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18258700000008

第8章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中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建构

目前,课堂教学,即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品质,增强体质,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那么,探索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建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柳斌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现行基础教育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的确存在着把考试作为惟一目的的“应试教育”,这种弊端不克服,学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党的教育方针也就不会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一)应试教育教学过程分析

什么是“应试教育”?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在1997年9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应试教育”过程的表现主要有:

第一,教育教学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把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办学的惟一目的,认为“千好万好,只有升学率高了最好”。为此,不惜牺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把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看成衡量学校优劣的惟一标准。

第二,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它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以至于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荒废了学业,厌倦学校生活,过早被淘汰。

第三,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应试教育”不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实行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或少教。片面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不允许学生对课本以外的东西有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教学方法方面,“应试教育”基于视学生为容器的学生观,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搞注入式教学,用满堂灌、填鸭式和题海战术等手段向学生灌输知识,促使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沦为分数的奴隶。

第五,教育评价方面,“应试教育”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教师水平高低、学校办学质量如何的惟一标准。其评价方式是单一、片面和静止的,轻视教育教学过程评价,只重视对教育教学结果的评价。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的评价,培养的是少数学习尖子和许多以失败心态走向社会的人。

总之,应试教育的表现集中在一个“偏”字上,偏重升学率,轻视学生全面发展;偏重少数“尖子”,轻视多数学生;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等;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偏重书本知识,轻视实践能力;偏重学科教学,轻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应试教育”的后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办学方向不正确,鼓励学生片面发展,严重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生活单调枯燥,使部分学生厌学情绪加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次,阻碍了个性发展,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应试教育”目标狭隘,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照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机器。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种考试型的人才。

再次,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一些学校对教师按学生得分高低排名次,与教师的奖金挂钩,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制性的因素增多,以分看人,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最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学校不断加大留级人数比例,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教育,浪费教育投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不够,一些学生做人和就业的能力很差,思想身体素质不高,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造精神,当升学或就业无望时,怀着失败的心态走入社会,到头来对个人、对社会都不利。可以说“应试教育”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尊严、自由和价值,代价太大,效益不高,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应试教育”还使考试应有的功能被扭曲,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考试原本具有的教育功能和选拔功能,前者被弱化,后者被强化。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作弊方法,污染了教风、学风,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极为不利。

这里特别要说及的一点是,“应试教育”由于异化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挫伤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它还客观上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形成“应试教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传统的科举制度思想影响。我国从隋朝开始推行的科举制延续了1300年之久,千百年来形成的“读书——考试——做官”的思想意识至今还影响着许多人。第二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招生制度有着负面导向作用。建国后尽管我们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至今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因此,高考制度的片面导向致使“读书——考试——做官”模式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进一步强化。第三方面,我国社会的用人制度还存在局限性。惟学历是用几乎成为定制,学历高者,工作易找,生活优越,这就使得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片面追求高分数。第四方面,许多家长受传统旧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左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光宗耀祖,置家庭荣誉于孩子个人的发展之上,使学生为升学而废寝忘食。最后一方面,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特别是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城市和乡村入学机会上存在明显差别,农村学生入学率明显低于城市学生的入学率。这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密切联系。所以,片面追求升学率已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严重的教育问题。

(二)科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特征

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科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性基础教育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明确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自觉地把培养目标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因为培养目标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而制定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在学校,思想教育要有目标,教学工作要有目标,各方面都要牢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总目标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体现。

在具体拟定教育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不能只提知识方面的目标而忽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目标。在实施目标时,也应该注意全面培养。同时,要重视目标对师生活动的激发、导向和调控作用,教师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创造条件,使教育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与教学的目标建立联系,还要设法把教育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全体性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通过教育教学过程要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学生的升学教育,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废弃了大多数学生的潜能开发,是明显的教育不平等。现代化建设固然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但任何国家的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型的,都是由初级、中级和高级人才组成,结构必须合理。其中初级和中级人才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需要量都是最大的。没有亿万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全面性

基础教育应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个体来说,既要促使其全面发展,又应允许其发展自己的个性优势。因为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就中小学生来说,全面发展应包括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是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些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两耳不闻书外事,一心只练应试题”,学习负担过重,直接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则能克服这一弊端。

4.主体性

在基础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可是在应试教育下,多年来,一些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我说你背”,使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探究的主动性,最终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长此以往,孩子们创造性的意识将被磨灭,影响了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训练他们进行科学思维,给他们说话的时间,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5.启发性

启发式是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是科学的教学方法,各科教学和一切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启发式教学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历代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孔子早就提倡启发式教学,以后《学记》中又发展了这一教学思想,主张教师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激励而不强迫,启发而不代替。

坚持启发式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向书本上现成的答案挑战。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在知识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对他们的发言不要求全责备,要重在引导。

6.教育性

教育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接受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而且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明确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客观规律。教材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其政治观点和思想修养等,也必然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在认识过程中总带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既要认真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还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正确发挥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

