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18259100000014

第14章 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性(1)

教学质量保障四大支点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第一节 教师教学工作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转型教学规范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一、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有效的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思维活跃起来,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向得到和谐发展。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学指的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程度。直接促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间接促进则是着眼于长远的。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的整合,以及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等内容。

具体而言,教师有效的教学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上,必须具有新颖性、针对性,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有利于促进其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教学的方法上,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师生关系上,课堂上师生之间必然呈现良好的互动,而且互动的形式呈多样性;在学生发展的问题上,通过学习学生是否有进步或者发展,则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或者无效的最重要的标准。

具体来讲,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三个指标来考量:提高学习效率(时间、速度);增进学习结果(质量、深度);提升学习体验(兴趣、温度)。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是增进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

由以上可见,教学有效性或有效教学是推进教学质量提高中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要扣紧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重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其实质是对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它包括三个指标:一是有效果,即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趋于一致;二是有效率,即师生投入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三是有效益,即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相吻合。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教学的效益是一种长期效益,绝非短期所能表现得出来的。教育效能的体现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某些课程因其性质特殊和目标复杂,其教学行为的效益只有经过一定时间和实践检验才有可能得以体现;还有一些教学行为只有将其与其他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才会检验出它的有效性。

(一)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因素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因素。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差异、尊重人格、尊重选择权利。科学的教学理念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需要有坚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包括学科知识的精通、学科技能的熟练、课堂教学基本素质的养成与扎实性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和教学过程调控艺术。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正常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再次,教师要有驾驭学科理论和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激活和活化理论知识,将教材知识内化为教师知识,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圆满完成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教学的决定因素。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坚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

1.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注意改进教法。每节课完成几个知识点、能力点的教学,不要面面俱到,要落实到每节课,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和课后的训练,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就不是特别难的事,慢慢地就会培养起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

2.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什么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互动呢?就内容来看,教学要求而学生又感兴趣的,跟学生的生活或社会息息相关、学生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内容是进行师生互动的最好内容,这样的互动才有价值。就形式来看,获得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辩论等几种形式是最有效的,这几种方式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充当主人,满足他们做自己的主人的欲望,此外,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的知识比老师灌输给他们更容易让他们记住,所以他们是很乐意接受的。

3.使学习者对知识有真正的理解。学生是否对知识有真正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而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在教学中则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促进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4.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拥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习者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等。

5.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现代教学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学科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

第二节 教师职能和教学态度

教育最直接最根本的职能在于启迪、促进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教学目的的贯彻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且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非凡的影响力,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的职能

社会上各种职业均有其最基本的职能,那么,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职能是什么呢?教师职业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育人,因而,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能就应该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指的就是教师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及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高等学校教师之所以为教师就在于其是知识的载体,而且高等学校教师的知识不是零散的、杂乱的和通用的,而是系统的、规范化的和专门的。

学术性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特征,而教师的学术水平也就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所有的教师都应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作为学者,他们必须继续学习,并认真地、不断地为拓展知识而工作。要成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看的就是其在学科知识的造诣,教师总是先被学术学科所规范,然后再凭借一系列的学术规范方法和技术,用学科知识规范学生。虽然教授们并非都是或应该是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但是他们都应该是一流的学者。这意味着,他们应当与本专业的发展并进,了解本学科的文献,并熟练地将信息传播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职能:

(一)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学作为学术性事业,首先要求教师是一名学者,理解和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广泛涉猎,而学者不仅在发现真理,还在把新知识与他人分享,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让学生理解。实际上,教师的教学并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也在进行着知识的改造和扩展,所以,好的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又推动教师的知识发现。通过教学的学术活动,实现了知识的连续性,使得学术的薪火不绝。

(二)研究

大学是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研究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从事学术研究,以专业的方式自由地探究,发现知识,追求真理。发现的学术水平,不但有助于知识的积累,而且发现的成果、发现的过程特别是发现的热情有利于学校形成探究的精神和氛围。这将激发教师的学术活力,使学校充满生机。

