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求人就这几手
18260800000023

第23章 礼轻情义重

中国人求人送礼,最讲究面子,似乎只有礼物值钱,才能体现送礼者情意重。奇怪的是最讲究传统的中国人,似乎忘了“礼轻情义重”的传统教诲。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时,有一项访问NHK广播电台的安排。当时NHK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野村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后,便搜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加以仔细研究,以便在初次见面时能引起女王的注意而给女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好主意。偶然间,他发现女王的爱犬是一种长毛狗,于是灵感随之而来。他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在迎接女王那天,他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

野村送出的礼物是无形的,因为实物还系在他脖子上,“礼轻”得非同寻常,但却使女王体会到了他的用心,感受到了他的情意,因此可谓是地道的“礼轻情义重”了。

西欧人送礼,往往是一束野花、一本书、一小篓水果。也许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外国人。送礼,本身是一种礼貌、尊重、友谊的表示,它本来要求是“礼轻情义重”。

礼物应是小巧玲珑,不必价值过分,因为送礼不是给对方的物质援助或经济补贴。

我们通常出于面子的需要,觉得一件小东西拿不出手,要送就得送货真价实的大礼。要送水果就称它十斤,要送香烟就送上两条进口的(更有甚者,黄金首饰、家用电器都敢送,这属于别有用心类,不是因面子问题而使然,因此不在此讨论之列),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好。

特别是第一次见面,你提了那么多礼物,人家还可能认为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谁还敢收?如果主人不肯收,你的处境就尴尬了,提走不是,不提走也不是。于是你推我让,最后,难下台的就是你。因此,我们送礼的观念也应来点变革才行,应当破除面子的障碍。

如果取消“经济价值”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合适的送礼标准呢?我们说当然以送令对方高兴的东西,而价钱高低不应作为衡量的标准。

前些年一位农村朋友,到城里串门总是带些自家产的西红柿、黄瓜、小米、绿豆等,因为城里缺,或者说不如他送的新鲜,因此主人总是很高兴地收下这些礼物。

送礼,本身是一种礼貌、尊重、感谢的表示,它最重要的要求是“礼轻情义重”。礼物应是小巧玲珑,不必价值过分,因为送礼不是给对方的物质援助或经济补贴。

聪明人会把礼送的既实惠又有面子,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