7.发展性

基础教育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以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强调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受教育者,对每一个学生既要看他的过去,又要看他的现在,更要重视他的未来;既要看到其缺点,更要肯定其优点,切忌看人主观片面一点论。重要的是承认差异,创造条件,缩短距离,提高其素质。为了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不仅要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应重视活动课和选修课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多维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媒体的多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思维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增强他们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无疑是有益的。

8.差异性

教育工作者应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科学对待差异,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区别,而且表现为后天的身心成长和智能发展方面的区别,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及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水平都会是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这种差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因材施教。成功的教育总是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框架,而不是强迫他们达标。广大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先天和后天素质的长短差异,创造适合学生优势素质发展的条件,既使学生有全面整体的发展,又有个性的形成,“扬长补短”、“扬长促短”,鼓励人才的多层次与多规格,正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

以上特征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去办事,就一定会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效率。

(三)愉快教育与情境教育过程

提倡愉快教育和情境教育,实现寓教于乐,是我国目前教改的目标之一,也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

1.愉快教育的意义及实施

愉快教育,就是指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趣味性,设计出使学生在愉快心境中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环境,科学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以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发展。

愉快教育是针对现行教育诸多弊端提出来的。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逼着学生为分数而拼命,教师为分数而忙碌,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愉快教育也是根据学生实际提出的。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表现为对具体事物易感知,情绪兴趣常不稳定,活动的目的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较差,课堂上常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愉快的体验会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愉快教育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乐事主动地去学习。我们常看见有的学生月光下打篮球,风雨中踢足球,废寝忘食看小说,足以说明兴趣是勤奋的动力。第二,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愉快教学中学生大脑会保持最佳的兴奋状态,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有利于创新教育。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的热爱和趋向,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活动中产生的乐观情绪。这种情绪可使心灵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推动人们继续从事这种活动,不断体验乐趣。有了兴趣就易产生联想,产生新的欲望,这正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最好催化剂。第四,愉快教育还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个性特征。愉快教育能使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减轻精神负担,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丰富情感生活,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最终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总之,提倡愉快教育,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怎样科学地实施愉快教育呢?

首先,坚持以发展为导向,以愉快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努力发挥各种情感的积极作用,使它与科学认识相互促进。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发的是缅怀革命领袖的悲痛情感,它虽是负情感,但却是积极情感,也是本节课所要培养的情感。其次,要求教师精心加工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同时又不受教材的约束,敢于大胆地改造教材,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能揭示教材特点、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教师还要吃透学生的心理与实际,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才会成为教师得心应手的工具。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拘一格。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经验的教师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常常有新招,教学效果好,相反有的教师讲课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可见教法创新的重要性,要敢于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语言幽默生动,富于探索性,让学生在笑声中思索;板书活泼美观,引入注目,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善于采用表演、设疑、悬念、辩论、探讨等方式和运用现代化教具等。

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提倡愉快教育、乐教乐学,并不是不要刻苦钻研,学习毕竟不是游戏,非下苦功不可。所以,应以乐学为起点而入门,入门之后通过苦学而入迷,乐在其中就不会感到学习之苦了。

2.情境教育的意义及实施

情境教育强调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与氛围,用创设情境的间接方式让情感伴随理性,同时与学生心理发生共鸣,从而促使他们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情境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人为优化了的环境,促进儿童人格、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教育理论中的情境概念始于杜威,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给学生设置引起思维的直接经验情境。小学特级语文教师李吉林使用的情境概念更为丰富,它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并延伸到自然、社会、家庭等教育渠道,辐射于智育、美育、德育等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情境教育将“育人以情”为中介和纽带,沟通了“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会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形成高尚的精神情操。情境教育把教育的影响定位于环境,并承认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它又把活动看成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从而突出了儿童在教育中的能动作用并克服了教师中心论的缺陷。

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我们在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根本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而中小学承担着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基础的任务,情境教育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探索。情境教育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用于解决目前基础教育中种种弊端的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通过情境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生动活泼新鲜的知识,而且是一个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它成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素质结构中认知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以及真、善、美之间的不协调和不平衡。情境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发挥教学的艺术性,造成一种美的情境,使学生在领会教材,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有了美感,就会产生愉悦,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情境教学的设计要注意三个问题,“一展开想象,进入情境;二优选途径,讲究效果;三设计角色,充分活动”。情境教育必须忠实于教材,钟情于学生。这是情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情境教育的运用,首先要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做到结构优化、途径优化、过程优化和效果优化。李吉林老师是借助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形式创设情境的。图画普遍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再现了生活的画面,孩子们用不着通过语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因为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通过音乐渲染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容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孩子们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是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能唤起他们的新奇感、好奇心,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应充分发挥电教画面、电视录像、多媒体画面等的作用,在丰富多彩且连续的动态中,加之教师语言的描绘,会给学生一种新奇真切的感受。