(三)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已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但重学术、轻实践的价值观使得高校教师并没有完全把服务当作严肃的学术活动;实际上,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是其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一部分,是知识应用的学术水平。当今世界,社会、环境和人自身发展面临的难题迫切需要大学和教师走出象牙塔,以学术服务人类,而教师通过服务,不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实践中的问题也会激发教师的探究精神和责任心,进行知识的发现和综合。

(四)管理

21世纪是管理的世纪,未来的高校教师必然要参与各种管理活动,或提供管理咨询和服务,因此,管理的学术水平也将成为高校教师的学术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的管理活动最直接的是学术管理,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管理等。如今高校越来越多层化、复杂化、巨型化,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也不再是个人化的,而呈现为极其庞杂的系统和行为。如同企业管理一样,学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成效。此外,高校教师作为高级专门人才,还会利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服务,甚至加入到企业管理和改革管理中。

21世纪的中国高校教师必然要参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管理等各种学术活动,必须具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学术水平。当然,因高等学校的类型、使命、理念的不同,不同的教师在这四种学术活动和学术水平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像一流大学的教师除了教学之外,更应该在学术研究和理论上具备更高的水平;地方大学则应更多地要求教师具有更高教学的学术水平,同时激励教师更广泛地投身到社会服务中。

二、教师的敬业精神与教学态度

关于敬业,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精神”在哲学上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一种基础品质。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教师爱业、勤业、乐业、精业、创业的基本品质。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事物、观念、他人和对各种社会性或非社会性的现象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它们互相制约又协调一致。正确的态度有利于人们对客观世界保持正确的知觉与判断,促进人们朝有益的方向发展。反之,错误的态度导致错误的知觉与判断,挫伤人的积极性,使人的行为产生恶性循环。

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心理反应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联系、交往接触而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能力,使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在学生中产生心理效应,而学生的这种心理效应的产生就是教师影响力作用的直接结果。

(一)教师的敬业精神

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是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场机制及其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树立敬业精神的关键是依靠教师内在的品行修养。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其敬业精神和品质,包括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言传身教、行为示范、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传道,不仅是要传授为学之道,更要传授为人之道;而最佳的传道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都会主动、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都会凭借隐藏在内心的意识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恒心。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敬重教育事业,就要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雄心,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底蕴。古今中外,高等教育领域里成就的大师,无一不是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敬业者。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不仅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赢得了人们的称赞,而且也以持之以恒、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培养人才是复杂的劳动,不仅需要教师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更需要教师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态,更新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乃至教学艺术,不满足于陈规俗套,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照抄照搬和“拿来主义”,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内容和创新的方法,从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爱心。《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师生关系的哲理。教育以育人为本,师生心灵相通,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教师敬业精神的养成,还需要社会、学校的不懈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正如某位教育家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二)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构成物,作为社会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中间变量,对教学行为起着一种准备作用。一般情形下,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就会引发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具有一致性。当然,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取决于教学态度,而且还要受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习惯、学校规章制度、教师群体规范、教学情境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诚然,教学态度对教学行为的影响虽不能起完全的决定作用,但对教学行为却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1.教学态度与教师学习。学习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最显著特征。当教育教学活动要发生变化时,这一特征会更加明显。在某种意义上,新课程改革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变化,而教学态度的转变有助于这些变化的实现。教学态度具有强烈的情绪情感特征,当学习内容与教师原有的态度一致时,教师会感到轻松愉快,其观点和材料会被迅速吸收消化;当学习内容与教师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教师会产生厌恶、烦恼和紧张等消极情绪,阻止对新内容、新材料的吸收。

2.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与其心理准备状态有直接关系。经验表明:可以借某种教学态度的唤起而使教师的工作行为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够使教师对学校、教育、新课程改革有认同感,能够使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那么他们就会在教学工作中“吃大苦,耐大劳”,并能承受各种压力和负担;反之,他们的忍耐就较小,而耐心在教师的行为中一直是区别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根本性特征。

