似的切身感受过的事情,容易得到同情,从而得到支持和应允。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在人之常情上下工夫,必须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说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所以,越是哪一点给自己带来遗憾的地方和痛苦的地方,则越是大加渲染,这样,上级才愿意以拯救苦难的姿态伸出手来帮助你办事儿,让你终身对他感恩戴德。因为大凡能激发人的公正之心、慈悲之心和仁爱之心的事情,都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还能使人在帮助之后产生一种伟大的济世之感。

要引起上级同情,必须了解上级的好恶,了解他平时爱好什么,赞扬什么,又愤慨什么,了解他的情感倾向和对事物善恶清浊的评判标准。上级的同情心有时是诱出来的,有时是激出来的。如果上级对你的某个朋友有成见,认为他水平很差,他不得志和受排挤,是不足为怪的。那么,你要帮朋友解决常年在基层受压抑之苦,并想借此引起上级的同情,可能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只有没有成见的时候,才能产生同情心。

所以,利用上级善良的同情心办事儿,有时能收到“以情感人”的奇效,它甚至比“以理服人”更能打动上级的心灵,更能促使上级伸出仁爱之手。

求人时往往难以得到痛快的答复,说服被求的人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子,运用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难以拒绝,让他感到拒绝了就于理不符、于情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