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求人就这几手
18260800000103

第103章 不为友情抵押面子

友情很伟大,友情又很脆弱,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绝对不能滥用友情。正因如此,许多成功的商人都抱定了一个宗旨,不和朋友做生意,因为友情不容投资,和陌生人做生意能交上朋友,和朋友做生意会失去友情。

可是,事实上,我们都生活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任何类型的社会关系都不能脱离商品经济关系而存在,友情自然也不例外,它正受着现代经济关系的挑战。

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也就是说,在日益复杂的经济交往和人际关系中,如何捍卫我们的友情呢?

(1)不要为友情而抵押面子

朋友之间开口借钱是最平常的事,因为是朋友,谁都有向朋友开口的事,朋友就是要相互帮助。当然,许多人都能做到好借好还,但也有各种原因,总有人不按时归还,或根本就不能归还。有的人甚至在借出之前就知道,这钱已丢在水里了。但不借吧,又碍于情面和友情,觉得对不住朋友,真是左右为难。

这个时候得问清楚,朋友用钱做什么,如果是生活急需,用于衣食住行,那义不容辞,当然借,没偿还能力也必须借。

再一点你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馈赠。如有人向你借5000元钱时,而他没有多少偿还能力或信誉不佳时,你可以主动资助他300元或500元,并言明,他可以不用还了。这样看来你吃亏了,但实际上你失去的并不多。

首先,由于你的无偿资助保护了你的友情,可能还加深了这种友情。其次,你也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因为有些借款是要冒大风险的。有一个人,他这样借钱。当朋友介绍他结交另一个朋友,他主动打电话交谈,这自然加深了友情。一天,他突然找到新结交的朋友,很随意地提出借钱,朋友也很自然地答应借了他1000元。他说一周后一定还,果然如期偿还。他的信誉就得到了保证,过了没有多久,他突然找到那位新朋友,一副十万火急的样子,开口就要借5000元,并说一周准还,有他前一次的信用在先,朋友当然帮忙,其结果,人去钱空。这便是一种诈骗了,利用友情的诈骗。

有位台湾作家说过,借钱给你的朋友,就意味着可能失去一个朋友。据说钱钟书先生就用这个办法对待朋友借钱的,如果你向他借500元,他会说,我给你200元,你不要还了。

(2)立契约

大众传统的友情观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或都是朋友,好说。说得潇洒听得欢快,但其实不然,得重视“立字为据”,来个先小人后君子,否则往往为友情埋下了“翻脸”的导火线。

做生意的朋友都有过同朋友合伙的体验,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生意好做,伙计难处”。在经济交往中,如果与一般的人有什么金钱交往,往往都会想到立个字据,而和朋友间的交往,谁也不愿提及或根本就想不到字据这个说法,事实上都是这个心态的反应。

现代社会是个法制社会,朋友间的任何交往也要受法律的制约,我们的友情也要适应这个法制的社会。作为朋友,作为友情的载体,我们必须转换心态,不要让友情为我们承担太多的负担。

学会运用合法的手段维护友情,这是现代应酬成功的契机之一。

(3)为友情找个支点

友情不是抽象的货币,也不是无形的投资,我们不要把友情当成一切,在日常应酬中为友情找个支点,这样对你与朋友双方都方便。用善意的应酬技巧给友情定位,重新认识友情,这是珍重友情,更是善待友情。

人是社会群体性动物,总会或多或少地有些朋友。如果朋友借钱怎么办?面子重要还是利益重要?

这个时候你要根据他的情况来做定夺,有信誉的人就可以帮他一把,谁也不能不求人,说不定以后自己也会求他帮忙;若是没有诚信,时常借钱不还的人,你就不要浪费自己的钱财了,甚至你可以考虑跟这个朋友断绝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