3.教学态度与教学效率。一般说来,积极的教学态度对教师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工作绩效。但是,消极的教学工作态度,由于想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教学工作行为,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其原因是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学工作态度与教学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一是教师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一般教师来说,教学的效率并非主要目标,它只是他们借以达成其他目标(维持生活、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的手段。因此,即使一名教师对教学持消极的态度,但为了达成其他各种目标,他们不能不以高教学效率为手段。

二是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当教师的生活需要获得满足以后,其目标便转移到了社会性需要,如希望获得朋友和同事的好感,希望自己与大家同属于一个群体而不离群等。

总之,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既有直接的关系,也受一些中介因素的影响。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的直接关系表明了新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师教学态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者的复杂关系表明了新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师教学态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

三、教师个人特质与教学状态

如何使教学这一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活动,需考虑的因素实在有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个性品质、专业素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个性品质、家教环境;学校的条件,班级的氛围等,都可能影响到这一活动的效果。

因此,有效教学得以实现的策略不仅表现在科学的教法和学法上,教师的个人特质与特征也发挥重要作用。

(一)模范教师的个人特质与特征之一是具备激励性人格

在心理学中,激励指引起或驱使机体行为的中介过程或内部状态,涉及行为的激起、指向和持久性。教育工作者将激励界定为唤起和推动行为、提出行为目的和指引行为、继续维持行为、导致选择和执行行为的过程。这里所谓激励性人格的内涵则具体指热情、热心、幽默和可信任感。这意味着要求教师应当很自信,喜欢自身的工作,认为所教的课程是有趣的,有用的。

对于教师的热情的评价并不是教师自己感觉热情就可以了,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热情才是真正的热情。这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有兴趣并融入其中,同时显得精力充沛、充满活力。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持之以恒的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能力和更高的满足。

而热心则体现在对学生很关心,和学生的距离很近,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具备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表现在生活中师生应当是人格平等的、积极对话的、使学生们认为我们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而产生信任感的直接影响便是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常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一名学生很信任、很喜欢某位教师时,他必定会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上有积极的表现。但须注意的是,在表现热心的同时也要避免成为“学生之一”,适度的威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可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但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途径有很多,教师的幽默感是其中之一。课堂上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教学,教学活动中处事乐观、机警、豁达,敢于自嘲,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心态,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

(二)模范教师的个人特质与特征之二是以成功为导向,具备较高的期望值

教育学心理学中有“罗森塔尔效应”,或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你想使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研究表明它并不是“神奇的密达斯之手”,可以点石成金,但的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后果。我们在平时交谈谈及学生时,经常会说,这学生真好,那学生实在是无可救药。这虽然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其实也暗含着教师的期望值。自然对“真好的学生”我们会给予很高的期望,但在实际教学中对那些“无可救药的学生”我们会经常不自主地降低期望值,或根本就没有抱有期望。于是“无可救药的学生”们愈发“无可救药”。教学成效在此顿显苍白。因此不要过早地对学生做出判断,必要时调整自己的期望。所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都有长处。在他们感到自信的课上,学生们才会积极、自由地参与。具备较高的期望值应注意学生的个体特征,即需因材施教。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会有挫败感,失败的比例过大会对学生的自信心以打击,导致兴趣的丧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教师的高期望以不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较高的期望值不仅仅针对学生,其实对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期望值也是同样的重要。对自身抱有较高的期望会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一种动力。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涌现、又不断被更新的时代。它需要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模范教师的个人特质与特征之三是具备良好的专业品行

专业品行表现为“有条理的行为,必要时灵活、适应的能力,对学科、教育学、学生的充分了解”。有效教师会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有充分的准备。明晰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有着准确的理解。同时严肃对本学科的态度,磨炼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并且会拥有广博的学识。这里的博学应包含三方面的内涵:

一是基础知识。即关于个体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本素养。工业革命之后,科技显示出其巨大威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确获得了空前提高,但生活与知识相背离,人被异化为物的现象却日趋严重,高科技及其成果不仅操纵和控制了社会生产过程,而且也奴役和压抑了人的本性,导致了内在价值观念的丧失和外在价值尺度的崩溃。因此,从19世纪末开始,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本性,人文精神开始得以弘扬。新的世纪是否能成为“人文世纪”,教师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要想培育出具备人文精神的合格公民,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二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身为教师以教学活动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涵,这方面的知识是必备的。在此方面除了深化和落实传统的教与学、心理学一级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在开发和实施课程方面的知识,同时如何把理论上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也是有效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

三是自身所教授的科目的专业知识。这其中的重要性毋庸讳言。授人一滴水,自身需一桶水。只有教师自身拥有了广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行为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在学科知识方面,教师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加以拓展。

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这三方面的知识缺一不可。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撑,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则可以为教学的组织形式、策略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优质教案的特点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教案是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关于这个解释,有三个方面的修饰:一是在课前就已着手准备的;二是针对教学设计的;三是一种方案。

因此,教案绝不是简单的教学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的罗列,也不仅仅是教师授课知识的备忘录;而是教师在授课前针对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实施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教案是为教学活动而设计的,而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因此,教案具有四个主要含义:教案既要有教师教的方面,又要有学生学的方面。也就是说,既要设计教,同时又要设计学,这是其一。其二,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所以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组织,要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教的设计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学。所以,那种只设计教(教师活动)的教案是不行的。其三,由于教学是在教师组织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因此,教案的设计必须遵照特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设计。其四,教师组织活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案的设计也要针对各种教学手段安排活动内容。

教案是一种方案,也就是工作计划。即工作或行动前预先拟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编写教案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要有科学性,观点正确,内容正确无误;二要有适用性,要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一致;三要规范,结构完整、款式规范、语言通顺、书写工整。四要简明;五要有灵活性,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通运用,不能把教案当成一成不变的清规戒律,照本宣科。

在具备教案以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优质教案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好教案要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第二,好教案要有针对性。编写教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在学习目标制定上要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性,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好教案要有创新性。只有创新,才不会使自己的教案落入俗套,才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在教学领域存有一席之地。

第四,好教案要具有深刻性,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预见教学的进程。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课堂有机构成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它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目标设计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课堂教学设计在目标的选定上应确立综合发展的观念,要考虑德、智、体各方面的要求。既要有学生在认知领域应达成的目标,也要有学生在操作领域应达成的目标,还要有学生在心理、道德素质方面应达成的目标。总之,应着眼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训练,同步培养,使之和谐一致地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掌握的原则是:首先,教学目标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应具有具体、明确、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以利于评价教学结果。其次,教学目标的重点应说明学习者行为或能力的变化。即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能够完成的具体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了解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再次,教学目标一般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由此可见,教学目标是由一系列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所以,阐明教学目标还要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二)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指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它包括合理地安排及选择教学活动序列、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设计工作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并巧妙地、恰当地作出合理的安排,尤其需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低耗高效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这项设计工作。

在教学策略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学策略是完成特定目标的方式。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应当选择能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其二,以学习和教学理论为依据。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成功,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作为方法,应遵循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其三,符合学习内容。内容决定方式,教学策略就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方式。其四,符合学习者的特点。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我们要采用符合学习者的特点的教学策略。其五,考虑教师本身的条件。要采用教师能够驾驭的教学策略,有的策略虽然有效,但教师驾驭不了,仍发挥不了作用。其六,考虑客观条件。教学策略的实施要受到条件(如教学设备等)的制约,所以,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充分考虑现已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

(三)教学媒体的选择

当媒体用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为教学媒体。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即是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中,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硬件)以及记录、储存信息的载体(软件)等。它直接沟通教与学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教学媒体种类繁多,如何选择教学媒体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

所谓教学媒体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条件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学媒体。这种选择小到为一堂课的教学选用媒体,大到为一学期乃至一门课程的教学选用媒体。具体说来,媒体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媒体的使用必须服务于教学的整体目标。不同的教学媒体,其特点、功能各不相同,所实现的具体目标也不相同,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

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的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

3.依据教学对象。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4.依据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每一种教学媒体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每一种教学媒体呈现教学信息的功能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在选用教学媒体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性和功能,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各种教学媒体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存在对所有教学情境都适用的或万能的教学媒体。

5.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四)教学过程(活动)设计

所谓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用流程图的形式简洁地反映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果,表达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给教师提供一个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起到诸如打乱教学计划这样的负面作用。

1.教师主导原则。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作用除了进行信息编码、讲解内容外,最关键的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单纯的知识讲解转变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容。

2.学习者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状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活跃师生间的双向活动。

3.媒体优化原则。在设想如何运用教学媒体的时候,要考虑各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教学媒体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是通过多种媒体的组合后形成的优化结构来实现的。

4.遵循认知规律原则。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取决于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习者特有的认知要求,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5.体现教学方法原则。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习者为共同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行为和学习者学的行为,两者相辅相成。具体说来,应该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点及选用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评价通常是指对事物的价值高低的判断,包括对事物的质与量做的描述和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试、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

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只有很好地掌握教学评价这个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为了较好地实现教学评价的功能,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定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

1.客观性。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才能作为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故客观性是评价能否发挥其作用的基础,违反客观性原则就会丧失进行评价的意义。

要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应该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应该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应该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就要求以科学可靠的评价技术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2.发展性。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整体性。教学评价的过程应该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

4.指导性。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如果评价缺乏指导性,那么就失去了评价的真正意义。

5.计划性。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只有加强教学评价的计划性,才能有效、合理地控制各科教学评价的总量,保证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能按期、按课题和课时有序、协调地进行。所以,无论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评价,或是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各科教学评价,都应在学期开始的时候作出计划和安排。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

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可以说大多数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只有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才能抓住教学过程的根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而课堂讲授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存在。课堂讲授包括多种形式,如阐释性讲授、启发式讲授、讲授——演示型、讲授——讨论型、讲授——诵读和讲授——实验等等。这里讨论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就是针对课堂讲授来展开的。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组织。所谓组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措施和手段,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以确保课堂教学工作按照既定的教育教学方向,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活动过程。

要想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组织内容通常包括:第一,教师首先要把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师讲授的时间、学生探究表达的时间、技能训练的时间等和谐统一;第二,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要组织好,确保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实际内容的教学;第三,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好,既兼顾一般,又重点突出,尤其是过渡性的内容要做好衔接工作,使课堂教学紧凑有序,张弛相济;

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通过以下两个工作阶段来实现:

(一)授课前的准备工作阶段

精心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对授课内容的准备、讲课方式的准备以及心理准备、精神准备等。为此必须首先充分了解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先修课的铺垫,后续课的要求,授课对象的整体基础等,吃透教材的全部内容,理清重点难点,然后制定出详细的授课计划。根据授课计划准备每一堂课的讲授内容和授课方式,写出教案。上课之前,还要精心构思,周密计划,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满怀信心、精神饱满的开始讲课。

(二)课堂授课阶段

1.课程导入。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导入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通过复习提问导入,通过创设疑问导入,或者是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进行导入等。总之,导入的方式很多,但须注意两点:一是能够利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导入的时间不能太久。

2.讲授新知识。讲授新知识是整个课堂教学组织的中心环节,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事先提醒学生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在讲授过程中语速可以适当放慢,最好能够做到一边讲述,一边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及时接受学生反馈,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3.课程结束。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要言简意赅地总结一下这堂课所讲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分散的点变成一条连贯的线,再一次强调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且告诉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今后应当采取怎样的复习记忆方法比较合理。同时,适当进行拓展,提出下堂课要讲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留下回味。为了在课后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须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

一堂课无论如何组织,教师都应该尽量采用正式讲授课的结构。如果课堂松散,而且不强调各知识点内容之间的联系,则既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也不能令学生感到满意。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切记,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结构清晰:开头引人入胜,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结尾将要点阐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